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關元穴的神奇作用與功效

【別名】丹田、下紀、次門、三結交、大中極.

【出處】《素問·氣穴論》篇:背與心相控而痛,所治…下紀者,關元也.

【歸經(jīng)】任脈.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下3寸.

【釋名】關,關藏;元,元氣.穴近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為人生之關要、真元之所存.為足三陰、任脈之會,故又名'三結交'.穴居石門之下,又名'門'.

【類屬】

1.小腸的募穴.

2.交會穴(任脈、足三陰之會).

【穴性】調(diào)補肝腎、調(diào)經(jīng)止帶、調(diào)理腸道、回陽固脫、強身健體.

【主治】

1.泌尿系統(tǒng)病癥遺尿,尿失禁,尿潴留,尿路感染,小便赤澀,急慢性膀胱炎.

2.生殖系統(tǒng)病癥遺精,陽痿,性功能減退,前列腺炎,婦人帶下、月經(jīng)不調(diào)、胞衣不下、盆腔炎、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脫垂、產(chǎn)后惡露不止.

3.消化系統(tǒng)病癥消化不良,腹痛,泄瀉,痢疾,脫肛、癥瘕,脹,腸道蛔蟲病.

4其他病癥休克,眩暈,虛勞、腰痛、奔豚氣,發(fā)熱,腦血管意外,低血壓,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配伍】配陰陵泉治療氣癃溺黃、黃帶陰癢;配太溪治療久泄不止、久痢赤白配涌泉治療滑精、腰痛、氣淋;配中極、陰交、石門、期門治療胸脅痞滿;配子宮、三陰交、足三里、氣戶、腎俞治療腎虛不孕;配然谷、陰谷、交信治療陰虛崩漏.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1.5寸.不可過深,以免損傷小腸,膀胱充盈時亦可被刺中,故針刺前宜先排尿;可灸;但孕婦禁刺灸.

【古代應用】

《針灸甲乙經(jīng)》:胞轉不得尿,少腹?jié)M,關元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主寒氣人腹.

《外臺秘要》:暴疝,少腹大熱,關元主之.

《針經(jīng)摘英集》:治小便痛不可忍者.

《醫(yī)學入門》:主諸虛腎積,老人泄瀉,遺精,白濁;令人生子.

【臨床報道神奇作用與功效】

1.泌尿系統(tǒng)病癥

(1)膀胱炎:《延邊醫(yī)學院學報》1994年第3期報道:針刺關元透中極、曲骨穴治療急慢性膀胱炎88例.用4寸毫針,從關元透中極、曲骨穴,強刺激瀉法,針感達到尿道為佳;同時配合針刺三陰交穴,得氣后留針10分鐘每日1次,5~7次為1個療程.結果:治療1次后顯效85例,第次治療后顯效3例,全部有效.

(2)遺尿:《湖北中醫(yī)雜志》1983年第6期報道:關元、三陰交埋針治療遺尿286例.按埋針常規(guī)操作,每次留針3天連埋5次為1個療程.結果:痊愈138例(48.3%),顯效111例(38.8%),無效37例(12.9%),有效率87.1%《中國針灸》1985年第6期報道:針刺關元、百會治療遺尿500例.取穴:關元、百會,常規(guī)針刺,平補平瀉,動留針30分鐘.每日1次,7次為1個療程.經(jīng)治1~3次,痊愈453例(90.6%),3次以上痊愈23例,好轉14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98%《新中醫(yī)》1989年第10期報道:電針關元、三陰交治療遺尿102例.在常規(guī)針刺的基礎上,接電針治療儀,疏密波刺激15~20分鐘每日1次,5次為1個療程.結果:痊愈71例(69.6%),好轉30例,僅1例無效,有效率9%《河南中醫(yī)》1990年第5期報道:針灸關元、中極、百會治療遺尿306例.先針刺關元透中極,針后加灸,百會也灸,每次30分鐘.每日1次,7~10次為1個療程.結果:

痊愈226例(73.9%),顯效56例(18.3%),有效率92.2%《針灸學報》1992年第6期報道:針刺關元、長強、三陰交治療遺尿135例關元、三陰交常規(guī)針刺并留針,長強針刺得氣后即出針.每日或隔日1次,10次1個療程.經(jīng)過4~14次治療,痊愈129例(95.6%),無效6例.

