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蠻牛工作室,原標題《為什么說鉆石是21世紀最大的炒作》
作者:蠻牛
正文:
鉆石,每個女人夢寐以求的禮物,象征著美好感情和幸福婚姻的開始……但~~你有沒想過這都是誰告訴你的?
100多年前,鉆石只能在少數幾條印度河流和巴西叢林中找到,每年產量只有幾公斤,所以價格昂貴,只特供給歐洲貴族!直到1870年,南非發現了一個用噸來計算的巨大鉆礦。鉆礦背后投資人慌了,這么多鉆石如果進入市場,鉆石不就貶值了嗎?
于是,鉆礦投資人在1888年創立了戴比爾斯公司(De Beers),買下全世界幾乎所有大鉆礦的開采權,到了20世紀中期,人造鉆石技術出現,不僅成分與天然鉆石一樣,而且硬度更強,凈度更高。戴比爾斯又買下了當時人造鉆技術專利。壟斷鉆石源頭,控制交易價格。最夸張的時候,戴比爾斯掌控著全球上90%的鉆石量。
但到了上世紀30年代,歐洲鉆石價格還是崩潰了。所以戴比爾斯不得不把市場瞄準美國土豪,就跟現在歐洲奢侈品把中國當救命稻草一樣。但由于當時的美國沒有消費鉆戒的習慣,于是戴比爾斯決定花重金砸廣告,開啟了這場全球性的文化洗腦。
他們把鉆石和愛情強行綁在一起,并且在報紙、雜志、電視、廣播連續幾十年的瘋狂轟炸。“A DIAMOND IS FOREVE,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廣告語讓當時全球3/4的鉆石都被美國人消費。
70年代銷往日本,同樣的廣告套路,僅14年時間就顛覆了日本1500年的婚俗習慣。再后來進入中國,20年就讓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鉆石消費國。徹底的開啟了世界范圍內無鉆戒不結婚時代!
當時的鉆石是越大越受歡迎,但戴比爾斯為了不浪費碎鉆,又開始強調碎鉆的做工與切面,并炮制了所謂的鉆石等級標準。可這個標準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嚴謹,比如凈度里VS和VVS的差距沒有明確界限,不同的專業鑒別師檢測的結果都不一樣,但兩者價格卻相差了十萬八千里。而4C標準里的“切工”,主要是為了避開裂痕和雜質,其次才是增強光澤。由于市場上1克拉和99分重量上只差了1分,但是價格就是克拉鉆和非克拉鉆的區別。所以“切工”再怎么切,都寧可保留缺陷,也不會降低重量。
總之,大的好的賣給富人,碎的小的想辦法賣給窮人。
鉆石真的稀缺嗎?
上世紀八十年代,前蘇聯發現一座比南非更大的鉆礦,以這個鉆石礦的儲量來算,全球70億人平均每人可得143克拉!!如果1克拉裸鉆只按2萬算,這個超大鉆礦的市場總值高3174萬億美元,而2015年全球GDP總量僅為74萬億美元,也就是說那個超大鉆石礦相當于43個地球經濟總量,比中國房地產還泡沫!
不僅如此,現在全球已經有30多個國家都開采出了鉆石資源,其儲存量足夠人類使用8000多年!可即便如此,珠寶商們依然會繼續鼓吹鉆石的投資價值。據統計,一克拉的鉆石價格在1980年為10500美元,2016年為31000美元,36年時間看上去上漲了3倍,但根據通貨膨脹以及貨幣購買力,實際卻掉價了80%。而且這只是零售價,如果真要賣,回收價格還不到零售價的三分之一。
那些真正投資級別的鉆石,根本不可能出現在珠寶首飾上!
在戴比爾斯的營銷手段下,鉆石的商業價值直接推動了塞拉利昂11年內戰,七八歲的孩子被軍閥組成童子軍,親手殺害親人泯滅人性;女童白天持刀殺人,晚上淪為性奴。內戰造成五萬人死亡,全國三分之一人口流離失所。無數恩愛情侶手中的訂婚信物,沾滿了非洲人民的鮮血。而戴比爾斯跳出來呼吁不要購買戰亂國的鉆石,避免戰爭更加慘烈。可實際上不過是害怕軍閥大量出售鉆石,讓市場失控。
鉆石唯一的元素就是碳,是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元素。它唯一的特點只有漂亮,它既不能代表愛情,也不能代表社會地位,更沒有任何實用價值。它之所以能被捧到這么高的地位,完全是人為的炒作,以及人們對貪婪浮華的過度追求。
一個行業的標準全是自己定的標準;產品的價格全是自己定的價格;行業的產業鏈幾乎是一個巨頭控制;產品的消費全靠虛榮心消費。
這,就是天然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