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計上有三大財務報表,分別是: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反應企業報表日財務狀況,損益表反應企業會計期間的盈利情況,現金流量表反應企業會計期間的經營、投資、籌資現金流情況。三張報表在編制上相對單獨存在,而在財務分析時卻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在實際的使用中一定要把它們綜合起來看,對表間的各種財務數據的關系要辯證的看。如凈利潤大增而經營性現金流量反而減少,那這個業績增長的質量就不可靠了,很可能是“突擊銷售”的結果,又比如負債水平與財務費用不匹配,有可能這些負債是預收賬款,該類負債不增加費用反正增加利潤,這樣的負債多些放在銀行吃利息也不見得是壞事。
三張報表以一個三維立體式展現一家公司的財務狀況,多角度對同一經濟實體的資產質量和經營業績作報告,從三大報表的時間屬性上看,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屬于期間報表,反應的是某一段時期內企業的經營業績,資產負債表是期末報表,反應的是報表制作時企業的資產狀況。從相互作用上看一個經營期間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改變資產負債表結構,但長期而言,資產質量對企業盈利能力起到決定性作用,這又是資產負債表決定損益表、現金流量表。
從某種意義上講,資產負債表系靜態報表,而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系動態報表,表現為在一段時期內如何改變資產負債表,有點像資產負債表提供一個平臺,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在上面長袖善舞。也許從這點上看在分析企業財務狀況的時候應該以資產負債表為根本,可我個人并非太看重企業資產結構,更愿意把損益表即利潤表作為分析的根本出發點,它更好的反應了在一個期間之內企業的經營成果,高質量的資產就是通過盈利水平體現價值的。當然,同期間前后兩份資產負債表也可以大致反應企業的經營狀況,但總的來說還是比較遲鈍和間接的?,F金流量表對不同行業的表現大相徑庭,如港口、高速公路、醫藥等這些行業一般都有較充足的現金流,可對銀行、房地產、制造業而言現金流一般都是較為緊張也算常態。
如何看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最主要的是看企業的資產負債情況,即資產的配置和權益負債的組成,資產=所有者權益+負債,報表從等號雙邊兩個角度分別反應企業資產存在組成明細,一方面是資產的配置情況,另一方面是股東權益與負債的比例和組成明細,在報表中分左右兩列記錄,如公式般報表左右一定要相等,在會計上這是最主要、最根本的表內勾稽關系,很多其它會計勾稽關系都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資產可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故上面等式可變成: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所有者權益+負債,又可進一步分解成: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所有者權益+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雙邊一定是均等關系,這是會計的基本原則。總的方面正常情況下流動資產占比越多越好,負債占比越少越好,但這并非絕對,負債過少有時證明企業已經過了成長期,管理層對未來悲觀,已經不思進取抱著混一天是一天的心態在做事了。
在左邊的資產形態中,固定資產越少越好,優秀的企業大部分都沒有太多固定資產,固定資產的價值很難正確估算,且由于賬面價值每年需要計提大量折舊,影響企業盈利表現。固定資產多企業在這方面后期的投入也要大,隨著業務的拓展投入會越來越大,像無底洞般把賺的錢都投進去了,一旦業務上出現什么問題,企業需要轉型應對,但這艘船已經太大難以實現,宏觀經濟面上出現不景氣,也由此原因很難收縮戰線,最后不得不眼睜睜的看著企業虧損卻無計可施。在賬面有不錯的凈資產增長記錄,可惜都在固定資產部分。假設企業經營不善倒閉清算了,這些固定資產會被賤價拍賣,實際所得可能連賬面價值一半都不到,且要面臨債權人、銀行、優先股股東的瓜分,普通股投資者對財產的要求權被列在最后,正常情況下其結果是連根毛都分不到,你不禁要問“資產負債表上的凈資產那去啦?”,在投資上要警惕大量資產都扎堆在固定資產的這類企業。
負債管理很能考驗企業管理者能力水平,負債過多企業的財務費用會很沉重,如果這些錢沒有派上用場還會拖累盈利表現,負債過少則不能滿足企業正常發展需要,導致錯失市場開拓良機,或直接證明企業的融資能力有限,融資渠道沒有得到很好的保障,恰到好處的負債水平是一個優秀企業的重要體現。除了負債水平外負債結構也需要重視,債權人的結構還是其次,主要是流動與非流動負債結構,流動負債多可以減少利息支出,但卻增加負債管理難度,要求企業有充足現金流和再融資償付能力,這種企業的流動比、速動比最好都要大于1.5,非流動負債多就沒有這個問題,但需要增加利息費用,故此流動與非流動負債比例的分寸拿捏非常講究水平,并沒有說那個比例就一定最合適,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綜合分析。
企業日常經營有許多賬務往來,不可能完全做到絕對意義上的零負債,可很多負債率在25%以內的企業是實際意義上的零負債,這25%基本來源于應付賬款、預收款項、應交稅費、應付職工薪酬這些項目,屬于“被動負債”,其實更可證明企業有良好的經營狀態和信譽,在產業鏈上下流都處于強勢地位。“瀘洲老窖”(000568)就符合這個標準,這類公司不僅不用融資,還有不少現金躺在銀行里面吃利息,所以它的“財務費用”項下是負數的。
如何看損益表?
