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里有不少女詩人,薛濤大概應該算是非常有名的一個。可惜在古代,一個女人最大的不幸就是集美貌與才華于一身,如薛濤。
薛濤少年家道中落,流落樂籍,但驚人的才華最終讓她獲得“女校書”的美名,她以才色冠天下,直到38歲那年遇到了小她8歲的元稹。兩人的相遇在文壇上被傳為佳話,可惜我想,對于薛濤而言,這是她一生最遙遠凄清的回憶——她的生命里若沒有元稹,凄涼痛苦都不再完整。
昨天我寫過,元大師是一個間歇性真愛患者,薛濤就是他其中一段。《寄贈薛濤》是元稹寫給薛濤的詩,很深情,是不是?可是如果你們知道此刻他早已經拋棄了薛濤續娶妻又納妾(之前原配韋氏已病逝),再看看這些文字感覺又如何呢?
《寄舊詩與元微之》則是薛濤的回詩,重點是詩題——寄舊詩與元微之。薛濤一生與人唱和很多,詩題里從未如此親密的稱呼一個男人的字。他們相處一年,此后再未在一起。這個她愛了一生卻又負她一生的男人,在和她分別二十一后去世。
相傳薛濤后來移居百花潭,汲浣花溪水,采木芙蓉皮,把樂山特產的胭脂木搗成漿,再加上云母粉,做成深紅色的精美彩箋,以上有不規則的松花紋而著稱,名之為“薛濤箋”,一紙既出而風靡天下,大概誰也無法懂得這明艷背后無法言說的凄涼和哀傷吧。
在與元稹分別二十四年后,薛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