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產前超聲檢查?
產前超聲檢查是通過超聲儀器發出的超聲波,從皮膚表面傳到母體子宮再到胎兒,根據穿透胎兒結構的聲阻抗差不同,產生聲波反射,反射回的聲波通過探頭轉換成電信號,在儀器內通過一系列的處理,最后在屏幕上形成圖像,從而使醫師能夠觀察到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以及觀察胎兒結構是否存在異常的檢查項目。
二、產前超聲檢查對胎兒有害嗎?
目前研究表明診斷性產前超聲檢查是一種無創、安全的影像學檢查技術,尚無明確的證據證明超聲檢查可導致胎兒畸形或引起胎兒生長受限。
三、孕期通常需要做幾次超聲檢查?
一般需要做3次產前超聲檢查,但有時醫師會根據孕婦及胎兒的具體情況,增加超聲檢查次數。如中孕期胎兒畸形篩查時因孕婦腹壁脂肪厚、胎位、羊水量等影響未完成該次檢查應觀察的內容時需再次復查;有些不確定的異常需動態觀察其后續改變后才能最終做出診斷;孕婦陰道流血、孕婦下腹痛、孕婦外傷史等;晚孕期醫師為了評估胎兒大小、胎方位、羊水、胎盤、臍動脈血流等,也可能需要進行超聲檢查。
四、孕期通常在什么時候做超聲檢查?
通常安排在孕早期(孕11~13+6周)、孕中期(孕20~26周)、孕晚期(孕28~36周)進行3次非常必要不容錯過的超聲檢查。
五、每次產前超聲檢查的內容相同嗎?
不相同。每次檢查的目的、孕周不同,檢查的內容不同。產前超聲檢查的種類、級別不同,檢查的內容也不相同。
六、有哪幾種產前超聲檢查?
目前,我國產前超聲檢查分為早孕期超聲檢查(早孕期普通超聲檢查、11-13+6周NT超聲檢查)、中晚孕期超聲檢查(Ⅰ級產前超聲檢查、Ⅱ級產前超聲檢查、Ⅲ級產前超聲檢查、Ⅳ級產前超聲檢查)、有限產前超聲檢查。
七、各孕期產前超聲檢查通常包括哪些內容?
孕期不同,產前超聲檢查的內容不同;產前超聲檢查種類、級別不同,檢查的內容也不同。
孕早期:主要確定妊娠囊位置、單或多胎妊娠、評估孕周、胚胎胎心搏動情況,同時觀察子宮及其雙附件情況。檢查方法包括經腹部超聲檢查和經陰道超聲檢查。
中晚孕期:不同檢查級別檢查內容不同。如:Ⅰ級產前超聲檢查:主要目的是對胎兒進行生物學測量,不篩查胎兒畸形。Ⅱ級產前超聲檢查:除了Ⅰ級產前超聲檢查內容外,還包括篩查六大類致死性胎兒畸形,包括無腦畸形、嚴重腦膨出、嚴重開放性脊柱裂、嚴重胸腹壁缺損內臟外翻、致死性軟骨發育不良、單腔心。Ⅲ級產前超聲檢查:對胎兒進行系統檢查,包括顱腦、唇、心臟、肝、胃、腎、膀胱、腹壁、脊柱和四肢(不包括手、足)。建議所有孕婦在此時期均進行一次系統胎兒超聲檢查。該項檢查通常在孕20~26周進行。Ⅳ級產前超聲檢查應主要對產前超聲篩查發現或懷疑的胎兒異常以及具有胎兒異常高危因素的孕婦進行診斷。
有限產前超聲檢查主要用于急診超聲或床旁超聲,因病情危急或孕婦難以配合檢查,只檢查臨床醫師要求了解的某一具體問題,如只了解胎兒數目或胎心率、孕婦宮頸、羊水量、胎位、盆腹腔積液或胎兒生物物理評分等。
八、產前超聲檢查沒有發現胎兒異常,孩子就沒有問題嗎?
