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交互界面的設計
界面是網絡課程與學習者交互的接口,友好的界面能幫助學習者有效學習。網絡課程的設計應注重界面的友好性,做到界面簡潔明了,操作簡便。如采用鼠標點選、下拉菜單選擇超鏈接跳轉等方式簡化操作,利用新開窗口、加入收藏夾等方式方便學習者隨時進入某一課程內容的學習,設置功能提示方便學習者隨時了解某一具體模塊的功能。成熟的界面設計應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色彩的選擇要符合視覺規律,應清晰、簡潔,顏色搭配合理,主題與背景的色彩要對比并且和諧,在做到吸引學習者注意力,突出差異,顯示趣味性的同時,又不至于使學習者的視覺容易疲勞。
其次,圖像的播放和聲音的處理最好采用高壓縮比的信息資源通過專業軟件播放如Realvideo播放軟件和高壓縮比的文件類型如MP3文件類型,這樣可以避免受網絡帶寬的制約,播放時可能出現的停播現象以及文件瀏覽時下載的速度慢的問題。
再者,畫面結構布局要合理、均衡,畫面要新穎簡潔,屏幕中的各個組成元素要直觀明了,使得教學內容能突出而形象地展示在學習者的面前。
總之,交互界面的設計要有友好性、靈活性、功能性、明確性、一致性以及可靠性,使人機交互簡易快捷,形成較好的教學反饋。
4.3超文本結構的設計
在進行網絡課程的設計時,考慮到其內容以及相關資源和資料的龐雜,及學習者不同的學習特性,多采用超文本這種表達知識的工具來結構組織教學信息,以滿足學習者以聯想的方式進行知識學習的需要。利用超文本結構可以有效地組織各個知識點,這種信息組織方式和管理技術可以做到在全面覆蓋各知識內容的同時,又使得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突出,找出可能對學生學習有障礙的內容,找到問題解決的最佳方案。超文本結構的設計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首先是基于文字的超文本,即熱字。學習者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如對某一概念比較陌生,可將此設為熱字,點擊它即出現相應的解釋,解釋的內容可以做成純文本或是多媒體的聲音、動畫、視頻等。為了區別其它內容,應將熱字設為便于學習者辨認的特殊顏色。
再者是基于多媒體信息的超文本。網絡課程中,超文本的節點是多媒體形式的,所以某些圖像動畫、視頻等可以作為交互的對象。當學習者對此感到困惑時,可以點擊它們獲得答案。這種超文本的設計應做到生動、靈活和富有感染力。
5、網絡課程設計的優勢與不足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共享的優勢,基于網絡教學軟件的網狀形式的鏈接,有效地將學科知識、預備知識和擴展知識等教學信息組織在一起和虛擬多媒體教室的使用,建構“教師創設情境——網絡資源共享——學生實踐創新——教師歸納總結”的教學模式,并在教學實踐中加以運用,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網絡課程設計與傳統的課程設計內容不同,它是開放的,因為支持它的網絡教學環境是動態的,是開放的,在網絡課程設計的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很有價值的設計資源,這些設計資源通過相應的管理系統的管理,本身就可以納入到網絡課程設計中并成為網絡課程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網絡課程的設計也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在網絡課程的運行過程中,不斷收集教師與學生的反饋意見,以及實際的教學數據,根據這些數據再對網絡課程的設計做進一步修訂。
6、結論
綜上所述,網絡課程設計是網絡教育成功的首要因素。對網絡教學各要素即學習者、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策略、學習環境及評價的系統分析和設計是網絡課程實現其教學功能的重要保障。另外,我們還應該注意網絡課程設計中的教學系統設計的特點,既重視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其次它是一個動態、開放的系統設計過程,對網絡課程的設計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對它的優化和完善也不是一次就可以實現的。教學系統設計要在設計過程以及教學實踐中進行反復的修正和改進,從而獲得不斷的發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