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繼承的,時代的變遷,人的夢,這些個都是擋不住的。
大家都對鮮卑這個民族有多少了解呢?下面就讓我來給大家普及一下。鮮卑族作為一個少數民族,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個民族是我國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是在大興安嶺的森林深處興起的,這個民族第一次統一了中原地區,鮮卑前前后后一共建立了12個地方政權。
這些政權中最出眾的就是拓跋鮮卑,這個民族英勇無比,結束了16國分裂的局面,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都被他們統一,他們所建立的就是北魏政權。這個政權是少數民族統一黃河流域的首例,開創了先河。那么這個民族到底有多么強大呢?它是如何一步一步變得強大起來的?它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在現代社會還依然存在嗎?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個神奇的少數民族。
從野史中會發現,鮮卑族其實是屬于蒙古族的,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他們是阿爾泰語系的。匈奴的實力是在戰國中后期的時候變得強大起來的,那個時候的匈奴不喜歡別人叫他們匈奴,所以他們就自稱為'胡'。他們位于東邊,所以也叫他們東胡。東胡匈奴長時間壓迫鮮卑族人民,后來匈奴就受到了漢武帝的打擊,這就讓鮮卑人有了逃亡的機會,他們逃到了鮮卑山,最終逃離了匈奴的控制。
北方匈奴沒落發生在東漢末年,隨著匈奴的倒下,鮮卑族逐漸發展壯大,他們依舊記得當時被匈奴壓迫的慘狀,所以趁此機會,他們就對北方匈奴進行多次的討伐。南方匈奴非常支持鮮卑族的這一舉動,也為他們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在公元85年的時候,鮮卑族開始對北方匈奴出兵,這一次戰斗,讓北方匈奴元氣大傷。
在后面的時間中,北匈奴多次被鮮卑打得措手不及,鮮卑族還殺了匈奴首領,這個結果讓他們到了滅族的地步。在幾年之后,鮮卑族趁著北匈奴西遷,占據了他們的地盤,這個地盤稱作'漠北地區'。非常有趣的是,在北匈奴西遷之時,還有將近十多萬匈奴人留在原來的地方,而這些留下來的人最終都加入了鮮卑族的隊伍,從此鮮卑族就開始興盛。
公元2世紀,鮮卑族出現了一個有名的首領,他就是檀石槐。檀石槐在戰場上不斷創造佳績,打敗的人非常多,他建立了一個部落聯盟,這個部落聯盟地域遼闊、勢力范圍相當廣,但這樣的景象并沒有持續很長時間,隨著首領檀石槐的逝世,部落聯盟就消失了,都回到了最初的模樣。
公元557年,北周建立。北周的建立者就是宇文覺,他將魏恭帝自行廢除,自己稱帝,建立了歷史上的北周王朝。公元570年,周武帝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這次改革讓北周從此強盛起來。強大起來的北周并不滿足于現狀,于是他們就去攻打北齊。一開始,他們將北齊的軍事重地占領,之后就又向東前進。
北齊在公元577年的時候宣告滅亡,那時的北周拿下了北齊都城,自此北齊王朝滅亡,北周將北方地區進行了統一。北周的統一為隋帝國的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鮮卑族在隋唐時就已經慢慢解散了,當時他們不是政治實體,也不是民族實體。
即便如此,但他們的后代卻在隋唐的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比擬的作用。在這里要強調一點,雖說隋朝和唐朝的開國皇帝都是漢人,但他們被鮮卑族的文化深刻的影響著。因此說來,他們能夠建立國家和鮮卑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從這里也可以看出,鮮卑族的文化傳統對隋唐的影響有多深。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需要我們去了解。
歷史上能對長城的南北地區同時進行統治的只能是'二元帝國'。什么是所謂的'二元帝國'呢?從名字上就可以大概猜到,不僅能理解草原的邏輯,而且還要懂中原地區的邏輯,這樣的話就只能是由少數民族來建立政權,清朝和元朝就是典型的'二元帝國'。
現在的鮮卑族
雖然說'二元帝國'要同時懂草原和中原,但也有例外。這個例外就是唐朝,唐朝當然不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他的建立者是漢人。那為什么唐朝就可以這樣呢?原來唐朝不是一個正宗純正的漢人朝代,還包括了其他的一些少數民族。
那么大家都會問,鮮卑族到底都怎么樣了呢?根據一些史料記載,大多數的鮮卑族都被漢化了,他們也融入了漢族的大家庭中。但是還有一部分留在了東北,他們都分布于今天的黑龍江一代。
結語
鮮卑族從一開始被匈奴所壓迫,到后來的翻身農奴把歌唱,逐漸發展起來,再后來就建立了自己的王朝。但現在,鮮卑族幾乎已經不復存在,可能就只有一小塊兒還存在著,現在存在的應該也算是稀有民族了吧。
從草原到中原,鮮卑族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他們的足跡留在了歷史的長河中,他們的后代不斷演變,到最后融入了漢族的大家庭中,民族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在鮮卑這個民族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正是有了民族的融合與更迭才有了今天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