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讀書會,我發言的題目是《深明大義,鮑叔智哉》。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齊桓公、管仲、鮑叔這三人歷來為人們津津樂道。有人稱贊齊桓公的雄才大略,有人稱贊管仲的智慧謀略……而我則要稱贊他——鮑叔。鮑叔是何人?春秋時期齊國大夫,公子小白也,就是齊桓公的老師。在小白與公子糾爭奪王位時,他立下了不可多得的功勞,是齊桓公身邊的大紅人。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自降身份,力薦好友管仲。讓其輔佐齊桓公,成就一代霸王之業。我贊鮑叔,贊他慧眼識珠,知人善任。鮑叔和管仲是多年好友,雖輔佐了不同的公子,卻不影響他們的交情。從某種程度上說,鮑叔就是管仲的伯樂。為什么這樣說?管仲與齊桓公之間,是有“一箭之仇”的。按理說齊桓公即位后管仲是難逃一死的,可鮑叔卻力排眾議,向齊桓公舉薦了管仲。我想,鮑叔此舉不只是與管仲的交情使然,更多的還是對人才的珍重。倘無鮑叔,管仲這匹“千里馬”估計就要埋沒在歷史長河中了。我贊鮑叔,贊他以國為重,不計私利。上面我已經說了,以鮑叔的地位與功勞是完全可以躺在功勞薄上享受一生,也沒人指指點點。可他卻是舉薦管仲,自己甘居其下,也無怨言。這要修煉到何種境界,才能做出此舉?大概鮑叔自己心里也明白,自己才華不如管仲,倘若計較個人私利,在朝堂上尸位素餐,只會令齊國日益衰落。還不如讓賢能之人上位,救齊國于水火。這也是我最敬佩鮑叔的一點。對比其他朝代的興衰,大多王朝的衰落乃至滅亡,往往在于大臣們的勾心斗角,明爭暗斗,而鮑叔心胸真乃寬廣。我贊鮑叔,贊他的謙遜有加,激流勇退。舉薦管仲輔佐齊桓公之后,歷史就把主要鏡頭給了他們君臣二人,鮑叔也逐漸埋沒在歷史中了。但鮑叔能夠名垂青史絕不止這幾點,更重要的是還是他的謙遜,舉薦管仲后他并未索求功名利祿,而是激流勇退,甘居人下。為何?估計鮑叔心中也是深知“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一道理,身居高位,總會受人嫉妒,遭人陷害,也不知桓公和友人管仲會不會將自己視為隱患。這種看法雖顯得冷酷無情,卻也體現了鮑叔難得的智慧。不管怎樣,我們只要記住鮑叔那不慕名利的淡泊心胸,也就夠了。從某種程度上將,鮑叔就像一部電影的總導演一樣,導出一部精彩的影片后默默身居幕后。我們多會贊賞熒幕上光鮮亮麗的演員們,而往往忽略讓我們享受視覺盛宴的總導演。為鮑叔以及像他這樣默默無聞卻又深明大義的人點個贊吧!正如清潔工、保安,以及這次疫情中的“逆行者”們。他們也許不需要,但我們必須銘記這些深明大義的無私奉獻的普通人,不是嗎?當然,齊國稱霸自然少不了管仲的賢能和齊桓公的明智,鮑叔也是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讓我們也把贊詩唱給鮑叔吧!點評:我始終是以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發現有文采的文章,真的發自肺腑地贊嘆。少東同學一直是班里的“背誦達人”,記憶力超強,再不好背誦的文章,他也能很快背下來,于是屢屢遭人“嫉妒”。文章寫得也越來越好了,文筆老練,思想深刻,值得傳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