(3)尿閉:《陜西中醫(yī)》1987年第12期報道:針刺關元、陰陵泉、膀胱俞治療產(chǎn)后、截癱后和外科手術后尿閉38例.常規(guī)針刺,每日1次.結果:全部治愈.

《河北中醫(yī)》1995年第5期報道:關元穴藥物敷貼治療新生兒尿閉20例.以蔥、姜搗爛外敷于關元穴上1~2次.結果:敷藥1次治愈12例,顯效4例(第2天再用1次而愈),無效4例.《中國針灸》2003年第9期報道:針刺關元治療尿潴留86例.

關元穴用5寸長毫針向下斜刺進針(與皮膚體表呈30°),大幅度提插捻轉,針感最好放射至會陰部(男子到達龜頭,女子到達陰蒂),再給予較強刺激提插捻轉,間隙行針,約3~5分鐘出針.每天1~2次結果:治療1次小便通暢47例(54.6%),2次小便通暢22例(25.6%),3~5次小便通暢14例(16.3%),無效3例.有效率為96.5%

(4)前列腺炎:《針灸臨床雜志》1995年增刊報道:針刺關元、秩邊穴為主治療前列腺炎68例.關元穴針尖向下斜刺2~3寸,有酸麻脹感或觸電感放射至會陰部或小腹,采用震顫法行針2分鐘,留針40分鐘.結果:對下焦?jié)駸嵝腿坑行?對脾腎氣虛型有效率為90.9%,對氣滯血瘀型有效率為90%.

2男性病癥

(1)男性功能障礙:《中國針灸》1988年第2期報道:針刺關元、中極、三陰交治療男子性功能障礙100例(其中,陽痿66例,兼早泄、不射精、無精液、精子成活率低34例).取穴:關元、中極、三陰交(雙),針刺得氣后行捻轉瀉法,留針15分鐘,其間每隔5分鐘行針1次,并用捻轉補法加強行針1次(10秒鐘).每日1次,20次為1個療程,療程之間休息7天.經(jīng)過1~14天的治療(平均7.1天),痊愈87例,好轉13例,全部有效;其中應育人數(shù)78例,治療后生育48例(61.5%);66例陽痿患者均獲痊愈,應育的4例中已生育35例(占83.3%)(2)陽痿:《湖北中醫(yī)雜志》1992年第6期報道,關元穴位注射治療陽痿380例.主穴:關元;配穴:氣海、三陰交、足三里.每穴注入人胎盤組織液、鹿茸精混合液0.5~1ml.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結果:治愈192例(50.5%),顯效98例(25.8%),好轉52例(13.7%),無效8例(10%),總有效率為90%《中國針灸》1996年第3期報道:關元穴位注射配合針刺涌泉穴治療陽痿386例.

關元穴注入丙酸睪酮10mg(1ml),4日1次,5次1個療程;針刺涌泉穴時患者閉目,意守丹田(關元穴處),每日1次,20次1個療程.經(jīng)治2個療程,痊愈179例(46.3%),好轉184例(47.7%),無效23例(6%),總有效率為94%《河北中醫(yī)》2000年第2期報道:針刺關元為主治療陽痿58例.主穴:關元,肝郁氣滯加百會、間使;腎陰不足加腎俞、太溪;肝腎陰虧加太溪、三陰交.患者仰臥,先用捻轉刺法針關元,使針感務必到達前陰然后在此針上下各1寸處呈反八字形再斜刺1針,針感也同樣要求抵達陰部,10分鐘運針1次.每日1次,10日為1療程.結果:治愈42例(72.4%),顯效11例(19.0%),無效5例(8.6%),有效率為91.4%.《陜西中醫(yī)》2002年第10期報道:針灸按摩關元、中極穴治療陽痿48例.針灸取穴:①關元、中極、三陰交;②腎俞、命門、三陰交;兩組交替使用.常規(guī)針刺,關元、中極必須使針感達到會陰部,且有麻、脹、重等感覺,留針3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1周.按摩取穴:會陰、足三里、然谷穴,患者自行采取指壓按摩,每穴按壓5~10分鐘,使之產(chǎn)生酸麻重脹的感覺,每日早晚各1次.按壓結束后,再用麝艾施灸足三里、然谷,每穴5分鐘,每日晚1次.結果:痊愈24例,顯效20例,好轉4例,全部有效.

