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曲沃代翼'與晉國歷史的轉折

作者:星探

說起晉國,我們或許會想起驪姬那鬼魅般的笑容,想起晉文公重耳的豪情壯志,想起趙氏孤兒悲傷的淚水——所有的這一切,都有賴于晉國歷史上一個具有轉折意義的歷史事件——'曲沃代翼'。

一.晉國的源流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說起'曲沃代翼',還得從晉國歷史的發端講起。

公元前1042年,周成王'桐葉封弟',將弟弟姬虞封在唐,故姬虞又稱唐叔虞。史書記載:

晉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與叔虞母會時,夢天謂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虞,余與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圭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成王曰:'吾與之戲耳。'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史記·晉世家》

表面上看,叔虞僅僅因為哥哥的'戲言'就得到了'方百里'的封地,似乎是得了個大便宜。但實際上,晉立國之初所謂的'方百里'仍不過彈丸之地,其形勢從地圖中可見一斑:

晉國的早期核心位置

可以看出,晉國初封地三面環山一面靠水,地理環境還算不錯。然而,周人這時能控制的地區大體上限于臨汾—運城盆地至黃河北岸一帶,太原和長治盆地分別在桀驁不馴的山戎和赤狄手里;

晉國地理位置靠近戎狄

即使是周人控制區,內部也并不太平,作為傳說中的帝堯的后裔,古唐國并不順從周人統治,三監之亂爆發,唐君即起兵響應,被周公平滅。周人陸續在控制區設立了若干諸侯國,如下圖:

晉人面臨著霍、魏等6個同姓封國和戎狄的壓力,可以說周王賜予晉君的與其說是餡餅,還不如說是鐵餅:周王一方面利用同姓諸侯,'以藩屏周',另一方面又讓他們互相牽制。看似天真無邪的'戲言'背后,是復雜而深沉的政治策略。

分封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互相牽制

王室的政治謀劃,并沒有使晉人成為一顆任人擺布的棋子。相反,他們充分地利用晉南(史稱河東)氣候相對濕潤,土壤相對肥沃的自然地理環境,積極發展農業生產,在與戎狄的競爭中鍛煉自己的心性,以'堯舜之域,夏墟之地'的集體記憶激勵自己,此即'啟以夏政,疆以戎索'。晉人逐步崛起,叔虞去世后,其子燮父繼位,改'唐'為'晉',正式確立了'晉'的名號,登上了歷史舞臺。關于燮父改國號的原因說法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包含著晉人對于政權建設的自覺意識。

運城盆地至今都十分肥沃

燮父之孫晉成侯時,晉進一步向南擴張,據有并遷都于曲沃(今山西聞喜附近),后成為晉國宗廟所在地。 此后,晉厲侯、晉靖侯、晉僖侯和晉獻侯均都于曲沃,和成侯并稱為'曲沃五侯'。根據常金倉等學者的研究,晉國此前的早期政治中心在今山西翼城一帶,位于高地,而曲沃大部為沖積平原,相對平坦開闊。到了晉獻侯之子晉穆侯在位時,又進一步將都城遷到位于澮水下游的'絳'。

二.重心的轉移

將都城遷往交通更加便利的平原地區,本是晉國歷史的必然

隨著政權的鞏固和發展,將都城遷往交通更加便利的平原地區,本是晉國歷史的必然。值得注意的是,'絳'比曲沃離今翼城的早期政治中心更近,穆侯在遷都時顯然不僅考慮了交通因素,早期政治中心的歷史和政治影響力無疑也在考慮范圍內。根據《左傳》記載,春秋后期的晉厲公被大臣殺死后,'以車一乘葬翼東門',其時晉國已遷都新田(今山西侯馬市),厲公顯然是被葬在不久前廢棄的舊都,所以有學者認為'翼'就是穆侯遷都之'絳','翼'和'絳'當為同地異名。而曲沃的政治影響力也不可能在遷都后立即消除,因此穆侯的這一舉動,實際上造成了晉國國內'曲沃'和'翼'的二元并立,出現多政治中心的局面。

政治中心的最終轉移

而這就是'曲沃代翼'的第一重含義:政治中心的最終轉移。

如果僅僅只有一重含義,'曲沃代翼'便不足以成為晉國歷史的轉折點,喜好打破世俗成規的晉穆侯,用一個看似不經意的舉動,促成了這一事件的另一重更深遠的意義的最終實現。《左傳·桓公二年》記載:

“'初,晉穆侯之夫人姜氏以條之役生太子,命之曰仇。其弟以千畝之戰生,命之曰成師。師服曰:'異哉,君之名子也!夫名以制義,義以出禮,禮以體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聽,易則生亂。嘉耦曰妃,怨耦曰仇,古之命也。今君命大子曰仇,弟曰成師,始兆亂矣,兄其替乎?''

