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
隊 長:潘 偉
黨委書記:付 俊
副 隊 長:姜力軍、張 源、陳國權
交通部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是交通部所屬專業海上空中救助隊伍,主要擔負我國黃渤海海區范圍內的海上遇險(難)船舶、航空器、固定設施等的人員搜尋救助和人命救生,承擔海上船舶、固定設施的傷病人員救助,配合海上救助船舶實施海上救助、消防和防污染工作,應地方政府請求執行其他海上和陸地救援工作。
交通運輸部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是國家交通部所屬的海上專業飛行救助隊伍。主要擔負黃渤海海區范圍內海上船舶、航空器、固定設施等遇險人員的搜尋救助、人命救生、傷病人員救助任務,配合海上救助船舶實施海上救助、消防和防污染工作,代表國家履行國際海上安全義務。
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于2006年1月正式成立,是我國北部海域立體救助體系與國家應急救援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兩架S76C+型中型、1架EC225大型救助直升機和1架Y-12固定翼飛機,在蓬萊、大連、青島三地執行救助待命任務。
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屬中央直屬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
主要職責:
交通部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是交通部所屬專業海上空中救助隊伍,主要擔負我國黃渤海海區范圍內的海上遇險(難)船舶、航空器、固定設施等的人員搜尋救助和人命救生;承擔海上船舶、固定設施的傷病人員救助;配合海上救助船舶實施海上救助、消防和防污染工作;應地方政府請求執行其他海上和陸地救援工作。
成長歷程:
交通部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組建于2003年11月,同時,成立渤海灣聯合指揮部,調東海第一救助飛行隊“B-7309”、“ B-7310”到大連,開辟大連飛行救助基地,在香港特區政府飛行服務隊的幫助下,擔負渤海灣海域值班任務。同年12月,租用山東航空公司一架固定翼飛機,在山東省蓬萊沙河口機場救助值班任務。
2006年1月13日,交通部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在山東省蓬萊市正式成立。同時,交通部自購的兩架海上專業救助直升機“B-7312”“B-7313”進駐蓬萊機場,列入飛行隊編制序列,正式投入救助待命值班工作。
目前,交通部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總部設在山東省蓬萊市,下轄蓬萊沙河口機場和遼寧省大連市周水子國際機場兩個飛行救助基地,分別配備救助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晝間執行以蓬萊和大連兩個基地為圓心、半徑為110海里范圍的救助任務,涵蓋了整個渤海灣以及我國北方部分海域。
主要裝備:
目前,交通部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擁有的美國西科斯基公司生產的S-76C+型海上救助直升機2架,同時,租用山東航空公司所有的美國塞斯納飛機制造公司生產的“大篷車”固定翼飛機一架,分別在蓬萊和大連執行救助值班任務。
S-76C+“B-7312”、“B-7313”海上專業救助直升機主要技術性能:
機身全長:16m
最大飛行速度:155節/小時
遠程巡航速度:135節/小時
最大起飛重量:5314公斤
最多搭載人員:14人(含駕駛員)
絞車最大提升重量:600磅
該直升機具有較強的抗風能力,具有在10級和9米浪高情況下進行海上救助的能力; 擁有在4級海情、45節風速和相對海浪方向的30度角內在船甲板上自由著陸的能力。配置有強光搜索燈,紅外成像儀等夜間搜救作業裝置,能在夜間出動進行救助,并配置有自動懸停系統,能使直升機從搜索狀態進入目標定位狀態,并使直升機自動頂風懸停在目標上空,懸停后絞車手可進行自動進近的操作。配置有電動絞車系統,通過絞車操作將海面人員移入直升機艙內。配置有先進的搜索航行設備,儀表降落裝置、海上自救的漂浮設備,對空對海的通訊電臺等設備,以保證直升機的救助出動。它們是當今世界上較為先進的直升機。
主要業績
飛行隊自組建以來,牢記黨和人民賦予的神圣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忠實地履行了人命救助的重要職責。救助隊員發揚“把生的希望的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救撈精神,不畏艱險、勇往直前,在關鍵時刻發揮了關鍵作用,出色地完成了人命救助任務。截止到2007年7月,交通部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共出動救助行動186次,救助各類遇險人員201人,受到交通部和地方各級政府的好評,同時也得到了社會公眾的廣泛贊譽。
渤海灣陸島空中救援網:
渤海灣是我國南北海上交通重要的黃金水道,也是我國海難事故的多發海域,被交通部確定為“四區一線”的重點水域和“四客一危”的集中水域。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努力探索新的救助方式和救助手段,強化了渤海灣地區的待命值班工作。在交通部救撈局的指揮下,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應地方政府的請求,先后在長島縣、長海縣、海洋島、萊州市和東營市等地區劃定了15處直升機應急起降點,目前已建成12個,加上北海救助局原有的大連和榮城救助基地以及周邊軍民用機場,初步構成了渤海灣陸島空中救援網絡。渤海灣地區陸島空中救援網的形成進一步增強了救助直升機的續航能力,擴大救助半徑,有效地提高渤海灣地區海上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同時也有利于增加救助直升機的服務內容、充分發揮救助直升機的救助功能。
典型案例:
2004年1月16日,在遼寧省長興島以西海域,成功救助失火油輪“利達洲18”輪上3名遇險船員,渤海灣立體救助首戰告捷。
2004年11月26日,在萊州灣成功救起沉沒貨船“海鷺15”輪上9名遇險船員。
2005年5月2日,在交通部北海救助局協同下成功救助失火客滾船“寶華輪”。
2006年1月18日,“B-7313”直升機長馳180海里在青島以東海域成功救起受傷漁民,并創造了我國直升機遠程救助的紀錄。
2006年1月21日,“B-7305”直升機在遼寧興城菊花島成功救起20名將困在浮冰上的游客,創造了我國飛行救助史上單機一次出動救助人數的紀錄。
2006年10月4日,“B-7313”直升機在山東榮成槎山成功就起摔傷游客,成為首次山地救助的成功嘗試。
2006年10月17日,“B-7313”直升機在山東東營海域成功救起沉沒貨輪上的14名遇險船員。
2007年3月5日,“B-7312”、“B-7313”直升機在風暴潮中成功救起10名遇險船員。
2007年6月26日,“B-7312”、“B-7313”直升機長馳380公里,在山東淄博華能辛店電廠成功救助被困180米高空煙囪上的兩名遇險人員,開創了城市上空的救助先例。
救助值班電話:
山東蓬萊飛行救助基地:0535-5895995
遼寧大連飛行救助基地:0411-86856103 0411-86660900-508
交通部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
地址:山東蓬萊市天祥街3號
電話:0535-5990607
郵編:26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