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6年7月2日,唐高祖李淵下令召李建成、李世民及李元吉兄弟三人進宮查問一些事情。李建成、李元吉進宮途經玄武門時遭到李世民及秦王府精兵伏擊,兩人被殺,這就是“玄武門之變”。玄武門之變不僅改變了李世民的命運,也改變了大唐的命運,更改變了中國的歷史。
玄武門之變后,李世民將李建成5個兒子和李元吉5個兒子,共10個侄兒全部誅殺。但是卻將李元吉的媳婦楊氏納為了自己的妃子,也就是將他的弟媳收入了宮中。然而讓人意外的是這在當時竟然沒人反對,而且楊氏也沒有做出什么反抗,就這樣順從了。
首先隋唐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的“性開放”時期,兒子娶后母、哥哥納弟媳、父親迎兒媳、與丈夫離婚另嫁之類的婚姻關系多得數不勝數,在當時的社會倫理道德邏輯看來稀松平常,合得來就在一起、合不來就分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李唐皇室因此有“臟唐”之說。
其次,論祖譜的話,隋唐皇帝都是鮮卑族后人,李世民有四分之三的鮮卑血統,包括楊氏也是鮮卑人。胡人相對中原地區的漢人開放的多,包括匈奴在內,父親死了,兒子可以繼承父親的所有小老婆,男人死了,他的兄弟可以娶他遺留下來的妻子,也許漢人會覺得匪夷所思,但是胡人生活環境惡劣,這種傳統也是最大限度保證相對弱勢的女人能有一個可靠的生存保障,保障族群的穩定。
還有就是在封建社會中,女性是根本無力去改變現狀的。怎么辦?只有逆來順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句話,說出了女人的無奈。還有就是下一步李世民肯定會登基稱帝,她如果還跟著李元吉撐死也就是王妃了,但是跟了李世民就會成為皇妃!這在當時是很多人擠破頭都想的事情,楊氏這樣做是再簡單不過的選擇題。
不過李世民對楊氏還確實不錯的,長孫皇后因病早逝后,李世民欲立楊珪媚為皇后,雖因長孫無忌和魏征的反對未果,但可以看出,李世民與楊妃情投意合,楊珪媚早已走出了愧對前夫的心理陰影,沒有想象中的屈辱和愧疚,更不可能想不開而終日以淚洗面。
李世民在即位后的第二年,把李建成和李元吉以親王禮節改葬,追封李建成為息王、李元吉為海陵郡王。到了貞觀16年,李世民又追封李建成為皇太子,李元吉為巢王。并把自己和李元吉老婆楊氏生的兒子曹王李明歸入李元吉后人,繼承李元吉的爵位,算是對兄弟有個交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