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墨西哥通信和交通部宣布,中鐵建牽頭的國際聯合體中標全長210公里、設計時速300公里、項目總金額44億美元的墨西哥城-克雷塔羅高鐵。
由于這條高鐵完全采用中國標準、中國設計、中國裝備、中國施工,因此被認為是中國高鐵“走出去”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單。媒體一片歡騰。
而這個時候,APEC也快要召開,“一路一帶”的發展規劃也炒得沸沸揚揚。接下來,輿論還造出了一個“中國版馬歇爾計劃”。這些都讓大家認為,中國企業將在未來通過對外投資和興建項目,消化國內的過剩產能,中國經濟找到新的增長點,相關企業因此獲利。
種種利好消息刺激著中國股市,鐵路、建材、港口等等板塊都得到拉升。
可是,沒過幾天,墨西哥就傳來了墨西哥總統恩里克.佩納.涅托撤銷墨西哥城-克雷塔羅招標結果,并擇日重新招標的決定。
這個消息只是讓國人多少有些錯愕而已,并未影響到中國股市。然而,這次意外卻對中國股民的提示:“一路一帶”、“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等對相關企業的業績推動可能沒有想象中的美好。
墨西哥城-克雷塔羅高鐵項目從招標到公布結果,為期僅有兩個月,結果是除了中國企業外無一家競標者。墨西哥方面撤銷招標結果的官方理由是避免“對投標過程透明度和合法性存在的質疑”。
陶短房在對該高鐵項目夭折的評論中說,“這種針對涉外項目的不嚴肅、‘拍腦袋決策’和朝令夕改,在拉美各國是司空見慣的,冷戰期間英國曾先后中標阿根廷、巴西、智利、委內瑞拉多票巨額軍艦采購合同,范圍從航母、巡洋艦到新型驅逐艦一應俱全,但大多以反悔、推倒重來或反復修改條款而告終。這種情況在高速公路、電站、大壩等項目上也并不罕見,被“跳票”的國家則包括當今幾乎所有重要經濟體,連已解體的蘇聯也未能‘免俗’。”……“拉美各國因歷史、社會和經濟原因,決策和反悔都較輕易,這是國際上公認的事實,且被認為系拉美重大項目投資的系統性風險之一?!?/p>
這是發生在拉美的例子。中國在非洲和亞洲一些投資也困難多多:勞資糾紛、文化沖突、動亂、東道國無法及時償債等。
由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發布的《中國企業國際化報告》分析了2005年至2014年期間發生的120起“出?!笔〉陌咐A上,指出了中企海外投資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國際化戰略不清晰、風險防范意識不強、融資渠道狹窄、缺乏應對東道國政治社會關系能力、跨文化整合能力較弱等等。
據中國網絡電視臺報道,2011年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經常項目下的“投資收益”數據顯示為:-268億美元。這意味著做了十余年資本輸出國的中國在國際資本的輸入輸出中還是沒有賺到錢。
而2010年的這一投資收益為-77億美元,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則分別為:1億美元、113億美元、35億美元、-74億美元、-176億美元。
上述數據意味著中國的資本輸出收益在2007年發生逆轉,為正數,而此前的14年(1993年—2007年)均為負數。
然而,三年轉正(即在國際資本的輸入輸出中終于賺錢)之后,又開始轉為負數,如2011年的-268億美元。而且,這一次逆轉可謂近20年來最大的負值。
可以看出,中國對外投資一直出于低收益或負收益當中。
從以往經驗來看,中國企業“走出去”并沒有想象的容易,至少改善不會在太短的時間內出現。但股市對此的想象,卻似乎過于美好,這也反映在股市上。
當然,股民和機構的熱情也不會太過長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