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一聲除舊歲
桃符萬戶迎新春
在萬家團圓的時刻
選擇就地過年的鐵路人
以各種各樣的方式
與千里之外的家人“云團聚”
歡度別樣的春節(jié)
來聽聽他們的講述吧
↓↓↓
新婚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
@馬艷 :北京南站職工
家鄉(xiāng):甘肅蘭州
過年地點:北京的“蝸居”
“云團聚”記憶:媽媽的獨家定制版燉羊肉
這個特殊的春運,很多人都選擇就地過年,我也一樣。受疫情影響,元旦前我們從簡辦了婚禮。新婚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蘭州的娘家和呼和浩特的婆家都不能回,兩邊的父母都寄來各種年貨豐富我們的“年夜飯”。
除夕夜,在北京的新家里,我們和父母隔空舉杯、視頻拜年,媽媽還教我做了她的拿手好菜——燉羊肉。看著視頻中特意打扮了自己的媽媽,我差點沒控制住自己的眼淚。只要全家人身體健康、開心順遂,在哪兒過年都是福。
人不回去,心回去了
@李建業(yè):豐臺機務段火車司機
家鄉(xiāng):安徽蚌埠
過年地點:火車司機室
“云團聚”記憶:想念媽媽的辣椒小銀魚
一年一度的春運,對于火車司機來說都是一次“考驗”,時間不固定、臨時安排出乘任務的情況會更多。
今年春節(jié)我有值乘任務,所以提前用手機給爸媽視頻拜了年。爸爸接起電話的時候,媽媽正在燒飯。想起以前回家過年,媽媽會早早地在火車站等我。到家后的第一頓飯,一定是辣椒炒小銀魚。一盤小銀魚我能吃下兩大碗米飯,想想都要流口水了。
最近爸爸的血壓一直不太穩(wěn)定,我買了電子血壓計,打算值乘回來寄給他。我跟爸爸說,雖然我人沒有回去,但心已經(jīng)和他們一起團圓了。
我在“回鄉(xiāng)”的列車上過年
@鄭佳琪 :北京客運段列車長
家鄉(xiāng):黑龍江齊齊哈爾
過年地點:京哈高鐵列車上
“云團聚”記憶:收到媽媽寄來的本命年禮物
今年春運前,京哈高鐵正式開通運營,作為土生土長的東北人,我很高興,回家的路更方便、更快捷了。
今年春節(jié)我有出乘任務,所以這個年,恰好是在開往家鄉(xiāng)的列車上過。值乘的時候,我走在車廂里,為旅客測量體溫、檢查車內(nèi)設備設施,時時聽到熟悉的鄉(xiāng)音,偶然看到白雪皚皚的鄉(xiāng)景,感覺同樣很溫暖。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收到媽媽寄來的紅秋衣、紅襪子和紅色的手表。因為除夕和初一要上班,我提前用微信給爸媽拜年。穿上媽媽寄來的“一身紅”,在哪兒過年都是暖暖的。
我和工友們一起給爸媽拜年
@胡聰:北京西電務段
家鄉(xiāng):湖北咸寧
過年地點:石南一信號工區(qū)
“云團聚”記憶:還是躲不開被“催婚”
春運期間,我要確保鐵路信號設備安全,每天按照要求巡視,保證鐵路運輸安全和旅客平安出行。由于春節(jié)需要值班,也是響應就地過年的號召,所以和同事們在北京一起過了年。
大年三十這天,工區(qū)的師傅每人做了一道拿手菜,還煮了我們自己包的餃子。吃飯前,我先給爸媽微信視頻拜個年,特別想聽聽他們的“嘮叨”。
爸爸說,在外頭過年要注意身體,出門做好防護;媽媽再三說下次視頻想見見未來的兒媳婦。想起往年過年的時候父母的“催婚”,感覺像回到家一樣。
盡管不能陪伴在彼此身邊
但一次滿懷思念的通話
一個寄托愛意的包裹
都讓我們和家人
在“云團聚”中度過了
難忘而溫馨的春節(jié)
今年春節(jié),你是怎么過的?
素材:《人民鐵道》報業(yè)有限公司北京記者站(北京局集團公司融媒體中心)
文圖:李蓉 柴娜 馮博 劉鈺鋒 方伯凡 王海霞 尚玉玲
視頻:柴娜 耿超 袁宇航 段朝輝
編輯:齊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