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 青玉三牙璇璣
商 青玉璇璣形二聯環
玉璇璣為帶牙之玉璧,又名“牙壁”,始于大汶口和龍山文化
商 玉虎
商 玉虎
虎呈俯臥狀,小耳,低首張口,以象鼻鉆孔飾臉頰與口,陰線飾臣字眼。本器以靜態臥虎為具象,形體概括簡練,運用寥寥簡單陰刻線條,表達出瑞虎內在精神與整體效果。虎為百獸之君,早在新石器時代即開始被人神化。仰紹文化墓地內發現以蚌堆砌的龍、虎造型,說明虎和龍同為人們崇拜的神獸。本器以雙陰刻線加大斜刀手法裝飾,具有淺浮雕效果的紋樣,亦使虎之威猛神氣赫然而生 管狀玉勒這種玉器形制從遠古迄今,一直存在于玉的族譜中。古人有佩戴獸牙和骨管的遺俗,當文明的演進由舊石器時代跨入新石器時代,石制和玉制的器物逐漸取代了骨角,用玉制之管來代替骨,不僅美觀,且更顯尊貴 璇璣,又稱璿璣,為帶牙之玉璧,又名牙壁。牙璧是玉璧的一種變形,數量雖然不如玉璧多,但流傳時間較長,主要分布在山東和遼東半島地區,時代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延續到夏、商和西周時期。
商 青玉素環
商 青玉素環
商 玉戈
商 玉戈
商 玉戈
商 玉戈
商 玉戈
商晚期 龍紋玉弭
商晚期 龍紋玉弭局部
商晚期牛首形玉飾
商晚期牛首形玉飾
商晚期玉龍
商晚期玉龍
商晚期玉牙璋
牙璋最早出現于新石器時代山東龍山文化早期、陜西省神木縣石峁龍山文化晚期遺址,其后二里頭文化、三星堆文化和金沙遺址亦有出土。其三星堆祭祀坑出土邊璋,上刻跪式和站式人物于山頭,山腳下置歧首式牙璋,此說明牙璋用途除“起軍旅”、“治兵守”外,亦是祭山神之禮器,正如《周禮.考工記.玉人》中所述:“于大山則用大璋”,然“大璋”應是如邊璋紋飾的大型牙璋。
商或更早鸚鵡形青白玉笄
玉笄為古代女性用以裝飾發耳的一種簪子,用來插住挽起的頭發、或插住帽子。值得留意的是此玉笄上所飾的浮雕弦紋最早已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晚期
商晚期玉魚
玉魚的制作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期晚期,在古代為重要玉佩飾,是玉器常見形象之一。
商黃玉弧面渦紋璧 渦紋形狀似太陽之像,過去所謂渦紋,實為太陽與云氣的結合體
商青玉勒項鏈
商青玉勒項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