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原文: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足少陰為腎,手少陰為心,三陰病以正虛為主,少陰為病屬于正虛;少陰和太陽互為表里,從太陽角度來說,太陽病反見少陰脈,“脈反沉”;從少陰角度來說,以發熱為反。
結合太陽與少陰病篇,此證為太陽病受邪、發熱,若陽氣積極、氣血充足,脈應浮,此為太陽病;但現在見少陰脈沉,沉主里,反映少陰陽氣不足而虛寒。證為太陽表證,脈為少陰之脈。可以理解為太陽在表風寒之邪不解,而少陰里陽已虛,為太陽少陰兩感為病。其基本病機為心腎陽虛,復感寒邪,表里同病。
麻黃附子細辛湯源自《傷寒論》,總方溫少陰之經,發太陽之汗,具有雙解之意,故可助陽解表,扶正祛邪。雖用藥僅3味卻配伍精當,功專效宏。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及空調等現代產品的應用,臨證發現大多患者屬于陽氣虧虛于內,外寒乘虛而入致病,而麻黃附子細辛湯溫振陽氣之功專,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目前內外婦兒五官科的多種病證均有報道,遠遠超出原方的適應癥。
01
# 乏力、犯困案
患者:李某
性別:女
年齡:36歲
初診:2021年7月6日
主訴:乏力,犯困一月余。
現病史:不想動想躺床上,沒精神。舌質淡胖,脈沉細。
方劑:麻黃附子細辛湯加炙甘草
劑量:3劑
方組:制附片30g 麻黃30g 細辛30g 炙甘草30g
煎服方法:1400ml冷水泡透,水開后再煎30分鐘,一天三次溫服。
醫囑:晚上六點前服用,必須飯后服。
二診:2021年7月9日
治療效果:患者自述有精神了,而且還不討厭老公了。
(仲圣師友河南李晶醫生醫案)
02
# 急性腰扭傷案
患者:郭某
性別:男
年齡:45歲
主訴:腰痛一天
現病史:昨天早上起來,搬東西不小心扭到,彎腰,轉身困難一天,大小便正常。
診斷:急性腰扭傷
處方:麻黃附子甘草湯
方組:麻黃30g 附子30g 炙甘草30g
劑量:3劑
煎服方法:冷水1400ml泡透,水開后再煮1小時,余600ml,分三次熱服。
禁忌:生冷
治療效果:2021年4月23日復診,腰痛痊愈。
(仲圣師友江西黃金華醫生醫案)
03
# 精神不振案
患者:羅某
性別:女
年齡:42歲
初診:2021年3月21日
主訴:頸椎酸脹,左肩關節疼痛,難以伸展,麻痛感二月余,雙手涼。
現病史:左肩周疼痛難忍,四肢冰冷,脈沉細,舌質淡,苔薄白,有齒痕印。
診斷:少陰病
方劑:麻黃附子細辛湯
方組:麻黃30g 炮附子30g 細辛30g
劑量:3劑
煎服方法:將藥用冷水1000ml浸泡1小時,煎至500ml,分三次飯后溫服。
禁忌:生冷、油膩、五辛、肉面、臭惡、水果、飲料、牛奶、綠豆、豆腐、豬肉。
二診:2021年3月23日
治療效果:左手能提起,手也溫了,疼痛也有所減輕,更方當歸四逆湯5劑,經詢診,病已除,患者感謝。
(仲圣師友江西李馬林醫生醫案)
04
# 小便頻數伴夜尿多案
患者:宋某
性別:女
年齡:70歲
初診:2020年3月30日
主訴:看見水龍頭流水就想小便
現病史:看見流水就想小便伴夜尿多,流清鼻涕腰疼20多年,曾多處就診無效經人介紹來我處就診。舌淡苔白滑,脈沉,細弱無力,飲食可睡眠不好,小便頻數,夜尿多,怕風怕冷,腳涼足跟痛,腰疼,經常鼻流清涕。
診斷:少陰證,腎陽虛。
處方:麻黃附子細辛湯加炙甘草
劑量:3劑
方組:麻黃30g 制附片30g 細辛30g 炙甘草30g
煎服方法:1400ml冷水泡透,煮取600ml去渣,去渣留藥汁600ml,分三次熱服。
禁忌:綠豆、豬肉、豆腐、生冷、五辛等。
二診:病人第二天過來拿藥看著病人喝下第一次,當時病人就不流鼻涕了。腰也不疼了。說好多了,囑其繼續服用。
治療效果:2020年4月3日諸證均消,要求續方4劑。鞏固療效。患者非常滿意,達到臨床治愈。
(仲圣師友河南呂付鑫醫生醫案)
05
# 咽痛難忍案
患者:潘某
性別:女
年齡:30歲
初診:2021年3月24日
方劑:麻黃附子細辛湯
方組:生麻黃30g 制附子30g 細辛30g
劑量:3劑
煎服方法:冷水1400ml泡透,微火煮取600ml,去渣,分三次一天熱服。
禁忌:辛辣生冷綠豆和酒。
二診:2021年3月27日,第三天回訪,患者說剛吃兩次就好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