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積極心理學的研究中,人們關于“幸福”的感知,來自于一種平衡:對外在追求與內在追求的平衡。過多的外部追求,而忽略自身的存在感,讓人成為目標和工具理性的奴隸,陷入碌碌無為的空虛感,無法感知這些追求與存在的意義,這讓我們不快樂。
而相反,一味地內在追求,忽視基本的物質保障和生活目標,則會讓人變得消極厭世,降低存在的意義和感知力,因此,最佳狀態可以形容為:心如止水地去達成目標。
你是否常常有這樣一種感受,在大量信息爆炸,生活幾乎完全碎片化,工作與生活的界限不再存在的時候,大腦中的聲音太多極端嘈雜,而人的判斷力和注意力,都在顯著下降?
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明明忙碌了一天,處理了大量信息,仔細一想卻只是忙著回復微信和刷朋友圈,幾秒鐘就得看一次手機,根本沒有完成任何重要的事情。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切都是即時反饋,我們的注意力資源非常稀缺,很難去處理需要很長時間,需要付出較大耐心的事情,于是,我們在面對復雜任務時,往往會習慣性拖延,幾分鐘刷一次朋友圈,來試圖通過不斷生成的信息流,緩解這種焦慮感。
這也造成了更大面積的拖延,和最終更深層次,無法排解的焦慮。我們感到自己面對這個世界的壓力,被碎片化的不僅是時間和信息,更是我們的心力。
我們有多久沒有體驗過聚精會神,心無旁騖的感受了呢?
因為高度專注和創造力的渴望,我們開始冥想
專注和創造力,是我們完成高難度創造性工作,必備的核心能力。而每一個人,都必須”定住“,心如止水,全情投入,才能激發完美的”心流狀態“。
透過冥想,我們將大量嘈雜紛亂的信息靜音,辨識出最重要的,也是本質性的信號,在大腦高度清明的狀態下,進行深度思考,從而產生頓悟般的偉大創造。
因為要學會與自己相處,接納自己,學習孤獨,我們開始冥想
過度關注外部的人,對自己的所有認知來自于外部身份,他必須在工作場合、社交場合,通過他人的印證,來感知到自我的確實存在。
然而,每當夜深人靜面對自己時,我們不在擁有社會身份,就會疑惑且迷茫于自己到底是誰,那總無法和自己共處的痛苦,讓我們懼怕一個人待著,孤獨是一件很有魅力的事,有人享受其中,更多人卻抗拒
、懼怕。拒絕孤獨,也就拒絕了孤獨帶來的所有靈感和體驗。
當一個人開始冥想,能夠活在當下,感知自我存在的瞬間,他就學會了接受自我,愉悅自我,生活在與自己內心的和諧中。
因為要保持身心健康,我們開始冥想
我們常常精疲力竭,卻無法入睡。又常常睡了整天整夜,卻更加疲乏,得不到休息。我們的內心無時無刻都在批評和挑剔自己,我們感到對世界發生的一切那么無奈,失望和憤怒。
停下來,開始冥想,隨著呼吸,重新去體驗自己的身體,讓意識真正回到身體內,我們才開始了積極的休息。
耗費幾十億美元、大量藥物也不能解決的失眠問題,竟然透過短短幾分鐘的睡前冥想,就能完全解決。
大多數人通過睡前冥想,都能進入更深層次無夢的睡眠,讓身心都得到更好的休息。良好的睡眠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都是至關重要的。
失眠時,人們涌起大量痛恨自己的負面情緒,而一夜安眠后,我們的神經毒素被清除,我們帶著更強的活力和更多的正面思維,開啟全新的一天。
作為放松和平靜功能,一個普通人可以在如下10個工作生活場景中進行冥想:
早晨起床后,進行10-30分鐘冥想,讓自己靜下來,觀想和確認今天的狀態和目標,帶著更強的自信心與正能量開啟一天。
早晨通勤堵車和等電梯時,進行幾分鐘冥想:通勤中擁擠堵車,會讓人感到煩悶,一到辦公室就精疲力竭。在此時此刻冥想,讓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狀態,不被外界影響。
開始重要工作前,5分鐘冥想,戰勝拖延:抵達辦公室,坐下來,做一個5分鐘的冥想,打破自己一坐下來就開始漫無目的瀏覽網頁,拖延重要工作的習性。讓心思專注,準備好開啟心流狀態,用更強大的思維能力和專注心念,完成手上的工作。
工作時間中短暫休息,用冥想進行積極放松:辦公室里的休息常常很耗散能力,休息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應該是頻道切換,讓大腦換個狀態,才是最積極的休息。
幾分鐘后,你的能量會更加充沛,對接下來的工作,也更加充滿信心。
午休期間,用冥想代替午睡,好處多多:午睡是辦公室白領最頭疼的問題。辦公室內吵鬧常睡不好,趴在桌上睡覺頸椎腰椎受罪,30分鐘的午睡時間根本得不到好的休息和放松。
而一段輕松的午休冥想時間,會讓我們得到比午睡更充沛的精力和能量。
緊張會議前,冥想讓你有更好的發揮:面對緊張,進行一段呼吸冥想,將自己調整到Fully Present的完全狀態,絕不走神,絕不心不在焉。
遇到難搞問題,要發火之前,做個短冥想,讓自己平靜下來,控制情緒,不傷害與合作伙伴的關系,讓更清明的頭腦想出雙贏的辦法,你一定可以做到。
完成一天工作后,身心疲憊的回家途中,進行一次深度冥想,讓自己完全放松,把疲憊的能量切換到輕松快樂,用正能量和你所愛的家人度過美好的一天。
在睡前進行一次冥想,感受自己的呼吸和身體,真正進入深沉美好的睡眠狀態,你知道,明天是更值得期待的一天。
Now也即將推出場景類的冥想課,有關于工作、還有行走的,希望大家密切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