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讓你看不慣的人,就像路邊礙腳的石頭。
不踢它一腳,心里難得暢快;若踢它一腳,疼的卻是自己。
最糟糕的不是遇到一個看不慣的人,而是你明明討厭一個人,卻時時把他記掛在心上。
越是討厭一個人,越不能同他死磕。
畢竟,誰也沒有義務(wù)去糾正他人,完善好自己已實屬不易。
與其費神去討厭一個人,不如努力把生活過順心。
村上春樹說:“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遇見三觀不合,層次不同的人,其實是常態(tài)。有人讓你心生歡喜,就會有人令你深覺厭惡。
那些你看不慣的人,往往是避不開的,避開了這一個,還會有下一個。
若遇見一個討厭的人,就急著與他翻臉,那無異于畫地為牢,損耗自己。
最近熱播劇《親愛的自己》里,顧曉菱無意間發(fā)現(xiàn)男友蘭克同其他女子有親密舉動。
原本對男友滿懷期待的顧曉菱,瞬間覺著十分厭惡。一氣之下,她驅(qū)駛無人機(jī)砸向了蘭克的跑車。
不僅如此,決心不讓蘭克好過的顧曉菱,還當(dāng)場與男友翻臉,動手打傷了他。
然而,顧曉菱也因此把事情鬧到了警局。
結(jié)果是,她不僅要承擔(dān)被蘭克起訴的風(fēng)險,還因為無人機(jī)引起的車禍,她需要賠償蘭克和另外一位車主巨額損失。
此時,著急趕來的李思雨,雖然也對三心二意的蘭克咬牙切齒。
但她并沒有急著與蘭克翻臉,而是選擇坐下來冷靜地同他談判,這才打消了蘭克起訴顧曉菱的念頭,暫時幫顧曉菱解了圍。
對一個人心生厭惡時,會忍不住將厭惡的情緒發(fā)泄出來。但其實你的情緒傷敵三百,自損一千,強(qiáng)烈的厭惡情緒只會讓自己更難堪。
與人翻臉時,難免面露兇相,變得丑陋;與人糾纏時,不免深陷其中,束縛自己。
遇到討厭的人,一味想著使他受窘,是不明智的;在討厭的環(huán)境里,盡可能地成全自己,才是睿智。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所有爭執(zhí),到最后都是徒勞。
所謂翻臉,不過是一場沖動。
與其同討厭的人苦苦糾纏,不如放下他人的錯,解脫自己的心。
生活中的事情,但凡扯上對與錯,芝麻綠豆的小事兒,也會變成天大的事兒。
與人相處,亦是如此。
一個人的好與壞,與其看清,不如看輕。
曾國藩在長沙讀書時,與人同住一室。這位室友性格刁鉆,為人也令人討厭。
有一次,曾國藩為了方便讀書,把書桌挪到了靠近窗戶的位置。室友見了,對曾國藩十分不滿地說:你的書桌擋住了我案頭的光,叫人怎么看書。
曾國藩沒有與其計較,而是詢問室友,他的書桌放在哪里合適。
室友不以為意地指著曾國藩的床邊說:“就那兒吧?!?/p>
曾國藩為人勤勉,有晚上讀書的習(xí)慣。室友卻譏諷他,白天不念書,深夜卻來打擾人。曾國藩于是將朗讀改成了默讀。
曾國藩不愿在小事上與人起爭執(zhí),只是專注于自己的學(xué)業(yè)。不久后,順利考中了舉人。
室友又嫉妒地說,曾國藩占了屋子里的好風(fēng)水。
有人替曾國藩抱不平,試圖與室友理論。曾國藩卻一笑置之,勸人不予理會,自己也壓根沒往心里去。
心的容量是有限的,當(dāng)你滿心滿眼都存放著對別人的不滿時,自然就容不下其它的事兒了。
人生很貴,將心力浪費在討厭的人身上,何其不值。與人為難,就成了與己為難。
所謂,翻臉不如翻書,生氣不如爭氣。
在情緒上與人爭輸贏、論對錯,不是真本事;在能力上自我提升、不斷進(jìn)階,才是硬實力。
那些從不翻臉的人,不是沒脾氣,而是把人、把事看輕了。
那些真正厲害的人,反而不強(qiáng)勢,因為他們內(nèi)心自有力量。
余生珍貴,與其折損他人,不如強(qiáng)大自己。
有一個大家熟知的故事:
蘇軾與佛印論道。蘇軾對佛印說:“以大師的慧眼來看,我像什么?”
佛印說:“我看你像一尊佛?!?/p>
蘇軾看著胖胖的佛印,打趣他說:“我看你像一堆牛屎。”
正如故事里的蘇小妹所說:心中有佛,所以看人是佛;心中是屎,所以看人像屎。
若看人不順眼,可能是自己還不夠成熟。
若忍不了別人的“低級”,可能是自己還不夠“高級”。
能把別人看順眼的人,也能把自己看順眼,生活才能更順心。
唐朝大將軍郭子儀,屢建奇功,因此遭到皇帝身邊的紅人魚朝恩的嫉恨。
一次郭子儀帶兵外征,有人掘了郭家的祖墳,大家都懷疑是魚朝恩派人所為。
郭子儀回朝后,皇帝提及此事。郭子儀卻哭訴說:自己領(lǐng)兵打仗,士兵毀人墳?zāi)故浅S械氖?,可能殺戮太重,如今祖墳被毀,是上天的譴責(zé)。
又一次魚朝恩邀請郭子儀一同出游,有傳言這是一場鴻門宴。
郭子儀的部下幾百人全副武裝,準(zhǔn)備一同前往,以護(hù)其周全。郭子儀卻拒絕了,只攜了幾個仆從,輕裝簡行。
等見了魚朝恩,郭子儀十分坦蕩地向他說起外面的傳言。魚朝恩聽后頗為感動,被郭子儀的為人所折服,從此以后再不與其為敵。
郭子儀一生戎馬,多次遭皇帝忌憚,但他從不心生怨憤,以惡度人,所以生前富貴,一直活到八十五歲去世。
那些你看不慣的人背后,可能是因為你投射了個人的喜惡。
《人間食糧》里說:“關(guān)鍵是你的目光,而不是你的所見?!?/p>
當(dāng)我們站在二樓往外看的時候,能看清垃圾;當(dāng)我們站在二十二樓往外看的時候,眼里只剩下風(fēng)景。
格局大了,看事兒就小了;心胸大了,看人就順眼了。
你對周圍的人和事,越寬容,你的生活也會越順心。
美國作家米奇·阿爾博姆在《相約星期二》里說:什么是人生最困難的事情?與生活講和。
表達(dá)你的厭惡,不是難事;但把生活過好,就是本事。
看清一個人,沒必要去揭穿;討厭一個人,也用不著翻臉。
當(dāng)你專注提升自己的時候,之前十分厭惡的人,就懶得搭理。當(dāng)你不斷放大格局的時候,曾經(jīng)耿耿于懷的事,也不過如此。
生活中,遇到的人都有其緣由,不必執(zhí)著于他人的對錯、好壞。
余生很貴,請用來喜歡自己!
翻臉不如翻書,生氣不如爭氣
文 / 田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