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射手在線打野
于是,食堂君在金秋,開啟一場說走就走的City Walk,看人,觀景,如同一幀幀電影畫面映入眼簾,又銘于心間。
City Walk是什么?
沉浸式城市漫游
無論是“土著“還是”旅人“,只要踏上你所向往的城市,勇于打破固化思維和刻板印象,你就能收獲City Walk的別樣樂趣。對于旅游者而言,它是感受另一座城市百姓生活和各方面歷史文化最深入的方式,而對于當地人來說,用探索者的全新視野去發掘城市被忽略的一面,這無疑是拆盲盒般的驚喜之旅。
秋雨梧桐葉落時,”北平“漫步好節氣,本期清活,食堂君就帶你沉浸式漫游北京。小眾的City Walk路線,多彩的城市文化,以及,必不可少的清真美食。就現在,一起出發吧!
今日路線:黑窯廠街糖油餅—1.3km—爛縵胡同—402m—牛街法源寺胡同菜—2.2km—鐵樹斜街內觀堂書店—525m—濟安齋咖啡書吧
City Walk全程約:4.5km
7:00AM-12:00AM
第一站
雙倍糖油餅,尋味老北京——黑窯廠街糖油餅
北京時間早上七點,勤奮的食堂君已經開啟一天的City Walk了。想必在座的各位都很好奇,“起這么早,圖啥?“來看看黑窯廠街糖油餅店的大長隊就知道了!
好家伙,那叫一個”熱鬧“!附近社區的大爺大媽,遠道而來的游客,以及,擠了一個多小時早高峰的食堂君,都只為這一口酥酥脆脆的“雙倍糖油餅”!
話說回來,所謂“一日之計在于晨”,咱傳統的中國胃就得吃地地道道的糖油混合物。糖油餅一直深受北京人喜愛,而黑窯廠街糖油餅作為“北京早餐界的頂流”并非浪得虛名。
經食堂君挑剔的味蕾鑒定,炸得松軟的油餅裹上雙倍醇香黑糖,又香又酥又脆,注意!一定是雙倍(雙倍糖才有靈魂),一碗豆腐腦兒,一個牛肉包,來一套“黑窯廠標配三件套”,就可以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啰~
第二站
專屬老北京的浪漫——爛縵胡同
得!吃飽喝足,咱也該散散步,消消食兒,City Walk講究的的就是“隨性”,隨心走,走到哪兒算哪兒,讓腳步說了算。一路向南,無意間就走進了這條充滿浪漫的胡同——爛縵胡同。
圖源@亞亞在拍照
作為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爛縵胡同原名叫“爛面胡同”,如今胡同內有六座會館遺址,1920年,毛主席就曾在此處湖南會館召集開會。
圖源@意闌珊
十一月的北京,陽光燦爛的好天氣,上午十點多的光景,胡同里曬太陽的老人,以及身后叮叮當當響起的老式單車鈴聲。
圖源@青年少女小張
區別于各大“網紅”打卡景點和人潮擁擠的CBD,爛縵胡同的新陳代謝是緩慢的,是北京城里安寧和諧的一隅,這就是簡樸又真實的浪漫,無需刻意雕琢,短暫停留片刻,便會覺得身心愉悅。
12:00PM-15:00PM
第三站
走街串巷,總有一口念念不忘——牛街
午飯時間到!穿過法源寺前街或者南橫西街,步行十五分鐘就到全北京清真小吃最多的地方了!依照食堂君日常來逛牛街的經驗,提醒大家記得提前準備健胃消食片!直接來劃重點,除了白記年糕、伊寶荷葉甑糕、馬記糖葫蘆、洪記小吃、宮廷香酥牛肉餅、滿記燒餅這些名小吃,今兒食堂君帶大家去吃一家正宗胡同菜,咱坐下來,邊聊邊吃~
在法源寺這個千年古剎后面的胡同里,有一家很特別的餐廳——法源寺胡同菜。用最家常的食材,最樸素的做法,呈現了既溫暖又特別的人間煙火,老板的南城口音更是一代人記憶里的閃光點。
破舊的門臉和“法源寺商店”的招牌似乎把時間停留在了七十年代,而門口排隊的年輕人又把思緒拉回了現實,很多顧客不僅是去品嘗美味,或許還為了一份特有的情懷。
圖源@Eric餓了
北京最舒服的季節,當然要和地道的京味相配,咱今天就來嘗嘗招牌京菜。名聲在外的扒肉條必點,切成薄片的牛肉擺的整整齊齊,明油亮芡,咸淡適中,肉的品質非常不錯,煨的火候也剛剛好,軟爛入味,特別下飯!
醋溜木須是典型的回民京菜,雞蛋鮮嫩,酸甜咸適中。《北東園筆錄·三編》里記載到:“北方店中以雞子炒肉,名木樨肉,蓋取其有碎黃色也。”所謂“木須”,就是長得像雞蛋的小花,這道菜不僅味道絕佳,也算歷史悠久。
魚香八塊雞是用雞腿肉裹面粉過油炸,出鍋后再做成魚香口味,酸酸甜甜,外焦里嫩,鮮香入味,有了這道菜,那還得再來兩碗米飯!
15:00PM-20:00PM
第四站
藏在前門大柵欄的“時光穿梭機”——內觀堂書店
無意間走進了一家書店——內觀堂,這里雖臨近繁華的大柵欄,卻顯得格外幽靜。
蟹黃多而面少,面條必須是龍須面,獨粒大顆蟹黃更屬質量上乘,配料的甜姜和蟹醋去膩,金秋時節來一碗蟹黃面,既有滿足感,更有儀式感。
圖源@魔塵筱妖Vicky
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今天的City Walk就到此結束了,希望看到這里的你,也能啟程動身,不虛此行~奉上新鮮出爐的美食地圖!
明天去哪好呢?想來想去,食堂君還是覺得,生活或許就在你熟視無睹的瞬間,那么,我們只要出發便好,愿疫情早些結束,常常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