《摔跤吧,爸爸》講述了來自印度小村莊的吉塔和妹妹巴比塔在父親訓練下,從普通的小女孩成長為世界摔跤冠軍的故事。這部電影可以說是近年來從印度引進的最受歡迎、最成功的一部電影,非常的正能量,從父愛、勵志和信念等正面的角度入手,帶給我們全新的體驗。
他們一家生活在哈里亞納邦的巴拉里這個偏僻小村莊,父親馬哈維亞曾是印度國家級摔跤冠軍,當年因生活所迫而放棄了摔跤。之后他寄希望于自己的兒子,希望能夠幫助自己完成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金牌”。可是,命運卻和他開了一個大玩笑——第一個女兒出生后,他四處求生男孩的偏方,可是接二連三來到他世界的是全是女兒,幾次從希望跌落到失望,在第四個女兒出生之后他甚至有些想放棄了。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發現大女兒二女兒有摔跤的天賦,便不顧母親的反對開始教女兒摔跤,并定下訓練她們一年的約定。
在訓練女兒的過程中,他與女兒之間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兒——女兒們調晚父親的鬧鐘、故意弄壞燈泡、故意摔傷逃避訓練等等。在培養女兒成為摔跤選手的過程中,也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受到周圍人的嘲笑宗教的排擠,父親頂住層層壓力,她們則像開掛了一樣從村子的小摔跤沙場,一路摔到了國家級的大賽場,最終都順利進入英聯邦摔跤比賽并奪得世界級冠軍。
最初看到片名的時候,覺得電影和摔跤有關,扮演父親的演員阿米爾·汗也是壯實有力的肌肉男,應該是比較man的風格,可整部電影看下來,感覺電影中包含許多的溫情,很多情節讓人又笑又感動。
馬哈維亞作為教練是非常無情的,簡直是魔鬼訓練:每天早上5點鐘起床訓練;讓平時穿長袍的女兒,穿上男孩子式的背心短褲;把女兒扔進河里;女兒找理由不想訓練,他無視女兒們的苦苦哀求,剪去她們的長發;讓女兒跟男孩子們摔跤……
馬哈維亞作為父親又是極其溫柔的:素食主義的母親不愿意接碰肉類,從來不知如何烹飪的他按著書里制作雞肉;村里的訓練場不允許女性進入,他就在自己家田里親手開辟出一塊訓練場;為訓練女兒辭掉工作,專心陪她們參加全國比賽;在大女兒受到體校教練不公平待遇的時候,長途跋涉來到學校附近租房子,以合適的方式訓練她,還為她烹飪營養豐富的食物。
父親唯一的一次發脾氣,是姐妹倆因為參加小伙伴的婚禮而逃掉訓練。婚禮后幾個小姑娘坐在一起,默默地流眼淚,吉塔和巴比塔抱怨父親太過嚴厲,不讓自己過輕松的生活,只因為逃掉一次訓練就大發雷霆,根本不想要這樣的父親。
婚禮上一直面無表情,自始至終都沒有說過一句話的小新娘對她們說:我倒是希望能有這樣的父親,至少他是為你們著想,否則你們也會像我一樣,從出生起就注定和鍋碗瓢盆為伍,整天有做不完的家務,到十四歲便要嫁出去,好減輕這個家的負擔。最后被送到一個從未見過的男人面前,為他相夫教子度過余生,這就是我的人生。至少你們的父親把你們當作他的孩子,為了你們與全世界對抗,為了你們忍受世人的嘲笑。為了什么呢,就是為了讓你們能夠主宰自己的未來。他又有什么錯呢?
小新娘的話令她們頓悟了,從此之后,姐妹倆再也不抱怨訓練的辛苦,再也不逃避,而是主動地去鍛煉,為了自己的未來而拼搏。
在我們的生活中,因種種原因,夢想沒有實現的上一代人,總是會寄希望于下一代,比如父母沒有什么才藝,就拼命給孩子報培訓班、學習班,奔走于并不喜歡的“琴棋書畫”,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意愿。
影片中的父親,其實是沒有忽略孩子的意愿。女兒們可能是遺傳了父親強大的基因,或者是環境的熏陶,女兒身上有著和自己一樣的摔跤天賦。當他看到了這樣的天賦,他知道這份技能,不應該被浪費。同時他并沒有喪心病狂的要求她們必須成功不可,而是以一年的時間為期限,如果她們能力不足,便也不再勉強。
這個可愛又可敬的父親,不是孩子們的夢魘,而是她們的救世主。他的愛,不僅僅存在于父女之間,他的愛,是上升到拯救整個民族女性的層面上的。在大女兒上終極賽場之前,他說道:“如果你贏了這場比賽,就能成為上百萬女孩的榜樣,告訴她們其實女性還有別的出路,打破所有對女性固有的偏見。”可以說吉塔是帶著使命感,挑戰了自己的極限,在比賽最后的22秒以漂亮的“五分絕殺”贏利了比賽,為印度取得了至高的榮譽——世界冠軍。
(電影原型:左吉塔,右巴比塔)
影片中父親的原型是馬哈維亞·辛格·珀尕,在現實生活中,他將自己的三個女兒、兩個侄女都培養成世界摔跤冠軍,這部電影也是根據他們的故事改編。她們為印度帶來了崇高的榮譽,珀尕家族也被譽為“摔跤手家族”,也改變了印度女子摔跤項目的歷史。
在印度童婚比例高達47%,全世界每年有一千多萬女孩被父母用來換取聘金。印度政府1929年通過禁止童婚法,1978年印度政府把男女婚齡提高到21和18歲,均未奏效。
根據聯合國統計,妊娠和分娩并發癥是發展中國家15至19歲少女死亡的主要原因,在電影《何以為家》中,可憐的妹妹薩哈爾的命運即是如此,11歲就被迫嫁給他大十幾歲的男人,后來死于難產。
在這種大的社會環境之下,吉塔在2010年德里英聯邦運動會上獲得的那枚金牌,就成為了歷史上的非常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從此千千萬萬的女孩的命運將會因此而發生改變。雖然說摔跤的訓練艱辛而又漫長,但這是一項能夠養活自己的技能,這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行業,是能夠讓那些女孩兒們逃離死神的解藥。翻看
一部優秀的電影,總是能夠觸動或者震撼我們的心靈,《摔跤吧,爸爸》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它成功的讓觀影的人笑了又哭,139分鐘的時長里會讓你忘了身邊還有飲料和爆米花,帶給廣大觀眾滿滿的正能量。
其實我們的人生也和摔跤比賽一樣,生活總是猝不急防的先出手,將我們狠狠的摔打,如果我們不干脆麻利的還擊,只能被它甩出紅線之外。
面對生活的無情壓迫,有時候我們甚至會放棄抵抗,只求“不要輸的太慘”,但是我們為何不主動出擊呢,我們還可以選擇奮戰到底,即使到最后的22秒,依舊有奇跡發生的可能!!
我愛看電影|影中觀人生
給你不一樣的電影視角
共同享受視覺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