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你愛上斷食斷食不愛你
紀錄片《進食、斷食與長壽》走紅
專家稱并非所有人都適合斷食養生
英國廣播公司(BBC)拍攝的一部《進食、斷食與長壽》的紀錄片近期在國內的網上走紅,該紀錄片被不少輕斷食俱樂部及輕斷食體驗者奉為經典,不少明星也是輕斷食的體驗者。紀錄片稱,輕斷食不僅可以降低體重,還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癥,改善記憶力,有助于長壽。
據了解,輕斷食也叫禁食療法,一直爭議不斷,國內不少體驗者采用“5比2禁食法”,該方法建議選擇每周的任意兩天禁食,其他時間正常飲食。對此,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李文慧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輕斷食并不適合所有人群,一些工作高度緊張,沒有能量過剩,胃腸功能不健全,容易腹脹便秘,容易焦慮急躁,甚至輕度抑郁等人群不適合輕斷食。飲食控制過度,能量嚴重不足,有可能出現精神、心理方面的問題,比如睡眠質量差、情緒焦躁等。
正方:輕斷食或有助降低多種疾病風險
這部紀錄片介紹了一種當今風靡全球養生方式——禁食療法(或叫間歇性斷食法),也就是很多人熟知的輕斷食。
BBC的這部紀錄片顯示,全球已有6億人嘗試禁食法。一名50多歲的減肥者在堅持禁食5周之后,身體中的脂肪含量從27%降到19.1%,體重減少6公斤。更重要的是,他體內一種致癌因子(IGF-1)的含量也下降了50%。紀錄片中,美國華盛頓大學的路易吉·馮坦納教授通過10年研究發現,禁食能刺激人體胰島素敏感度,從而降低患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風險,還可以降低體內類胰島素一號生長因子(IGF-1)的水平,這種因子是導致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結腸癌的重要因素。
《生命時報》此前有報道稱,最新發表在美國《細胞代謝》雜志的一項研究也證實,適當控制膳食攝入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和細胞變化,減輕氧化損害和炎癥,還可促進系統再生,提高認知功能,促進長壽。美國南加州大學先前的研究發現,每年禁食8天可以提高免疫系統功能,禁食兩天或兩天以上有助于啟動人體的免疫系統。
也有報道稱,目前并沒有哪家權威機構向人們推薦斷食,相反,他們最強調的仍是其中的不確定性:美國國立衛生院衰老研究所指出,間歇性斷食對人類健康和壽命的影響都是尚不明確的;英國國家醫療服務系統(NHS)網站認為,隨著BBC節目而走紅的間隔斷食法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證據都很有限;美國糖尿病學會也指出,現在斷食的益處還有待長期研究驗證,并著重強調它的安全性問題值得警惕。
反方:你又累又瘦又輕度抑郁斷什么食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李文慧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輕斷食是一定程度的禁食,一般來講一周大概2天進行輕斷食,輕斷食日攝入的熱量大概是平時的三分之一。她提醒,輕斷食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適合。有些人在現實工作中難以避免飲食熱量過多,通過這種并不極端的方式減食,胃腸道在完全排空的狀態下得到回復,有利于身體健康。一些“三高”人群也可以考慮輕斷食,但這僅限于不使用降糖藥的患者,如已在使用降糖藥,是不能隨意輕斷食的,要遵循醫囑。
而對于一些工作高度緊張,沒有能量過剩,體重不胖,飯量不大,胃腸功能不健全,容易腹脹便秘,神經功能不是很穩定,容易焦慮急躁,甚至輕度抑郁等人群,則不適合輕斷食,此外,部分有過心臟和腦血管病變的人群也不適合,李文慧建議在進行輕斷食之前最好評估一下風險,問一下醫生。
李文慧告訴記者,有很多斷食過量的體驗者,不按照輕斷食的間隔,或者輕斷食日完全不吃主食,或者長期節食,一旦飲食控制過度,能量嚴重不足,就有可能出現精神、心理方面的問題,比如睡眠質量差、情緒焦躁等,“因此,輕斷食有適合與不適合的人群,要把握好度。”
李文慧說,在臨床實踐中,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有過度控制飲食的嫌疑,目前很多人有一種誤區,就是覺得主食可有可無,對主食隨意刪減。她認為,主食提供大腦神經很重要的能量,是不可缺少的。即使是輕斷食,也要保證定量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