3.婦科病癥

(1)痛經(jīng):《上海針灸雜志》1990年第2期報道:針刺關元、三陰交治療痛經(jīng)350例.常規(guī)針刺,每日1次.結果:痊愈342例(97%),好轉5例,無效3例,有效率99.2%

(2)閉經(jīng):《中醫(yī)研究》1996年第6期報道:一患者閉經(jīng),伴少腹冷痛、形寒肢冷.取本穴配血海、三陰交,瀉法,配合艾灸3診后少腹冷痛消失,連針8次,月經(jīng)來潮.

(3)帶下癥:《中國針灸》1990年第5期報道:針刺關元、氣海、歸來治療帶下病144例.快速進針,得氣后施行補法不留針.每日1次,10次1個療程.結果:痊愈106例(73.6%),好轉32例(22.2),無效6例(4.2%),有效率為95.8%《中國針灸》1994年增刊報道針刺關元、中極穴治療白帶增多17例.關元穴稍向下斜刺1寸左右;中極穴直刺1.2寸,得氣后留針15~20分鐘每日1次,10天為1療程.結果:痊愈12例(706%),明顯好轉4例(23.5%),無效1例(5.9%),有效率為94.1%,經(jīng)隨訪一年未見復發(fā).

(4)功能性子宮出血:《新中醫(yī)》2000年第期報道:關元穴日光灸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68例.結果:痊愈36例,好轉29例,無效3例.《甘肅中醫(yī)》2001年第5期報道:一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經(jīng)血時多時少,淋瀝不止,血色鮮紅.曾用黃體酮及止血藥治療,效果不明顯.經(jīng)用隔姜灸關元穴治療,2次血止而愈.

(5)習慣性流產(chǎn):《遼寧中醫(yī)雜志》1994年第11期報道:中藥外敷關元穴治療習慣性流產(chǎn)20例.藥物組成及炮制方法:酒洗當歸炒黃芩、益母草、粉甘草各50g,生地黃24g,炙黃芪、炒白術、杭白芍、肉蓯蓉各15g將上方按比例置于1000g麻油中,7日后將藥熬枯去渣,再熬沸離火片刻,加米醋50g,用桑枝攪勻,使白煙退凈,再熬到滴水成珠時,加飛黃丹400g,熬成軟膏,等溫熱時加龍骨粉50g攪勻,用緞布剪成盞口大,挺膏備用.對習慣性流產(chǎn)者,將此膏藥貼于關元穴,14日換1次新膏,到臨產(chǎn)為度.結果19例順利生產(chǎn),1例在妊娠5月時,不慎摔倒而流產(chǎn).

4消化系統(tǒng)病癥

(1)急性胃腸炎:《時珍國醫(yī)國藥》200年第2期報道:關元穴注射治療急性胃腸炎96例.注射藥物:慶大霉素4萬IU地塞米松5mg、胃復安10mg、2%普魯卡因0.5ml混合.1日1次,必要時12~24小時重復1次.結果:1次治療痊愈42例,顯效22例;2次治療痊愈56例,顯效28例,好轉9例,無效3例,有效率96.9%

(2)嘔吐:《中國針灸》1982年第4期報道:艾灸關元、三陰交治療妊娠嘔吐151例.主穴:關元、三陰交,脾虛加足三里;肝胃不和加太沖.每次每穴灸5分鐘.每日1次.結果:1周后痊愈146例(9.6%),好轉5例,全部有效.

(3)腹瀉:《陜西中醫(yī)》1994年第2期報道:溫針灸關元等穴治療老年慢性泄瀉244例.取關元、足三里、天樞穴,行溫針灸法.總有效率91%(4)便秘:《新疆中醫(yī)藥》2001年第10期報道:關元、天樞穴溫針灸治療習慣性便秘45例.每穴溫針灸4個艾段(每段艾柱長約2.5cm),留針30分鐘每日1次,15次為1療程.結果:治愈33例,好轉9例.

