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般若?
般若是直接的智慧,能帶領我們邁向解脫的無上智慧。
般若并非靠閱讀或聽聞開示所獲得的知識,而是透過切身體驗所得的真實智慧。經由持續修習,許多未知的真相開始顯現。
一個將顯現的真相是:那些導致人投生低層惡道的業習之根,全部蟄伏于潛意識深處。
依過去波羅蜜的多寡,一個人或早或遲會領悟到這個事實。這些會導引人們至痛苦境地。傷害人們的業習,潛伏著,并隨生命之流輪轉,因而它們被稱為隨眠煩惱。
即便一個人經由修習某種禪修方法,得以在心的表層消除了這些惡業,他仍然無法自低層惡道得到徹底的解脫。但是,當禪修者持續地練習客觀地觀察身體上所有的感受時,他會發展出越來越強的離欲能力。
因為,實修的智慧使他親身經歷到:
所有的感受都是無常的,不斷變化的。他不再對這些感受生起貪愛或瞋恨。覺知力和平等心因而變得越來越強而有力。
如此一來,蟄伏在潛意識深層的業習,會一一浮現到意識的表層。而當禪修者對它們保持平等心,業習便被連根拔起、滅除,進而漸漸減少,禪修者便開始逐步遠離低層的惡道。
當所有(會導致投身低層惡道)的隨眠煩惱悉數浮現到心的表層,并被清除殆盡之后,人便完全從低層惡道中解脫出來。當業行生起而被根除時,人們會體驗到它們止息后的快樂。
一個真正的精神導師只會說:
「我指出道路,但無法給予解脫?!?br>
正如佛陀所說,你必須自己奮力去獲得解脫,諸佛只能為你指明方向。
一個走上這條正道的人不可陷入對上師盲目信仰的泥淖。
他了解:「人只能依止自己。人的命運唯己造。」
當一個人持續地修習著內觀,用功的禪修者即會對某些關于自身的實相,越來越清晰。
首先,一個事實對他變得清晰起來:從前以為自己是對麻醉品、賭博或不正當的性行為上癮,事實上他所執著的并非這些事物本身,而是它們所帶來的感受。
如今,藉由此禪修,他客觀地觀察這些癮頭所帶起的感受并從中出離,因而不再產生煩惱的業行。
另一個事實也變得顯而易見:一個用功的實修者,盡管并非獄中囚徒,他也會發現,一旦心中生起報復的念頭,他的身體當下就升起熾熱的感受,心跳加速,變得緊張與難受。
他開始清晰地體會到:在破壞別人的平靜祥和之前,他已先行毀掉了自已的平靜祥和,令自己變得痛苦。
當禪修者親身體驗到這些實相之后,他的性情開始轉變,滋生出愛和善意,取代瞋恨和惡念。他內心慈悲滿溢,生活充滿平靜與喜樂,收獲豐碩。
這就是內觀法,它根據親自體證的真理,在每一方面都為我們帶來幫助。
這是佛陀給予這個苦難世間的無價之寶。
愿一切眾生快樂。
文 | 臺灣內觀禪修基金會 圖 | 網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