長子出生時穆侯打了敗仗,給他起名為'仇',次子出生時穆侯打了勝仗,起名為'成師'。不同的命名,實際上反映了穆侯對二子態度的差異。顯然,長子雖為太子,卻很有可能像鄭莊公因為'寤生'而被母親厭惡一樣,被父親嫌棄,次子可能更受寵愛。正是如此,師服才能做出'始兆亂矣,兄其替乎'的政治預言,可謂一語成讖。穆侯死后,其弟殤叔篡位,太子仇出奔他國,后帶兵襲殺殤叔而成為國君,是為晉文侯。文侯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君主,當西周動亂之際,他帶兵勤王,有'夾輔王室'之功。《國語·晉語四》記載了鄭國大臣叔詹的一段話:

'晉、鄭兄弟也,吾先君武公與晉文侯戮力一心,股肱周室,夾輔平王,平王勞而德之,而賜之盟質,曰:'世相起也。'若親有天,獲三祚者,可謂大天,若用前訓,文侯之功,武公之業,可謂前訓。'

哥哥既然如此優秀,弟弟也不可能甘于平凡。《史記·晉世家》記載,文侯弟桓叔此人'好德,晉國之眾皆附焉',善于收買人心,可能也進行了一些必要的改革措施。文侯死后其子昭侯繼位,他便覺得機會來了,'晉始亂'。昭侯不得已,'故封桓叔于曲沃,靖侯之孫欒賓傅之'。然而一塊肉怎么可能喂飽一頭狼?不久大臣潘父就殺死了昭侯,欲立桓叔為君,但'不克',翼城派遂立昭侯之子晉孝侯為國君,由此展開了與曲沃派間幾十年的廝殺。

三.同宗相殘

公元前732年,曲沃桓叔去世,其子曲沃莊伯繼位,趁著赤狄部落向晉君發起進攻時一同發難,于前725年殺死了晉孝侯,但被翼城派借助荀國軍隊的力量擊退,并立孝侯的兒子姬郗為國君。莊伯不甘失敗,團結了鄭、邢二國,甚至爭取到了周桓王的支持,于前718年再度向晉君發起攻擊,迫使晉君出逃。就在莊伯即將取勝的關鍵時刻,周桓王突然反悔,派虢仲討伐曲沃,并立晉侯郗之子晉哀侯為國君。由于兒子已經登基,晉侯郗不便復辟,于是避居在鄂邑(今山西寧鄉縣南),史稱晉鄂侯。前716年,曲沃莊伯憂憤而死,其子曲沃武公繼位。武公繼位之初,由于失去王室的支持,原先的盟國如荀、董、鄭、邢等都背叛了曲沃,晉哀侯趁機向曲沃發起進攻,取得了一些勝利。形勢一度對曲沃派十分不利,被迫與翼城方面講和,但未成功。武公一面隱忍,一面積極發展勢力,終于在公元前710年的徑庭(今山西曲沃縣東北)之戰中大敗并捕殺了晉哀侯。翼城方面又立哀侯子為君,稱為小子侯。這位年輕的君主顯然不是爺爺輩的武公的對手,于四年后被武公設計誘殺。周桓王再次派虢仲討伐曲沃,武公敗走,放棄了君主的位置,虢仲奉命立哀侯弟晉侯緡為國君。

此時的武公變得更加狡猾和謹慎,他暫時停止了對翼城的進攻,轉而采取自強的方針,消滅了周邊的幾個小國。周桓王死后,武公于前678年一舉消滅晉侯緡,并將所得的'珍器重寶'盡數賄賂于新繼位的周僖王,這才取得了周天子的認可,成為晉國唯一的統治者。'曲沃代翼'前后的世系表如下圖:

總結

從表中不難看出,'曲沃代翼'的第二重也是其實質意義在于晉國小宗取代了大宗而成為了新的晉君,這一過程發軔于西周后期的晉穆侯時期,結束于春秋初年的晉武公時期,是宗法制度逐漸瓦解的產物,這正是春秋戰國的重要時代主題。晉穆侯打破世俗并不僅僅是個人喜好,也是宗法制度破壞的歷史縮影。而宗法制度的瓦解在'曲沃代翼'后并未終結,其后遺癥也一再發作。世系表中晉惠公和文公兩兄弟的交鋒便是其中的重要而精彩的環節,留待下回分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晉昭公: 曲沃恒叔會不會“謀朝篡位”, 這種信號何時奏響?
《史記晉世家》解讀第1期——晉國始封君 曲沃代翼等
春秋霸主晉國的君位之爭,同室操戈爭斗六十七年,殺死五位國君
晉國史話五:師服的預言果然成真,曲沃與本家的第一次交鋒
一口氣看完春秋五霸之晉國658年歷史
曲沃代翼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镶黄旗| 田林县| 琼中| 滦南县| 清新县| 广西| 娄底市| 双鸭山市| 丰镇市| 台江县| 高唐县| 长阳| 宁蒗| 南开区| 厦门市| 桑日县| 巴林右旗| 枞阳县| 荣昌县| 维西| 台北市| 岳西县| 法库县| 荆门市| 宣威市| 道真| 中西区| 杭锦后旗| 金坛市| 汶上县| 阳春市| 元阳县| 肥城市| 花莲市| 芷江| 临清市| 新昌县| 枣庄市| 奉新县| 桂东县| 麻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