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課題名稱 選好題是做好課題設計論證的重要前提和基礎,甚至可以說是關乎課題能否獲得評審者青睞的關鍵要素。課題名稱應明確研究的核心內容,可采用研究的內容、研究的群體、研究的方法3個結構組成。 題名撰寫需要注意:語言精練,避免多余詞綴,最好不要超過20個漢字,如果太長,可考慮副標題方式呈現;用專業術語陳述句式表述,不能用大白話、比喻句、疑問句;題目切忌大而空,要小題大做,而非大題小做;避免使用諸如“淺談”“淺析”“試論”之類缺乏研究自信的謙辭。
② 課題的研究背景,即選題依據 做研究需要有明確的選題依據,是課題研究的背景說明,即為什么要研究這個問題?通常選題依據從現實依據與理論依據2方面進行論述,理論依據就是后續的文獻綜述部分,現實依據則是指研究者在現實中發現的擬要解決的實際問題。課題的研究背景可以大到國家宏觀政策戰略,也可以小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觀察到的現象。 注意:撰寫研究背景時可考慮從現實的需要、存在的問題兩個方面分別進行論述,但要言簡意賅、切中時弊、直指問題,避免冗長空洞的長篇大論。
③ 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即文獻綜述 所有課題申報書的設計論證部分均需要對該主題進行文獻綜述,目的是概括總結前人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成果,在前人研究存在的爭議、不足和問題中尋找本課題的切入點。使評審者能夠判斷申報者對該課題研究領域的熟悉程度,以建立對其后續研究的信任感。文獻綜述的撰寫可以采用時間線索和主題線索。 文獻述評中的所謂“述”,是指系統梳理回顧前人相關研究,指出研究了哪些內容,有哪些一致的結論,又有哪些爭議,所謂“評”就是對前人研究成果進行評價,哪些可以借鑒?哪些存在問題和不足?今后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④ 課題的研究目的與目標 無論在課題論證還是學術報告中,研究目的清晰準確的陳述都非常重要。研究目的的表述方式通常為“本研究擬采用××方法,旨在發現(或揭示)××規律,解決(或探討)××問題”。然而研究目的這樣表述比較籠統、概括和抽象,需要將其轉化為更具操作性的研究目標,即要具體解決哪些問題。
① 缺乏對核心概念的明確界定 任何研究都會有1~2個核心概念,對核心概念進行理論界定是后續研究的基礎。有些教師在研究中往往忽視概念的重要性,經常出現重要概念沒有明確界定,或是定義缺乏權威性的問題。 由于核心概念界定缺失,導致后續研究中的測量指標、測量工具、問卷設計、分析評價等方面都會出現嚴重問題。 ② 缺乏相關的理論依據 主要表現為課題論中無論選題依據還是研究設計均缺乏理論支撐,或者根本就沒有理論,或者只是寫了理論的名稱而沒有具體內容,特別是與現實問題相關聯的理論內容。
③ 文獻準備嚴重不足 在課題設計論證中突出表現為文獻檢索不足、閱讀不夠、文獻綜述出現嚴重問題:綜而不述或述而不評,只是以往研究結論的簡單堆砌,并未呈現研究思路和主要結果;把工作現狀或實踐現狀等同于研究現狀,是工作總結而非研究綜述;引文質量不高,或占有資料不足,導致分析出現偏差。 ④ 研究思路缺乏邏輯性 研究思路混亂表現在:研究內容缺乏細化,籠統而模糊;研究的邏輯順序不清楚,缺乏層次感;沒有研究技術路線圖。 ⑤ 研究方法陳述過于簡單 許多課題論證中研究方法部分的表述過于簡單,只是說使用問卷調查法或訪談法,但并沒有詳細說明使用什么問卷,樣本如何獲取,訪談哪些人,訪談什么內容等。 研究方法的陳述需要詳細具體,切忌籠統。實驗法需要詳細說明自變量、因變量、實驗類型、實驗過程、實驗步驟、測量工具名稱、被試取樣方式、無關變量控制方法。問卷調查法需要說明問卷來源、測量工具名稱、問卷的信度和效度檢驗方式、抽樣方式、樣本容量與分布等。訪談法則說明訪談對象、訪談主要內容、訪談結果處理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