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詞中的常見意象解讀(典故類)
馬
用典即在詩歌中援引史實。使用典故是古代詩詞中常見的一種表現手法。劉勰在《文心雕龍》里詮釋為“據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即借助以往的事情熔鑄自己的思想,既有“類義”的比喻作用,又能夠“以古證今”。這樣,既可使詩詞含蓄精深,又能夠借助于用典來塑造形象、烘托氣氛、創設意境,增強詩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收到辭約意豐、言簡意賅、耐人尋味的藝術效果。
一、鴻雁、青鳥、雙鯉
鴻雁:《漢書·蘇武傳》載,匈奴單于欺騙漢使,稱蘇武已死,而漢使者故意說天子打獵時射下一只北方飛來的鴻雁,腳上拴著帛書,是蘇武寫的。單于只好放了蘇武。后來就用“鴻雁、雁書、雁足、魚雁”等代指書信、音訊。如晏殊《清平樂》:“生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李清照詞云:“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另一首詞云:“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大雁在這里作了傳書的信使。
青鳥:《藝文類聚》記載,傳說西王母有三只青鳥,一只選遣為信使,前來給漢武帝送信,另外兩只隨西王母而來,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南唐中主李王景有詩:“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商隱詩云:“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青鳥在此也成了傳書的信使。
雙鯉:代指書信。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詩云:“客從遠方來,遣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后來用雙鯉代指遠方的書信。《敦煌曲子詞·魚游春水》:“風簫聲絕沆孤雁,望斷清波無雙鯉。云山萬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清波上無雙鯉跳躍,其實是指千里之外,煙波浩渺,音信全無,借此抒發了一種思念之情。晏殊《無題》“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書信無處寄,道路險又長,倍感幽怨。
二、長亭、
長亭:是陸上的送別之所。李白《菩薩蠻》:“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征途上無數長亭短亭,不但說明歸程遙遠,同時也說明歸期無望,以與過片“空佇立”之“空”字相應。如此日日空候,思婦的離愁也就永無窮盡了。許渾《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李叔同《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很顯然,在中國古典詩歌里長亭已成為陸上的送別之所,寄托著人們的無限依戀和思念之情。
南浦: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南浦是水邊的送別之所。屈原《九歌·河伯》:“與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別賦》:“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故“南浦”象“長亭”一樣,成為送別之處的代名詞。一見“南浦”,令人頓生離憂。而送別的時間,又正當“西風裊裊”的秋天。秋風蕭瑟,木葉飄零,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倍增離愁?如范成大《橫塘》:“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年年送客橫塘地,細雨垂楊系畫船。”
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把酒與客別,未飲淚先流。青青南浦邊,鴛鴦相嬉戲,且與夫君別,楊柳羞開口。此時的長亭和南浦飽經風霜,飽經凄苦,飽經憂愁,飽經思念,已經浸染了豐富的民族文化,他們不再僅僅是一個地名,而成了送別的專名。
三、東籬、
東籬:陶淵明性極愛菊,在他的詩作中亦處處可覓菊花的身影。《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遙望南山,晚霞輝映,山嵐籠罩,陶翁悠然采菊東籬,因陶淵明詩意而后人借此特指菊花栽種之地。后來多用“東籬”表現歸隱后的田園生活或嫻雅的情致或對恬淡安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白居易的《閏九月九日獨飲》:“偶遇閏秋重九日,東籬獨酌一陶然。”岑參的“為報使君多泛菊,更將弦管醉東籬。”鄭板橋在《畫菊與某官留別》中寫道:“進又無能退又難,宦途踞蹐不堪看。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秋風耐歲寒。”板橋在濰縣的急賑期間經常有一些未經申報、擅自作主的事情發生。為此,屢次遭到上官的申斥。在板橋覺得自己是赤誠地為了救民,而不能得到上司的諒解時,心中就十分冤抑。幾次感到宦途如水,政治黑暗險惡,在這首詩里就吐露了歸隱的意念。
歸隱求而不得,雅致情趣尋而不至,就倍感憂傷。如李清照的《醉花陰》:“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東籬”,是菊圃的代稱,“暗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飲酒時衣袖揮動,帶來的香氣充盈衣袖。重陽佳節,把酒賞菊,本來極富情趣,然而丈夫遠游,詞人孤寂冷清,離愁別恨涌上心頭,即便“借酒銷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賞這“暗香浮動”的菊花呢?此處作者借助雅致的生活情趣來反襯離愁別緒。
四、后庭花
后庭花:即玉樹后庭花。南朝陳后主生活奢侈,不問政事,且喜愛艷詞。每日只在宮中與嬪妃近臣游宴,其有一妃子,名張麗華,深受后主喜愛。他在后庭擺宴時,必喚上一些舞文弄墨的近臣,與張貴妃及宮女調情。然后讓文臣作詞,選其中特別艷麗的句子配曲,一組組分配給宮女,一輪輪地演唱。其中《玉樹后庭花》歌詞中云:“玉樹后庭花,花開不復久。”陳后主的好日子就象這玉樹后庭花一樣短暫,前后不足七年隋兵進入建康(今南京),陳后主被俘,后病死于洛陽。《玉樹后庭花》遂被稱為“亡國之音”。杜牧的《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商女: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為不顧國家存亡而醉生夢死的典故,來抒發國家興衰之感慨,借古諷今。如王安石《桂香枝》:“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黍離:《詩經黍離》中有“彼黍離離”的句子,是說東周大夫經過西周故都,看到長滿了禾黍,由此悲嘆宮室宗廟的毀壞,后來常用“黍離”表示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如許渾《登洛陽故城》:“禾黍離離半野蒿,昔人城此豈知勞?”原寫周王室東遷后故都的傾覆,藉以寄托亡國的哀思。這里加以化用,也暗含對過去王朝興滅更替的追思。