損益表從收支和來源兩個方面反應企業的盈利能力,等式表現為:利潤=收入-費用。要關注企業的利潤,更要關注利潤來自什么地方。投資者應該搞清楚一個問題:企業的存在意義是什么?現代市場經濟的組成基本單位就是公司,很簡單明了的說企業的存在就是為了賺錢的,其它的回答如財富的產生、社會責任、增加就業等等這些都可在企業為賺錢就個目標下實現,前提是有法律規范它的生產經營就可以,這其實就是現代資本主義嘛。故此一家企業有沒有投資價值很大程度上是企業的賺錢能力決定的,而且這個錢是從實實在在企業的日常經營中掙得。企業盈利能力是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投資者對企業盈利能力應該給予最大程度的重視。
損益表把收入與費用分成三個組成部分:主營業務收入與費用、其它業務收入與費用、營業外收入與費用,在新編制報表中往往只分成營業收入與費用和營業外收入與費用兩部分。這與價值投資所站的角度不同,我們要求收入必須是主營業務所帶來的,這樣的利潤才有質量,如果說來源于投資性房地產或政府補貼,對這樣的利潤來源我們明顯應該持否定態度。事實上單純只有損益表很難滿足價值投資者的要求,它給了一個大致的利潤結構,故此在實際企業分析中我們應該從其它方面去了解利潤的組成,投資者要跳出財務報表去探究詳細的利潤來源。
因為就像主營業務利潤也不見得就有質量,如“交易性金融資產”項目下的收益,就會被算入主營業務利潤,可這樣的收入很大程度上是不確定的,也不具有可持續性,反而可以說明管理層心猿意馬不務正業,這樣的業績增長從長期而言對公司非但沒有好處,反而是有害的,立竿見影的影響就是今年的利潤基數擴大了,明年股市不能持續上漲想要保持利潤正增長變得非常困難;況且上市公司“炒股”能力有限,在股市賺錢一般都是在牛市的時候,遇到熊市很難全身而退,這樣明年的收益可能會受同樣這部分資產的負面影響,一正一負加大業績的波動起伏,增加投資的不確定性。
看利潤表很簡單,以等式原則從上至下減下來就對了,基本上分成三部分: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期間費用=營業利潤、營業利潤+其它利潤=利潤總額、利潤總額-所得稅=凈利潤,要注意營業利潤與利潤總額的差距不能太大,否則就要仔細察看這些利潤的來源,往往這部分的收入都不具有穩定性,另外期間費用的各項目也應該給予足夠關注,特別是 “管理費用”項目,這是很多企業用來藏污納垢的地方。
如何看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記錄企業真金白銀往來的情況,一般情況下現金流量很難造假,所以自然也成為投資者考察企業盈利質量優劣的重要依據,等式表現為:現金流凈額=現金流入-現金流出。企業現金及等價物往來分三個方面: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報表分別從這三個方面所產生的現金收支情況,以及現金流量凈額進行記錄??梢宰屚顿Y者了解、評價和預測企業目前和未來獲取現金的能力、償債能力和支付能力,評估、判斷企業所獲得利潤的質量。在看報表的時候不要被投資和籌資的作用弄糊涂了,不管是經營、投資或籌資,總之現金流量凈額為正數即為現金凈流入,反之為負數即表示現金凈流出。
現金流量表應該說是損益表的“最佳拍檔”,好像站在損益表旁邊驗證它有沒有說謊,在資金鏈上說明企業的錢是如何運作的。對于股市投資者而言現金流量表放在利潤表之后,但對PE(股權投資)、VC(風險投資)而言,現金流量表才是第一位的,因為沒有上市的企業更容易財務造假,中國的企業尤甚,一般都有內賬、外賬,這是路人皆知的事情,外賬是給稅務、審計部門、銀行等看的,當然也可以給PE投資者看,其實就是一本假賬,故PE們更注重企業實實在在的現金收支記錄,可靠性要比賬本上的利潤真實許多。另外一個就是中國商業特有的賒賬文化,很多企業倒閉不是因為業績不好,而是業績太好了,但都掛在“應收賬款”上,最后收不回來導致資金鏈斷裂被迫關門;其實這個不止是在中國,美國人做過此類調查,結果表明在美國因為效益不好倒閉的企業只占不到30%,其它的都或多或少都是因為資金鏈斷裂的原因,可見資金鏈安全對于一家企業的重要性,基本跟人的血液差不多重要。
從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看,沒有絕對的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要具體分析才能看出好壞,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要與凈利潤相當則較為理想,太多可能是以前年度賒賬的收回來了,太少證明銷售業績多數以記賬方式完成,這是比較壞的一種情況,一般而言在當期凈利潤的85%-130%之間較為合適。“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自身的發展決策,正常情況下都不應該太高,籌資每年為負而企業又持有大量現金,投資每年都占凈利潤比例非常低,這樣的企業很符合價值投資的標準,“瀘洲老窖”(000568)就屬于這種類型。
