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歐洲及美國美術
18、19世紀英國美術
約翰·康斯太勃爾(康斯特布爾John Constable,1776—1837)英國風景畫家。家鄉在薩???,父親是一個鄉村磨坊主,家鄉美麗的自然景色對他一生的藝術都發生了影響。他在1799年進入皇家美術學院學習??邓固獱枏娬{直接向自然學習,追求人的精神與自然保持一致。他在仔細觀察和熱情描繪大自然的過程中發展了油畫技法,在英國畫家中,他是最完整地領會了油畫造型語言的大師之一。但他的成就并不為當時英國美術界所看重,直到1829年他才被選入皇家美術協會。
康斯太勃爾的風景畫是現實主義風景畫的典范,代表作品有《弗萊福特的磨坊/弗拉特浮德磨坊》、《德漢山谷:黎明》(1811)、《躍馬》、《干草車》、《水閘》、《英國的運河》等。
畫家對大自然的深刻感受和滿懷激情;他的樸素、清新、富有獨創精神的表現技法;嫻熟而完美的油畫技巧,都使法國畫家為之傾倒,德拉克洛瓦把他譽為現代風景畫之父。
《威文侯公園》描繪倫敦近郊莊園,康斯太勃爾根據畫面安排做了自己的處理,比如把湖面倒影拉長以避免出現水平的光帶,畫面中央構造了一條豎直的通道通向紅房子。有些畫家認為此圖缺乏統一的效果。這是有原因的:畫面的左右兩側(左邊奶牛以外、右邊小船以外)是后來加上去的。訂購者為退休的將軍,他認為原畫沒有表現出他的莊園的全貌。于是康斯太勃爾不得已把兩側加寬,為掩蓋接縫,左側畫了一頭朝向畫外的黑色母牛,右側增加了一只船。如果把左右的這兩邊掩去,整幅作品的構圖會更完美。而且,“讓一頭牛面向畫面以外是不合適的。因為觀眾也會本能地向畫外看去,而且他恐怕就再也不會回頭了”。
《威文侯公園》1816年
《弗拉特浮德磨坊/費來福磨坊》是康斯特布爾的抒情田園風景畫中最富詩意的一幅。它以絢麗的色彩和恬靜的農村景色,再現了鄉間的自然美?!陡ダ馗〉履シ弧芬划嬛兴屑毠澅幻鑼懙脴O其細微:幾間鄉村住屋呈現在一塊老叢林帶的前面,玫瑰色的房頂打破了整個景致的色調和諧;在它的前邊,流著一條清澈的溪水。幾個兒童在放牧、在把套車的馬帶到溪邊飲水。水是那樣的清淺,光影閃爍在水面上。左角一條渡船正由船工撐著篙子推進。與天空相映,使河岸上的樹叢、灌木、馬與村童等形象沐浴在光影的氛圍中。全畫的視野很寬廣,黃綠色的田地一直伸向茂林的深處。變化多端的藍色的云彩,給人一種濕度感。云層翻動著,有透明的和不透明的幾層,藍灰、銀灰和微綠的厚云把樹梢的輪廓勾勒得分外明確,彼此間的距離拉得相當渺遠。欣賞這幅充滿著大氣和陽光的風景畫,似乎能感受到溫暖的泥土氣息一陣陣地迎面撲來。
《費來福磨坊》1817
《白馬》1819年
《哈里奇,海與燈塔》一片不大的巖岸,用木架支起的燈塔,大海,一望無際的天空。面臨遼闊的大海和天空,康斯特布爾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和自己類似短暫的燈塔一樣的短暫:一個孤獨的存在面臨著茫茫無涯的大自然,一個人面臨著整個宇宙。
《哈里奇,海與燈塔》1820年
他說:“天空應該而且將成為構圖的有效部分。如果天空不是主調,不是情感的主要器官,就很難評價風景畫的高低了?!?/span>《漢浦斯戴特的荒地》畫中是一片天空占主體地位的具有廣闊視野的景色,起伏層疊的丘陵地帶,高低不平的無規則的坡地已有許久無人問津,任人踐踏,但它仍然蘊含著生命。畫家運用精細的筆觸和色彩真實地描繪了不同對象、不同質感的荒地狀貌,又以流暢起伏的曲線畫原野,令觀者心曠神怡。
《漢浦斯戴特的荒地/漢普斯特荒野》1820年
《干草車》是康斯太勃最著名的代表作。畫面描繪了一輛運干草的馬車,涉過一條淺溪,往林木深處的田野走去。沾滿露珠的樹葉,閃爍著白色的反光;木柵圍著的農舍,親切樸素。這一切是如此自然、真實,沒有一點矯揉造作。這幅畫上的云朵也描繪得很富特色,有的透明,有的不透明,它們仿佛都在流動著。云朵有藍灰色的,有銀灰色的,還有微綠色的,不同色澤的云層把云朵厚薄輕重的質感全都形象地體現了出來,令人不得不嘆服畫家極端細膩的用筆。
《干草車》1821年
2012年7月3日的倫敦佳士得經典主題拍賣上,英國經典風景畫大師康斯特布爾的杰作《船閘》拍出了3520萬美元,打破了藝術家的最高價格紀錄。
《躍馬/奔馬》1825年
《麥田》描述的是他從東貝哥特往返迪德漢的一條鄉村小道。他少年時,每天都走這條道,并越過麥田去上學。他一氣呵成地完成了這幅名畫。
《索爾茲伯里大教堂的主教的花園》陽光下的哥特式教堂 在藍天、白云下矗立著,近景高大的樹木與草地、河流在陽光下顯得色彩斑斕。這種寫實手法使景物樸實生動,又具濃郁的生活氣息,有一種清新之感。畫面上由兩棵參天大樹從左右兩邊伸向天空,交織成一個拱形門,中間屹立著哥特式教堂的尖頂建筑,銀灰色的塔尖直插云霄,消失在蔚藍色的天際,近景是一個橢圓的池塘, 散落著幾條飲水的牛,林蔭道上有人散步,整個畫面寧靜優雅。
《索爾茲伯里大教堂的主教的花園》1826年
《雷諾茲爵士紀念碑》
《洼地那邊的塞利斯伯爾利教堂》開始創作于1829年,歷時4年完成。康斯特布爾的愛妻在1828年病逝,這幅畫是為紀念亡妻而作。在前景中,那架在水洼中艱難驅行的馬車寓意著畫家在妻子離去后的孤苦人生;在水洼的上部,畫面被分為左右兩部分,左半部的大樹向后倒伏,喻示著妻子夭折的生命,樹的左側的祭壇是對妻子哀悼的象征,樹的右側的大教堂則表示對妻子的亡靈即將得救的信念;右半部是雨后天晴,云開日出,一道彩虹從大地升入天空,則表示妻子的亡靈已經得救升天。康斯特布爾用最有說服力的寫實筆法渲染氣氛,在向我們展示客觀的現實景象時表達他的深沉熱烈的情懷,這是他作為一個浪漫主義風景畫家的獨特之處。
另外本公眾號還有介紹同時期的英國風景畫家:
西方藝術史:18世紀英國美術-“英國風景畫之父”理查德·威爾遜【69】
西方藝術史:18世紀英國美術-水彩畫創始人托馬斯·吉爾丁【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