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張寅冰
“前段時間有位媽媽向我抱怨,她說自己上一年級的孩子最近不知道怎么了,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前幾天甚至因為老師懲罰他不給他糖果而大發雷霆,在課堂上直接把筆袋狠狠地摔到了地上,把同學和老師都嚇了一跳。她很擔心自己的孩子在調節自己情緒方面的能力不足,所以想問問我該怎么辦。”
在解決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情緒調節。
情緒調節是什么
情緒調節(emotion regulation)是指個體管理和改變自己或他人情緒的過程,Thompson把其定義為情緒產生和持續的過程以及對內部情感狀態的發生、強度、持續時間的調節,以及和情緒有關的生理過程。
情緒調節是人類適應社會生活的關鍵機制,也是個體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方面(蔣長好 & 石長地, 2009)。
有學者將將情緒調節分為三種類型,分別為情緒的調節和控制、和情緒有關的行為的調節和控制、對引發情緒的情境的調節和控制(李佳&蘇彥捷, 2004)。
1) 情緒的調節和控制有情緒調節策略、認知重建等。比如狐貍吃不到葡萄不開心,于是安慰自己說葡萄是酸的,吃不到也沒什么,這就是改變了自己的認知。
2)和情緒有關的行為的調節和控制情緒的表達等。比如孩子被父母批評了不開心,于是和自己的朋友吐槽,表達自己的委屈不滿。
3)對引發情緒的情境的調節和控制有計劃、指導問題解決等。比如有些人在密閉的空間里會感到非常恐懼,于是ta會把自己經常待的地方都設計成開闊的場地。
兒童的情緒調節能力與他們對刺激的社會認知,以及自己和他人心理狀態、情緒反應的理解或推測能力有關(李佳&蘇彥捷, 2004)。
兒童早期情緒調節能力與學業水平有密切關聯,也可對以后社會適應和人格發展有著一定的預測作用(蔣長好 & 石長地, 2009)。
情緒調節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展,那么兒童情緒調節有什么樣的發展特點呢?
兒童情緒調節的發展特點
兒童的情緒調節方式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豐富,情緒調節能力也越來越強。
1)獨立性日益增強:
從出生開始,兒童就開始學習如何進行情緒調節,并逐漸從依賴他人到依靠自己的內部資源。
在出生后半年內,兒童情緒調節是依賴他人的,主要是依賴照料者的指導。比如嬰兒哭泣時,父母用喂食、玩玩具等方式來減輕ta的痛苦。
在出生后第二年,兒童在成人指導下進行自我調節,隨著年齡增長,兒童自我控制不斷增強,直到學齡前期(滿3歲后至7歲前)。
在這個時期的兒童,已經具有了自我調節的能力,比如幼兒園中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沒有搶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小孩子會哭泣,但過一會兒會自己恢復正常,繼續玩。
2)隨意性不斷發展:
隨意指的是跟隨自己的意愿。有研究表明,兒童情緒調節的隨意性的發展與大腦成熟度密切相關。兒童情緒調節的隨意性體現在根據情境選擇情緒調節策略。
比如有些孩子會向父母傾訴自己受的委屈,但有些孩子會和朋友傾訴。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會根據社會期望來選擇自己的情緒調節方式,比如通過尋求支持來減輕悲傷,但如果是羞愧,那么最好的方式是解決問題等。
3)復雜性逐漸增加:
從嬰兒早期通過咬手指等身體活動來減輕情緒壓力,到采用控制視覺的方法進行調節,之后采用回避的方式,嬰兒的情緒調節方式不斷變得復雜。
到幼兒時期,兒童開始從認知方面進行調節,從不同角度看待壓力源,會使用分散注意力的策略,使用更多積極的方式來應對。
什么影響兒童情緒調節?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
父母對兒童情緒調節的影響
親子互動和依戀通過三個方面影響孩子的情緒調節:對孩子情緒反應的關注、與孩子的情緒談話、對孩子情緒表達的態度。
1)父母需要對孩子發出的情緒信號做出及時的反應,這對孩子情緒調節能力的發展有很大的正面影響。
如果親子互動中,父母對孩子情緒反應積極,經常和孩子進行感情交流,能夠孩子能夠意識到自身情緒,并提高情緒調節能力,那么孩子在壓力情境下情緒崩潰的可能性更低;反之,如果父母冷漠對待,那么孩子的積極情緒反應也會更少。
2)父母需要通過親子間的情緒談話教會孩子如何處理日常情緒事件、提高對不同情緒的理解力。在這樣的談話中,父母告訴孩子自己對情緒事件的評價,向孩子演示具體的情緒調節策略。
比如孩子被老師誤解了,受到了批評,心里既委屈又生氣,這時父母可以傾聽孩子的訴苦,安慰孩子并告訴ta老師為什么會這樣做、孩子自己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等,告訴孩子下次遇到同樣的狀況要怎么做。
3)父母要注意不要讓孩子過度隱藏或壓抑自己的情緒。研究表明,對情緒表達的控制過于嚴格會導致孩子隱藏自己的消極情緒,表現出較低的情緒調節能力。
除了親子互動之外,親子依戀也會影響兒童的情緒調節。親子依戀被分為安全型、回避型和矛盾型三種類型,其中安全依戀型的兒童有更多積極情緒、更多應對策略,所以有更好的情緒調節。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情緒調節能力也會不斷增強,除了神經發育的影響外,父母本身的情緒以及與孩子的互動也起著重要作用。
您有過安慰孩子的苦惱或有關方面的成功經歷嗎?歡迎在留言區和我們分享~
參考文獻
蔣長好 & 石長地. (2009). 兒童情緒調節的發展及其影響因素.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4, 129–133.
李佳 & 蘇彥捷. (2004). 兒童心理理論能力中的情緒理解. 心理科學進展, 12(1), 37–44.
策 劃:安 偉
撰 稿:張寅冰
編 輯:李宇昕
美 編:何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