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說過的血糖、C肽和胰島素都是驗血,今天我們說說驗尿。
糖尿病作為一種糖代謝紊亂的疾病,會涉及到全身各種代謝,影響各個系統、器官和組織。除了血液分析之外,尿液常規檢查也非常重要,而且更重要的是簡便易行,至少不用抽一管子血走吧。
我們都知道,尿液是人體排泄出去的廢物,是我們身體大多數物質代謝的最終途徑,所以不同的疾病會檢測尿液中不同的成分;同時,尿液主要是由腎臟產生的,要是很多不該出現在尿液中的物質居然出現了,那就說明腎臟功能出現問題了。
那糖尿病相關的尿液分析包含哪些內容呢?
主要包括:
尿糖
酮尿
尿蛋白
我們分別來說
先說尿糖
糖尿病顧名思義就是尿中有糖,這名稱古老而精準,當然隨著科學發展,我們也知道了并不是所有尿中有糖就是糖尿病,很多腎臟疾病也會造成糖尿,比如腎小管功能異常、慢性腎功能衰竭、家族性腎性尿糖等等。
還有很多情況,血液中的血糖濃度超過腎糖閾(不知道腎糖閾?回復“腎糖閾”查看),也會造成尿糖,比如妊娠期間腎血流增加,腎糖濾過超過腎小管再吸收的能力,因而幾乎半數孕婦呈現尿糖陽性。
對于已經確診的糖尿病患者來說,尿糖測定可以作為判斷血糖水平的一個指標,即血糖升高時出現尿糖陽性,血糖越高尿糖越多,陽性程度越強。但是尿糖濃度受到膀胱容量的影響,什么意思?
簡單地說,你膀胱很大,尿量儲備就多,尿液儲存的時間也就越長,所以并不能反應即刻血糖的水平,也就是不具備及時性。
那怎么辦呢?
醫生一般建議,早上起來先將尿排空,然后半小時之后留取尿液,來測定空腹狀態下尿糖和血糖,以便比較兩者,這對患者控制自己的血糖非常有幫助。
尿糖檢測結果:
陽性:說明血糖控制不佳,仍要繼續努力
陰性:說明最近控制的不錯,再接再厲
以上就是檢測尿糖的意義
再說說酮尿
酮是什么、酮是怎么產生的,我們之前已經說過了(沒看過的可以回復”酮“查看),簡單來說,就是在葡萄糖代謝紊亂時,機體細胞不能獲取葡萄糖作為能源,從而只能動員脂肪來燃燒供能,而脂肪的代謝必然產生各種各樣的酮類物質,比如β羥丁酸、乙酰乙酸、丙酮等,統稱為酮體。這些酮體隨著血液在周身游蕩。
這些酮體均有細胞毒性,濃度低的時候咱感覺不出來,可是一旦濃度升高,就會造成酮中毒。
當咱體內胰島素嚴重缺乏的時候,這些過量的酮體會隨著尿液排出,所以尿中酮體的含量也能表征你血糖的控制情況。尤其是對體內胰島素絕對缺乏的1型糖尿病患者和后期的2型糖尿病人來說,如果沒能按照醫囑注射胰島素,很容易發生酮尿。所以酮尿會作為糖尿病的化驗項目。
酮尿檢測:
陽性:
陽性程度
mg/dL(毫克/分升)
mmol/L(毫摩爾/升)
微量
5
0.5
+
15
1.5
++
40
3.9
+++
80
7.8
++++
160
15.6
陰性:血糖控制良好
尿酮怎么檢測?
當然目前有很方便的尿酮試紙,跟尿糖、血糖試紙類似,將尿酮試紙浸入尿液中,約1秒鐘后取出,等待2分鐘后,觀察試紙的顏色變化,并與標準色板對照,即可得出測定結果。
酮尿陽性通常見于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癥酸中毒、2型糖尿病處于感染期、應激、創傷、手術等情況。
酮尿陰性說明血糖控制良好,體內糖、脂肪代謝正常。
所以測定酮尿有助于早期修正治療方法,及時進行胰島素治療,降低酮癥酸中毒的病殘率和病死率。
這就是檢測酮尿的意義
最后說說尿蛋白
腎臟作為我們人體的垃圾處理廠和廢物回收站,平常是很辛苦的。一邊要過濾大量的血液廢物形成尿液排出,另一邊還要不斷把尿液中能夠重復利用的東西吸收回來,比如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等等(腎怎么工作的?回復“腎“查看)。
雖然能夠重吸收,但是想完全重吸收是不可能的,所以正常人24小時尿中白蛋白的排出量低于30mg,這時候進行尿蛋白試驗是呈陰性的。不過正常人在劇烈運動、發熱、體位改變、寒冷等因素也會導致蛋白尿的。
我們都知道糖尿病的高血糖會導致微血管病變,進一步導致糖尿病腎病,也就是說腎臟的過濾功能下降,大量的蛋白質流失到原尿中,而超出了腎小管的重吸收閾值,從而導致大量蛋白出現在尿液中,這就是尿蛋白。
正常值
尿蛋白:<30mg/24小時
糖尿病患者
微量尿蛋白:30~300mg/24小時
顯性白蛋白尿:>300 mg/24小時
或者采用尿白蛋白/肌酐的比值來判斷,正常值:
男性:≤17
女性:≤25
也就是說,作為糖尿病患者,一旦你出現輕微尿蛋白就說明你的腎臟已經出問題了,屬于糖尿病腎病早期,需要立即進行醫療干預。比如1型糖尿病患者中35%~45%有糖尿病腎病,而2型糖尿病15%~25%有腎病。
如果任其發展,即可逐漸發展為顯性蛋白尿,由間歇性發展到持續性蛋白尿,腎功能逐漸減退,表現為腎小球過濾率減低,肌酐清除率下降,最終演變為氮質血癥和尿毒癥。
微量蛋白尿多半見于糖尿病診斷5~10年后,之后再經過5~10年可發生腎病綜合征,進而可演變為終末期腎衰。
---參考文獻----
《糖尿病學 第2版》許曼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