5.其他病癥

(1)虛熱:《中國針灸》1998年第3期報道:一患者氣虛發(fā)熱,灸關元、足三里、百會等穴.每日1次,10次1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癥狀好轉,后囑其自灸1個月后痊愈.

(2)休克:《上海針灸雜志》1985年第1期報道:艾灸關元穴救治休克病人30例(出血性休克7例,感染性休克23例).可使血壓和體溫很快并明顯回升,既有升壓效應,又對周圍組織和毛細血管血流灌注不足有改善作用.《新中醫(yī)》1990年第2期報道:艾灸治療中度出血性休克及過敏性休克各1例,灸后即效.《中國針灸》1993年第1期報道:灸關元穴為主急救各種原因引起的休克(如過敏反應、外傷、急性胃腸炎失水過多、上消化道出血和難產(chǎn)失血過多等)均獲痊愈.其中1例從高處摔下致昏迷不醒,用兩根艾條齊灸關元3分鐘即醒;1例藥物麻醉拔牙引起過敏反應性休克,針水溝、內(nèi)關、涌泉穴無效,改用3根艾條齊灸關元10分鐘蘇醒.《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1997年第4期報道:62歲女教師,平素體弱多病,頭暈,納差,神疲乏力.查:舌淡,脈沉細,血壓低(98/65mmHg)經(jīng)灸關元、足三里2個療程后血壓升至135/83mmHg

(3)奔豚氣:《河南中醫(yī)》2000年第2期報道:針灸關元、氣海穴為主治療奔豚氣26例.取穴:關元、氣海為主,肝腎氣逆加期門、太沖、公孫、內(nèi)關;寒水上逆加膻中、三陰交、氣沖.關元隔姜灸;內(nèi)關平補平瀉膻中、期門、公孫瀉法;氣海、氣沖、太沖行艾卷雀啄法灸,以皮膚紅潤、癥情緩解為度.結果:痊愈20例,好轉6例,全部有效.

(4)減肥:《中國針灸》1985年第6期報道:每日用電動按摩器堅持按摩40分鐘,有減肥作用.觀察44例,經(jīng)17~50次治療,35例體重下降1~5kg(5)鼻出血:《扁鵲心書》記載:本穴針刺2寸左右,施行補法,治療鼻衄,極效.

(6)腰椎間盤突出癥:《中國針灸》2003年第2期報道:在常規(guī)選穴基礎上加TDP照射關元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42例.結果:治愈102例,好轉40例,全部有效.

(7)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上海針灸雜志》199年第6期報道:針刺結合重灸關元穴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30例.以關節(jié)周圍局部取穴為主,加用艾條灸關元穴2小時,每日早晚各1小時,5天為1個療程.另以單純針刺組20例作對照,以關節(jié)周圍局部取穴為主,針刺30分鐘,每日1次,5天為1個療程.結果:重灸關元組顯效10例,好轉15例,無效5例,有效率83%;單純針刺組顯效5例,好轉10例,無效5例,有效率75%.兩組療效比較,針灸結合組高于單純針刺組,且有顯著性差異,x2=5.2,P<0.01

【現(xiàn)代研究】

1.泌尿系統(tǒng)方面《中華外科雜志》1961年第7期報道:對于支配膀胱神經(jīng)完整的尿潴留患者,針刺關元等穴幾乎每次捻針均可以引起逼尿肌收縮,使膀胱內(nèi)壓隨之增高;捻針停止逼尿肌即舒張,膀胱內(nèi)壓隨之降低.

《上海針灸雜志》1994年第4期報道:對25例尿道綜合征病人,灸關元、氣海,針刺水道、三陰交等穴,有效率達88%.與口服氟哌酸膠囊組對比,療效有顯著性差異:尿頻、尿急、排尿不暢癥狀明顯改善,最大尿道壓、排尿壓相對下降,逼尿肌功能恢復.

《華西醫(yī)學》1998年第2期報道:實驗表明在給緊張性膀胱或尿失禁患者針刺關元、中極穴時,可使膀胱壓力不同程度的下降,對松弛性膀胱或尿潴留者,則可使之升高.

2.生殖系統(tǒng)方面《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196年第2期報道:針灸關元、三陰交為主治療陽痿患者,可以使低下的血清睪酮(T)、黃體生成素(LH)升高而對卵泡刺激素(FSH)含量調(diào)整不甚明顯.初步說明對陽痿病人生殖激素水平有調(diào)整作用.