錯。本次超聲檢查結果“未見明顯異常”不代表“一切正常”,本次超聲檢查主要檢查報告中“超聲描述”的內容,沒有描述的胎兒結構不在本次超聲檢查范圍內,如受目前技術條件所限,胎兒耳、腕骨、掌骨、指骨、距骨、跗骨、跖骨、趾骨、甲狀腺、內外生殖器等眾多的人體結構尚不能作為產前超聲檢查項目進行檢查,超聲也不能顯示胎兒染色體,亦不能檢測胎兒智力、視力、聽力、運動功能、代謝性疾病等。已經檢查的胎兒結構形態無異常,不能說明這些結構功能無異常。且胎兒的生長發育是一個逐漸成熟的過程,每一次超聲檢查結果只代表當時胎兒的生長發育水平。胎兒畸形也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在沒有發展到一定階段或程度時,超聲檢查是不能發現的。
九、產前超聲檢查發現胎兒異常該怎么辦?
產前超聲檢查發現胎兒異常,需到有產前診斷資質的醫院進一步檢查,包括進行遺傳咨詢。胎兒染色體異常高風險、有家族性遺傳病、超聲檢查懷疑胎兒畸形者,可通過侵入性產前診斷(絨毛膜穿刺術、羊膜腔穿刺術、臍靜脈穿刺術)獲取胎兒細胞進行染色體檢查、DNA分析等進行確診。如果診斷發現胎兒有致死性畸形或胎兒染色體三體或多倍體異常,預后不良。但對于輕微畸形(如唇裂、多指、某些先天性心臟病如室間隔缺損等)但不伴有染色體異常或遺傳病,出生后可通過手術治療。
十、二維、三維、四維超聲有何不同?
二維超聲是切面成像,只能看到一個斷面,超聲醫師主要通過二維超聲圖像獲取診斷信息。而三維、四維超聲能夠提供立體圖像,是二維超聲診斷的輔助診斷方法,僅用于提供輔助診斷信息;三維超聲是靜態的,四維超聲是動態的,可以讓準媽媽看到胎兒一連串的動作。但不管哪種超聲,都不可能發現所有的胎兒畸形。
十一、三維、四維超聲比二維超聲檢查更準確嗎?
三維、四維超聲可提供胎兒的立體圖像,它們判讀胎兒畸形的能力并不比二維超聲高,只是二維超聲的一種輔助檢查方法,不能替代二維超聲檢查。
十二、彩色超聲與黑白超聲有何不同?
普通黑白超聲,僅能提供二維圖像,不能提供血流信息。彩色超聲除了能提供較普通黑白超聲更優質的二維圖像外,還能觀察到動態的血流。
十三、教你看懂超聲檢查報告單
1.雙頂徑(biparietal diameter,BDP)、頭圍(head circumference,HC)、腹圍(fetalabdomen circumference,AC)、股骨長(femur length,FL):用于推算胎兒的大小和體重。
2.羊水最大深度:正常值為2~8 cm。
3.胎心率:正常值為120~160次/min。
4.胎盤:分為IV級:0級、Ⅰ級、Ⅱ級、Ⅲ級,用于評估胎盤成熟度,級數越高,胎盤越成熟,越接近足月。
5.胎位:通常超聲報告單上胎位由3位字母表示:第1個字母,代表胎先露部位在骨盆的位置,即左(left,L)或右(right,R);第2個字母,代表先露部位的骨名稱,如為頭部,即為“枕”(occipito,O);如為臀部,即為“骶”(sacrococcygeal,S);第3個字母,代表先露部位在骨盆的前(A)、后(P)或橫(T)的位置。胎位在孕中期處于變化中,孕晚期基本固定。最常見的胎位是左枕前(LOA)。
產前超聲檢查的內容和胎兒解剖結構均體現在報告單上,沒有在報告單上描述的內容或胎兒解剖結構,未進行檢查,亦不在檢查范圍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