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一共有過幾百位皇帝,其中只有一個叱咤風云的女皇帝,她就是在唐朝執掌天下武則天。執政期間,武則天權傾一時推行過很多政策,其事跡知道現在還被人議論紛紛。事實上,北魏時期也有一個手腕不輸于武則天的傳奇女子,她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太后馮氏,曾經兩次臨朝稱制,在朝廷權傾一時,基本上說一不二,掌握實權二十余年,先后輔佐三代帝王,為北魏王朝的穩定,做出了非常巨大貢獻。
馮氏出生于公元441年,說起來也是王族血脈。馮氏的爺爺馮弘,之前是十六國時期北燕國的君主。可惜,馮氏出生的時候,先祖建立北燕已經滅亡了好幾年,中國北方基本上被太武帝拓跋燾統一。馮氏小時候,父親馮郎因為一樁案件的牽連,被太武皇帝派人誅殺。 按照當時的規矩,馮氏以罪臣子女的身份被抓進了皇宮,成為拓跋皇族的婢女。進入皇宮后,馮氏靠著姑媽馮昭儀的幫助,逐漸站穩了腳跟。
馮氏12歲的時候,被文成帝拓跋濬選為貴人,并且得到了恩寵。自此,馮氏開始跟在皇帝身邊,逐漸對國家大事有了越來越深刻的間接。文成帝拓跋濬是一個胸懷寬廣的皇帝,執政前不拘泥于民族出身,重用了很多漢族的臣子,馮氏對此非常欽佩。馮氏臨朝稱制的時候,一直在重用漢族大臣,推行漢化措施,很可能是受到了文成帝的影響。因為經常在一起的緣故,馮氏跟皇帝的感情越來越好。
公元456年,15歲的馮氏手被文成帝冊封為皇后,馮氏靠著豐富的經驗,一邊管理后宮中的大小事務,一邊跟皇帝商討政務,雖然過得比較辛苦,但卻過得比較充實。公元458年,文成帝帶兵巡視陰山的時候,有不少部落酋長帶人過來求降。馮氏為此歡呼雀躍了許久,后來還跟著文成帝一起觀看了慶典活動。馮氏深知文成帝整日為國操勞非常辛苦,所以每次見到皇帝的時候,都會想盡辦法為文成帝排解煩悶。
因此,文成帝在后宮過得非常舒服,基本上會忘記朝廷上的種種煩惱,等到打起精神后再上朝跟大臣們斗法。從這個角度來說,馮氏可以說是一個相當完美的妻子。只可惜,天公不作美。公元465年,文成帝拓跋濬駕崩于太華殿,享年25歲。突然遭遇喪父之痛的馮氏,痛苦萬分一臉哭了幾天。后來,馮氏按照北魏的慣例,帶著朝廷的文武百官跟后宮里的妃子,一起去舉辦葬禮。
期間,馮氏突然沖進火海,打算給文成帝殉葬,好在周圍的人及時把她救了出來。經過這件事后,馮氏就好像變了一個人,從一個看似優柔后妃,蛻變成了乾坤獨斷的太后。文成帝去世后,皇太子拓跋弘繼承皇位,馮氏被尊為皇太后。縱觀中國歷史,小皇帝在登基的時候,總是會因為主少國疑,引起各種各樣的問題。拓跋弘也不例外,剛坐上龍椅沒多久,太原王乙渾就發動了一場叛亂。
馮氏對此早已防備,得到大臣的密報后果斷出擊,派人直接控制了叛賊太原王乙渾,不僅平定朝廷的局勢,而且還以誅殺乙渾三族樹立了威嚴。隨后,馮氏開始臨朝稱制,很快就鎮壓了國內的動蕩。馮氏執政期間,曾頒布過一個影響中國三百年的均田制度。簡單來說,就是把無主的荒地,按人口分授給普通百姓,促進國家經濟發展,這一項規定一致持續到了隋唐時期,影響非常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