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還是很低,但玉米價卻沒有下滑的苗頭。
如果我們還在養豬,那儲存玉米,是為我們以后做準備;因為我們現在許多養豬人,最大的原料還是玉米;沒有了玉米,我們拿什么配料呢?關于玉米為什么漲價,我的分析有三點。
第一,2020年,我國糧食產量增長有限。
第二,2021年,豬真得多了;據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介紹,一季度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4318萬頭,恢復到2017年末的96.6%;生豬存欄4.16億頭,恢復到2017年的的94.2%;(來源于農牧前沿)這么多的豬都要吃料,豬數量增加,飼料用量也必須增加。
第三,世界范圍的新冠疫情,進口渠道減少,進口數量降低。
但是,我國養豬已經習慣了大豆玉米飼料,其它原料的用量很少;甚至可以說,許多飼料配方師,離開玉米大豆,都不會設計配方了。
而對于我們基層養豬人,既把握不了養豬數量,更控制不了糧食產量,更斗不過糧食和飼料商人;我們只能做好自己能做的工作,
距離新玉米上市,還有五個月時間;如果不及早準備,到那時真可能無糧可用。
儲存玉米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防止新玉米帶來的各種問題;如新玉米發霉問題,新玉米水分過大問題,新玉米抗性淀粉消化率低的問題等。
如果不儲存玉米,又買不到優質玉米,那可能的后果有以下幾個。
首先是只能高價購買全價料公司的全價飼料,定價權掌握在人家手里,多少錢也必須得買,除非把豬賣掉。
其次,只能使用劣質玉米或者沒有徹底成熟的新玉米;單純的新玉米,抗性淀粉會使飼料利用率大大降低;如是利用率降低10%,那就相當于養豬成本增加了10%,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數據。
更嚴重的,如果無奈使用了發霉玉米,那危害會是致命的;我曾見過豬場使用發霉玉米后,懷孕母豬成批流產,育肥豬大面積死亡,而生長減慢那算是輕的了;前面所說的是發霉玉米的直接危害,而間接危害可能更嚴重;因為霉菌毒素造成的豬免疫力降低,會引發各種各樣的疾病;豬場一旦感染疾病,那將永無寧日。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別人的事我們可以不關注,但我們養豬人自己的事,不能等待。
早一天動手,就多一分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