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牛市預期越來越強,券商在這一周大放異彩,光大證券照比今年低點接近翻倍,浙商證券在各路資金看好搶籌下已經強勢三連板,各路小券商和有收購合并預期的大券商也基本收獲漲停,券商etf單周取得20%以上漲幅。
但是有這樣一只券商影子股,它的周漲幅只有7%左右,距6月份底部僅有10%漲幅,它叫中山公用,一家以公用事業,券商投資雙輪驅動的雙主業股。
那么它低估在哪里呢?
在最新的關于廣發證券2020年5月經營情況主要財務信息的公告里顯示,中山公用持有9.01%的廣發證券A股和1.032%的廣發證券H股,具體為A股6億8675萬4216股,H股1億90萬4000股,7月3日收盤價位A股16.56,H股9.31,按照現在1比0.912港幣匯率計算,中山公用現持有廣發證券股權為122億,而中山公用現在市值就是122億!
簡單說買中山公用就是買廣發證券,而其他業務都是白送的!
那中山公用其他業務都有什么呢?讓我們簡單來看看。
1,大環保業務。公司在環保領域主要有環保水務,固廢處理和環衛服務,工程建設四項業務。環保水務為廣東省中山市提供了80%的供水,處理了35%的污水。固廢處理是其名下子公司天乙能源,主要業務也在中山市,年垃圾處理發電量可達3億度,處理垃圾79萬噸。旗下環衛服務名城科技,具有垃圾處理和清潔清洗國家一級資質,在中山市垃圾處理處于老大地位。工程建設主要承接環保類業務,毛利不低,有24%。
與其他環保企業相比,中山公用旗下環保業務公用事業屬性更強,工程建設屬性弱,幾乎沒有壞賬風險,現金流極好。并且中山公用雖然和其他國企一樣求穩,但并非不思進取。19年,獲得北京通州,內蒙通遼,浙江蘭溪的污水處理運營等環保業務。我個人是比較認可公司這種求穩不冒進,對業務精挑細選的策略。
2,港口客運和市場運營。又是兩項穩賺不賠的業務。港口客運主要是對深圳和港港兩條線,年運輸120萬人次,毛利30%。旗下在中山擁有34個農貿市場和商業綜合體,總計45萬平方米,靠收租每年毛利高達50%。而且這一塊你想想資產重估要多少錢?(中山市二手房價是1.1萬一平米,店鋪更貴,所以保守估計45萬平是50億,妥妥的大地主,而現在扣掉券商是白送的,白送的,白送的)
3,投資業務。公司的投資意識很強,低位增持過廣發股權,還經常打新股。旗下參投的廣發信德產業并購基金持有0.4%的寧德時代股權(現在值12億),基金目前還有很多優質資產,比如芯片類,集成電路類,機器人類(掃地機器人),無人駕駛類,環保新能源類。現在國家鼓勵直接融資,這些企業上市變現會變得更加容易。當然話說回來,這一塊看看就行了,因為參股比例和退出時間問題,估計收益攤薄到每年,也就幾千萬把,無視它。
4,其他業務。還有一些小業務,比如旗下的中俊物業,公用小額貸款,銀達擔保。參股的中海廣東天然氣等。業務占比低,但都是賺錢的好業務。
除此之外,中山公用還有什么其他看點呢?
1,可能涉及的概念:國企改革;垃圾分類;粵港澳大灣區;土地流轉
2,十大股東:十大股東持股比例接近70%,大股東實際是中山市國資委,二股東是復星,
保險,證金,匯金齊聚。牛散袁河也赫然在列。實際流通股只有40億左右,流通盤小于任何一家券商。但似乎并沒有吸引到哪怕是一家公募私募機構看上,大V,游資也基本不鳥這只股。研報今年一份也沒有。
3,風險低:破凈股;資產負債率極低;現金流好。
4,合并收購預期:廣發證券和廣發銀行有合并可能,廣發證券和國信證券作為廣東券商有合并可能
如果看好券商,又不想追漲,那么這支滯漲的,還是破凈的券商影子股——中山公用,值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