五、杜鵑
杜鵑鳥: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于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了。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子規鳥即杜鵑鳥。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豐富想象,表達對友人的無限懷念與深切同情。杜鵑的啼叫又像是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它的啼叫容易觸動人們的鄉思。宋人賀鑄《憶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鵑鳥在凄厲地鳴叫著,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親人,傷心欲絕。詞人通過描寫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鄉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唐人秦觀《踏莎行》)、“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鵑鳥的哀鳴,來表達哀怨、凄涼或思歸的情思。
鷓鴣鳥:鷓鴣的形象在古詩詞里也有特定的內蘊。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詩中的鷓鴣都不是純客觀意義上的一種鳥。
其他常見意象解讀
1、琴瑟 (1)比喻夫婦感情和諧,亦作“瑟琴”。《詩·周南·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誼。陳子昂《春夜別友人詩》:“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出川。”
2、紅豆 紅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清人失彝尊《懷汪進士煜》:“安床紅豆底,日日坐相思。”在唐時甚紅。常用以象征愛情或相思。
3、抱柱 相傳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約在橋下見面。他等了很久,不見女子到來,這時河水猛漲,淹沒橋梁,尾生為了堅守信約,不肯離去,抱住橋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堅守信約。李白《長干行》:“常存抱住信,豈上望夫臺。”
4、昆山玉 比喻杰出的人才。例如劉禹錫《送李中丞赴楚州》:“憶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揚州攜手行。”
5、白衣蒼狗 亦叫白云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宋劉克莊《沁園春·和吳尚書叔永》:“笑是非浮論,白衣蒼狗,文章定價,秋月華星。”
6、懷桔 指孝順雙親。典出《三國志·吳志·陸績傳》:“績年六歲,于九江見袁術,術出桔,績懷三枚,去,拜辭墜地。術謂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桔乎?’績跑曰:'欲歸遺母。’術大奇之。”唐人張祜《送魏尚書赴鎮州行營》詩云:“伍員忠是節,陸績孝為心。”
7、釣鰲 傳說古渤海東面有五座大山隨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鰲頂住,山才固定不動。友伯國有一巨人舉起腳來跨出沒幾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釣去只六只鰲,因此,有兩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豪邁的舉止或遠大的抱負。李白《贈薛校書》:“未夸觀海作,空郁釣鰲心。”
8、莊周夢蝶
學以致用——邊練邊思邊悟
一、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行舟憶永和兄弟
一掛吳帆不計程,幾回系纜幾回行。天寒有日云猶凍,江闊無風浪自生。
數點家山常在眼,一聲寒雁正關情。長年忽得南來鯉,恐有音書作急烹。
【思考題】
1、頸聯、尾聯運用了什么樣的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
二、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思考題】
1、“南浦凄凄別, 西風裊裊秋。”兩句渲染了什么樣的氣氛?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三、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宋)范成大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思考題】
1、“寂寞東籬”與“世情兒女”有何關系?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四、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金陵⑴懷古
霸主孤身取二江⑵,子孫多以百城降。
豪華盡出成功后, 逸樂安知與禍雙。
東府⑶舊基留佛剎,《后庭》余唱落船窗。《黍離》《麥秀》從來事,且置興亡近酒缸。
注:⑴、金陵: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曾在此建都。⑵、二江:宋代的江南東路和江南西路的簡稱也是建都金陵諸國的主要統轄區域。⑶、東府:曾是東晉簡文帝的丞相、荒淫的會稽王司馬道子的府第所在。
【思考題】
1、這首詩運用主要了什么樣的典故?請簡要說明。
2、這首詩抒發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表達了什么樣的藝術效果?
五、、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夜雨抒懷
夜深風雨撼庭芭①,喚起新愁亂似麻。夢覺尚疑身似蝶②,病蘇方悟影非蛇③。
澆腸竹葉④頻生暈,照眼銀釭⑤自結花。我在故鄉非逆旅⑥,不須杜宇喚歸家。
注:①庭芭:種在庭院里的芭蕉。②身似蝶:《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蝶也。”因莊周有夢中化蝶之事,后來人們稱夢境為“蝶夢”。③影非蛇:用“杯弓蛇影”的故事。④竹葉:酒名,又名竹葉青。⑤銀釭:銀燈。⑥逆旅:旅舍。
【思考題】
1、試分析首聯景物描寫的作用?
2、尾聯“我在故鄉非逆旅,不須杜宇喚歸家”中詩人借助于“杜宇”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