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泉剪刀是擁有近400年歷史的老字號,在乾隆年間被列為貢品,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二等獎,新中國三次全國評比上均獲第一名。自古就有南有張小泉,中有曹正興,北有王麻子的說法。“快似風走潤如油,鋼鐵分明品種稠,裁剪江山成錦繡,杭州何止如并州”。這是我國杰出的劇作家田漢1966年走訪張小泉剪刀廠時寫下的一首贊美詩。
1956年,《加快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特別指出:“…提醒你們,手工業中許多好東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張小泉的刀剪一萬年也不要搞掉。我們民族好的東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來一個恢復,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
如今,這家老字號終于要上市了,即將叩響資本市場大門。近日,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材料在創業板正式受理。預披露招股書顯示:張小泉擬公開發行新股不超過390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比例不低于25%,保薦人為中信證券,募集資金用于張小泉陽江刀剪智能制造中心項目、企業管理信息化改造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這也是國內首家專門從事刀剪制造的企業申請登陸資本市場,如果成功過會,張小泉將成為A股市場上第一個刀具股。
據官網介紹,張小泉,百年老字號企業,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商標第一次正式經清政府農工商部注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張小泉以鑲鋼鍛打為關鍵技術,創立了揚名天下的72道制剪工藝。張小泉人秉承“良鋼精作”的祖訓,終使張小泉刀剪產品成為中國傳統工業的一朵奇葩。
公元一六二八年,張氏先祖遷居浙江杭州,憑借著祖傳手藝輔以龍泉好鋼,鍛鑄傳世精品。清光緒年間,張小泉因品質卓著,獲準成為清政府治下的注冊商標,到了民國時期,張小泉更是走出國門榮膺萬國博覽會大賞,而如今張小泉剪刀鍛制技藝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著手工鍛打與剪上刻花技藝,廣受消費者的贊賞和好評。三百多年的歷史沉淀和矢志不渝,方成就張小泉今日之風華。良鋼精作是張小泉品牌和企業文化的核心,堅持匠人精神是張小泉源遠流長、基業長青的保障。
2014年,媒體有一篇文章《三百多歲的張小泉弄錯了年紀?一份“傳人主店資料”揭開身世謎團》:在此前張小泉的宣傳資料上,都寫著品牌“始創于1663年”。然而不久前,一份《杭州張小泉剪刀店十二代傳人主店資料》的出現,卻讓這個老字號陷入了身世謎團,它的品牌始創年代,究竟是1663年,還是資料上所說的1628年?《杭州張小泉剪刀店十二代傳人主店資料》顯示,張小泉品牌的誕生時間還應該向前推35年,即1628年。在圍繞此舉行的專家研討會上,這一說法也得到了包括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主任毛昭晰在內12位專家的一致認定。
2017-2019年,“張小泉”分別實現營收3.36億元、4.03億元和4.8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884萬元、4380萬元、7230萬元,業績保持穩步增長。此外,得益于價格的提升,“張小泉”旗下各產品的毛利率也逐漸走高。2017-2019年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6.37%、36.61%及41.25%。2018年張小泉的歸母凈利潤曾經下滑9.52%,這主要是因為公司正處于快速成長期,費用增長過快,拉低了2018年的凈利率。
招股書顯示:2018年,一方面,張小泉的各項費用支出增加明顯;另一方面出現了資產減值損失142.6萬元,而2017年的資產減值損失這項金額為負值,主要是已計提壞賬的應收杭州富泉投資有限公司和張小泉集團等貨款,合計945.68萬元全部收回所致。2019年,張小泉再度出現164.25萬元的資產減值損失,且全部為存貨跌價損失。為彌補費用增長過快趨勢,張小泉去年對部分商品進行提價,這也就解釋了為何其毛利率在2019年大幅提升。
2019年,張小泉剪具銷售2706萬把,同比增長7%,而2018年增速高達29.2%。2019年,張小泉刀具銷售510萬把,同比增長13.8%。而2018年增速為39.9%。套刀組合2019年銷售178萬套,幾乎沒增長。
目前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9月10日,注冊資本1.17億元,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東洲街道五星路8號。張小泉股份的實際控制人為張國標、張樟生、張新程。張國標通過張小泉集團間接持有51.96%;張樟生(張國標兄弟)通過嶸泉投資間接持有12.99%;張新程(張國標兒子)持股0.39%。
據公開資料,張國標1960年于浙江富陽,現任富春控股集團董事長,杭州張小泉集團董事長,中華老字號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副會長、中國五金協會副會長等。張國標出生工匠世家,祖父為石匠,父親是木匠,皆技藝精湛,名重鄉里。1976年畢業于富陽場口中學,承父業,進當時鄉鎮企業常安建筑工程隊學做木工。1982年退役后,于富陽第二建筑公司繼續從事木工職業,努力學習建筑學專業知識,修完大學課程。1984年,出任常安建筑公司生產技術科長。1992年到上海設立窗口公司,組建上海浦東富春貿易公司。2003年,上海富春建業集團有限公司掛牌成立。2007年,企業更名為富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2007年,繼上海“張小泉”(刀剪總店)被浙江義烏財團上海美麗華并購后,杭州“張小泉”也因經營不善引入戰略投資者富春控股集團,富春董事長張國標以約1.2億元拿下杭州“張小泉”70%的股份,但卻只獲得了“張小泉”品牌的使用權。2012年,張國標再度完成對上海“張小泉”的控股,兩年后收購了原股權方全部股份,自此“張小泉”再無杭州、上海之分。
也就是說,2007年張國標的富春控股集團將“張小泉”收歸旗下。“在我小的時候,能夠擁有一把張小泉剪刀,是件很開心的事,我內心深處對這個品牌懷有崇敬的心情。”張國標對媒體詮釋了他收購“張小泉”的初衷。二次改制后,2011年張小泉整體搬遷到了富陽東洲工業園。
2018年5月,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大會在杭州富春山居度假酒店召開。張國標董事長借助“520”的特殊含義向“張小泉”發出了愛的表白。他認為,“張小泉”聚集了來自他個人和富春控股集團的愛,更重要的是承載著全體投資股東、中介服務機構和來自千家萬戶的消費者的支持與愛護。他回憶了“張小泉”幾百年來跌宕起伏的歷史以及富春控股收購“張小泉”以來的艱辛歷程,由此發出了請大家悉心呵護“張小泉”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