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是當世最著名的投資家之一,他投資企業(yè)和普通人投資股票,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他作為大股東,不是簡單的給錢,更會深入?yún)⑴c管理層的工作,包括和管理層交流、人命相關人等等。
巴菲特的智慧,在待人接物,識人用人方面,也有極高的修為。
很多人學習巴菲特,一方面是學習他如何做投資,一方面是學習他如何待人接物,如何生活。
他所強調的一些個人品質和行為方式,如果能為我們所用,必定能幫我們少走彎路,少掉坑。
巴菲特說:考擦一個人時,你應重點考察三項特征:正直、智力、活力。
如果不具備第一項正直,后面兩項會害了你。很多人選錯戀人或合作伙伴,都與忽視“正直”有關。
巴菲特曾經說過一個思想實驗:在你的朋友,同事和親戚中,選擇一個人用自己資產去投資,你會選擇誰?
當你想清楚這個問題的答案后,你就會看清你所認識的人中誰會是成功者,誰值得你信任,并且你還會知道自己要怎樣做,才能成為人生贏家。
巴菲特認為,下面幾類人,在獲得世俗成功和幸福生活方面,有著極大的潛力。
第一類人:有耐心、有自制力
無論做項目,還是做投資,一般需要長期持續(xù)的投入和積累,才會拿到足夠明顯的正反饋。而長期持續(xù)的投入,需要耐力、自制力。
著名的蛋糕實驗早就證明了,能做到延遲滿足的人,更容易在日后取得成功,哪些從小具備耐力和自制力的人,長大后都不會過得太差。
第二類人:理性、有長遠規(guī)劃
巴菲特的搭檔芒格說過,致富不需要你有很高的智商,致富靠的主要是理性的力量,而不是智商。
富人和窮人,有成就的人和一事無成的人,有一個最大的區(qū)別,就是是否有長期目標和規(guī)劃。
能發(fā)家致富的人,滿腦子計劃,每天都在推進完善自己的計劃和目標,而窮人則大部分時間處于能過且過,走一步看一步的狀態(tài)。
第三類人:有強烈好奇心,熱愛自己工作的人
巴菲特說:我每天都是跳著踢踏舞去工作的。我非常幸運,在我七八歲的時候我找到了它。
早一點找到你的熱愛所在,你就能提前進入正軌,別人看來你每天很辛苦,但你卻樂在其中,其他人每天逼著自己干,干5小時就累了,而你樂此不彼,讀著相關的書籍,不知不覺天就亮了。
這樣的狀態(tài),其他人怎么和你競爭?
第四類人:長期閱讀的人
巴菲特:“每天讀500頁,知識就是這樣用的,搭建起來。就像復利效應一樣。你們每個人都能做到,但是我保證你們很多人都不會這么做。”
芒格說,在我認識的成功人士中,沒有一個不是堅持閱讀的人,一個都沒有。
回到巴菲特的思想實驗
實驗者寫下自己會投資的人后,巴菲特繼續(xù)要求他們寫下你之所以會投資這個人、看好這個人的原因。
大家寫下的東西,大都是和一個人品格相關的特質,正直、聰明、活力……
真正值得我們信任的人,從來不是能力強的人,而是品行好的人。
你的德行,就是你的財運,金錢向來喜歡跟著有人性光輝的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