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皇宮中,除了皇帝和妃嬪之外,主要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太監,另一種人是宮女。太監和宮女在皇宮里的主要任務是服侍皇帝。那么,古代的皇帝們為何更喜歡用太監,而不是美貌的宮女?背后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從源頭來看,太監原本是一個官職名,因為擔任這個職務的人基本上都是宦官,所以太監才逐漸成了宦官的同義詞。最開始的時候,宦官是專門供奉君主的官員,擔任這個職務的人,都是正常的成年男子。
到了東漢時期,統治者或許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血統,開始用閹人作為宦官。從身份上來看,宦官從一開始只是服務皇帝的官員,其本質跟朝中的官員差不多。后來因為活動場所比較特殊,宦官成了深宮中的閹人。而宮女則是在宮中供人供役使的女子,在宮里基本上沒有什么地位。最開始的時候,在宮里擔任宮女的人,有的是女奴隸,有的是女俘虜,還有的是罪犯妻子。
因此,如果把宦官和宮女放在一起比較的話,皇帝更加親近前者。隨著時間的推移,宮女的來源出現了轉變。朝廷為了更好的服務皇帝,在擴充后宮的時候,會在全國范圍內進行選美,挑選合適的良家女入宮。在這期間,皇宮的選美特別嚴格,就像科舉考試一樣,必須滿足很多條件才有可能被選入皇宮。因為朝代的不斷更迭,宮女的數量也跟著水漲船高。西漢初期的時候,宮女的數量只有十幾個。
漢武帝執政時,宮女的數量不斷飆升,最終超過了一千名。東漢桓帝執政時,宮女數量達到了五六千人。晉武帝司馬炎上位后,宮女的數量更是突破了一萬名。那時候,晉武帝司馬炎當真是日理萬機,夜里萬姬。因為皇宮里的宮女實在太多,司馬炎一到晚上就頭疼,不知道該去寵幸那個。最終,他想了一個歪主意,那就是坐著羊車,羊停在哪個宮人的門口,晚上就住在哪個宮人屋里。
當然,司馬炎這樣的皇帝只是一個特殊例子,大部分皇帝都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瞎搞。皇帝雖然號稱是真龍天子,但是也跟普通人一樣,有自己的生老病死。大部分宮里的女人,很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辦法見皇帝幾面,只有少數幾個人可以時常受寵。因此,宮女普遍都很孤苦。因為身份低微,宮女即使是僥幸得到皇帝的寵幸,也容易引起其他妃嬪的嫉妒,然后遭到各種打壓。
皇帝也知道自己喂不飽后宮里的所有妃子,一般也不會去寵幸宮女。除非是意外來了感覺,才會偷點兒腥。在這樣的情況下,宮女的容貌很難有用武之地,只能像勞力一樣在宮里干活。單從體力來看,太監一般要強于宮女,所以他們會獲得更多的工作,有更多的表現機會。久而久之,就讓人產生了皇帝更喜歡用太監的感覺。事實上,除了體力之外,太監還有兩點要強于宮女。
第一,太監沒有例假,可以接受皇帝的命令騎馬奔馳,甚至是到戰場上充當監軍。在唐朝的時候,就有很多皇帝派遣宦官去戰場。如果皇帝派遣宮女上戰場的話,很容易因為性別的緣故擾亂軍心。第二,太監不會擾亂后宮。太監沒有能力跟妃子茍且,可以讓皇帝放心使喚。不管太監有多受寵,后宮里的妃嬪都不會妒忌,更不會跟太監爭風吃醋。反之,如果皇帝特別重視宮女的話,很容易就會讓宮里的妃子和朝中大臣胡亂猜測。萬一皇帝一時興起,搞出一個小皇子或是小皇女來,那么受重用的宮女就得讓位,換其他人為皇帝服務。總的來說,宮女確實沒有太監用著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