投資與籌資活動之間的相互關系有時可以說明企業正處在什么發展階段,投資與籌資現金流量凈額都為正,說明企業可能準備要增加某一方面的投資,往往這意味著轉型或準備老樹發新芽;投資現金流量凈額為正而籌資現金流量凈額為負,說明企業高投入已經進行到尾聲或自身盈利可以滿足投資需要;投資現金流量凈額為負而籌資現金流量凈額為正,說明企業處在高速擴張發展過程;投資與籌資現金流量凈額都為負,說明企業自有資金充足,可以同時滿足投資與籌資的資金需求。除此之外要注意這些現金流量凈額與往期相比的增減情況,這樣的變化趨勢也許更能夠敏銳的發現企業未來發展方向。
上面說過對不同行業現金流的表現往往大相徑庭,實際上對同一行業的各公司之間,現金流情況很可能也是千差萬別,不能籠統的認為現金流充足就一定是好事,現金流情況緊張就一定是壞事,典型如“蘇寧電器”(002024),該公司從上市到現在沒有過一年的現金流為正數,主要跟其所處行業和發展階段有關系。其實無論那個行業,高速擴張中的公司一般現金流情況都會比較緊張,公司處于就差錢的境地。
三張報表的討論到此也告一個段落,聰明的人不會止步于表內的數據分析,表內勾稽關系是應該細加觀察,但我們說過三張報表不是獨立存在,而是相互關聯的,即表間勾稽關系。各報表間不能分開獨立的看,而要一起綜合對比分析,相互印證,上面說過“資產負債表提供一個平臺,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在上面長袖善舞。”最重要的兩種表間勾稽關系是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同資產負債表的關系,現金流量表和利潤表分別按收付實現制、權責發生制計量,在分析企業盈利能力的時候應該更側重于權責發生制,收付實現制可起到一個很好的補充作用。這兩種不同的會計計量方法在一段期間記錄企業經營狀況,這些狀況會反應到資產負債表里面去:
一、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表間關系主要系未分配利潤項的期未數減去期初數等同于損益表當期的未分配利潤項。
二、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的表間關系主要系資產負債表的現金、銀行存款及其他貨幣資金等項目的期末數減去期初數,應該等于現金流量表本期現金及等價物凈額。
至此我們對財務報表的表內、表間討論已經差不多了,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看財務報表的時候不能靜態的看一年的數據,得出的結論很容易以偏概全,要綜合以前年度的情況進行分析,看企業的各個數據具體變化趨勢。我推薦這個縱深分析的時間段以五年為宜,這個時間長度已經足夠說明問題,八年、十年沒有必要,太過久遠以前的數據對今日而言已經失去應有的意義,特別是對于處在高速成長中的企業,況且很多股票上市時間都沒達到那樣的長度。
企業在會計處理上有一定的自由度,一般企業都會對會計報表進行或多或少的修飾,這么做最平常不過的目的就是平滑利潤,無論是財務修飾或造假,都可以從詳細的財務數據中看來端倪。投資者應該在一定程度上容忍財務修飾的做法,但無法容忍財務造假,對粉飾業績欺騙投資者的行為“零容忍”;而經過審計的財務報表最難偷雞摸狗的就是現金流量表,在打假上該表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只要細心對三大報表的表內、表間數據認真比較,再對往期的數據做同樣的比較,一般的財務造假很難不露出馬腳,另外與其同行業公司進行比較,也是一個重要手段,大大高于行業平均表現的數據都應該注意,問題在于我們肯不肯在這方面下功夫。
此外對財務報表附注部分應予以足夠的關注,很多重要的信息而公司不想人注意的都會偷偷標注在這里,不會大張旗鼓在醒目位置寫明,往往這些信息又非常重要。我們讀年報附注時主要是為了解公司相關“陣營”內部的運作情況,包括控股股東、關聯方、控股子公司的運作情況,這一塊是財務造假的“根據地”,許多臭名昭著的案例都是以關聯交易和子公司利潤造假來進行的,幾無一例財務造假案例是公司“個體戶”完成的,肯定是窩案,另外會計政策變更和前期差錯更正這些重要信息也會在此體現。
除了傳統的三大財務報表外,原來在資產負債表附表“股東權益變動表”現在已經得到“正名”,在新會計準則中從地位上而言已經與前三張表一樣了,可以說現在有四大財務報表,但在實際應用中該表沒有得到投資者和上市公司的足夠重視。它是從股東權益增減的角度反應問題,與資產負債表還是有很在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后者的盲點,如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 “所有者投入資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潤”、 “按照規定提取的盈余公積”、 “會計政策變更和差錯更正的累積影響金額”這些項目在三大報表中就有點不清不楚的,而在股東權益變動表中就一目了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