《針刺研究》2003年第2期報道:電針關元穴可使血清雌二醇(E2)含量顯著提高,FSH、LH含量顯著降低,下丘腦B-內(nèi)啡肽含量顯著升高.提示該法治療圍絕經(jīng)期綜合征通過調(diào)節(jié)生殖內(nèi)分泌和調(diào)節(jié)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發(fā)揮作用.

《甘肅科學學報》2003年第3期報道:選取關元、腎俞等穴,施以針刺補法,并重灸關元穴,對腺嘌呤誘發(fā)的腎陽虛睪丸功能損害家兔模型,進行針灸治療的實驗觀察.結果顯示:能使其動物機體功能增強,生精功能顯著改善,精子數(shù)量、精液質(zhì)量參數(shù)明顯提高;能夠修復和改善受損家兔的睪丸組織,使萎縮變性的睪丸組織恢復并接近正常;能夠顯著拮抗腺嘌呤對睪丸組織的損傷作用.表明針灸關元穴具有補腎助陽、培元生精、扶正解毒的作用.

3.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及抗衰老作用動物實驗表明:通過針灸小白鼠的關元穴,其血聚睪酮含量和附性器官的重量明顯增加.提示針灸本穴能促進和加強下丘腦一垂體-性腺軸的功能,在抗老防衰方面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中國醫(yī)藥學報》1999年第6期報道:針刺關元穴能改變老年大鼠肝臟結構因衰老造成的變化,一定程度上延緩肝細胞、肝血竇的衰老.

《河北醫(yī)學》1999年第12期報道:針刺關元穴有明顯增強紅細胞免疫黏附功能的作用,其機理可能與關元穴具有增強骨髓造血功能、增加血液中紅細胞數(shù)量的作用有關,也可能與針刺關元穴具有加強紅細胞上紅細胞膜補體受體1(CR1)活性的表達有關.另外,針刺后脾臟重量的增加說明了T、B淋巴細胞的活性及其抗體分泌產(chǎn)生能力的增強.針刺關元穴對機體紅細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增強作用,為臨床使用該穴治療某些免疫功能低下性疾病提供了又一實驗依據(jù).

《新中醫(yī)》2000年第11期報道:對老年人實施關元穴隔姜灸后,其體內(nèi)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明顯升高,從而提高了機體防御自由基的能力,說明本法對清除自由基和抗衰老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另外,關元穴隔姜灸后外周穴T淋巴細胞亞群的百分率均有一定變化,其中T3T比值均有顯著升高,從而說明了本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人的機體免疫功能,起到保健強身的作用.

《中國針灸》2002年第11期報道:針刺關元穴能調(diào)節(jié)腦心肝腎組織中NO的含量;能提高腦心肝腎組織中抗氧化能力,使SOD的含量增高,丙二醛(MDA)的含量降低;能提高單核巨噬系統(tǒng)的吞噬指數(shù).提示針刺關元有明顯的抗衰老作用.

4.其他方面《上海針灸雜志》1985年第1期報道:艾灸關元穴可使休克患者的血壓、體溫明顯回升.說明本法不僅有升壓效應,而且對周圍組織、毛細血管血流灌注不足有改善作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照海穴的神奇作用與功效
太溪穴的神奇作用與功效
針灸治療痛經(jīng)近十年概況
血管性偏頭痛
外科其他病癥-乳腺增生病 【中醫(yī)針推外治版】
尺澤穴的神奇作用與功效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葛市| 陵水| 石阡县| 偃师市| 合肥市| 安多县| 西安市| 岳普湖县| 三台县| 固原市| 高尔夫| 九寨沟县| 天门市| 迁安市| 靖江市| 廉江市| 临高县| 丰镇市| 昌平区| 衡阳市| 东乡族自治县| 永州市| 咸宁市| 墨竹工卡县| 迁西县| 云阳县| 上饶县| 镶黄旗| 阿坝县| 沛县| 绍兴市| 泰顺县| 宁陵县| 中方县| 扬州市| 富阳市| 玉树县| 彭山县| 陆川县| 邵武市| 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