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沒有孩子的丁克家庭要比有孩子家庭的負擔小很多。其實不然,如果沒有合理的
理財規劃,人至晚年后將面臨許多問題……
現狀分析 據媒體報道,丁克家庭90%集中在城市,其家庭成員學歷多在大專以上。丁克一族觀念都比較時尚超前,對生活品質要求較高。由于沒有撫養子女的支出,丁克家庭在
消費上往往無所顧忌,忽略了步入老年后的巨大支出。
從分析上看,成為丁克的原因除主觀不想被孩子所拖累外,還有一部分是因生育問題等客觀原因,被動成為丁克一族,且這一群體日益擴大。前不久公布的《中國不孕不育現狀調研報告》稱,20年前,育齡人群中,不孕不育率僅為3%。而如今,我國育齡人群中不孕不育率攀升到12.5%至15%,這個數字意味著每八對育齡夫婦就有一對因不孕不育而被動成為丁克一族。
理財案例 市民林先生,38歲,在沈陽一家貿易公司擔任銷售工作,每月收入5000元;林太太35歲,在一家跨國企業從事財務工作,工資每月4000元。夫婦兩人均有“五險一金”,結婚至今,未生育孩子,是典型的丁克家庭。
林先生一家現有住
房兩套,一套房產閑置,另一套房產有
銀行貸款,剩余期限還有10年,每月需還2800元,由公積金賬戶資金償還。目前,林先生有銀行定期存款20萬元、活期存款10萬元、
股票市值35萬元;有一輛家用轎車。
林先生夫婦每月生活費3000元,養車等其他固定支出每年2萬元。雙方父母的生活費無需兩人承擔。
理財規劃 現金 基金定投預備養老 由于林先生夫婦收入比較穩定,用公積金賬戶資金支付房貸所需還款額,沒有房貸還款壓力。對現有的存款,建議預留3萬元作為日常生活開支以及應急資金,以銀行活期存款和變現靈活的
貨幣基金形式保留。其余資金可分別
投資債券、
黃金等。這種組合式投資既可以獲取較高投資回報,又兼顧了家庭資產的保值增值和風險規避。
林先生家庭月入9000元,每月收入還有4500元左右的結余,這部分資金可拿出3000元作基金定投,作為今后的養老金使用或再投資使用。剩余資金可以靈活存留,不僅可以充當日常生活應急資金,也可以支付每年2萬元的固定花銷。
資產 住房變現轉投商鋪 由于不打算要孩子,不用為孩子積累教育經費,省去了一筆孩子的撫養費用,所以建議林先生加大投資,盡早地為養老做準備。對于兩處房產,林先生可留下一處自住,將另一處閑置房產變賣,其所得資金與家庭部分其他投資資金合并,購買一處商鋪。目前投資商鋪的收益率可達4%~8%,高于投資住宅。穩定的商鋪租賃所得將為林先生夫婦晚年養老生活多添一項收入來源。
若商鋪投資資金不足,可以積累一段時間之后再投資。林先生夫婦都屬于工薪階層,從精力和時間方面考慮,建議投入股票的資金在10萬元以內,其余資金在商鋪投資資金積累期間投資股票型、混合型等收益率較高的基金,以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保險 增加健康和養老保障 林先生夫婦均擁有社保、公積金等,建議增加保障類的健康保險,在遭受意外傷害和疾病侵擾而產生醫療費用時,可獲得
經濟補償或保險金。可以考慮保額在15萬元左右的重大疾病保險,再附加一份保額在20萬元至100萬元的意外傷害保險。
林先生夫婦也可以抽出部分投資資金購買保險理財產品,穩定地積累養老金。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不建議林先生夫婦選擇傳統的、收益固定的養老年金產品,而建議采用比較穩妥增值的、可長期儲備養老金的萬能壽險產品。(記者孫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