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見到有文章介紹,隔夜菜不能吃,吃了會要命,原因是蔬菜中的硝酸鹽在細菌的作用下會還原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與食物中的蛋白質、氨基酸、胺類形成亞硝胺,亞硝胺是致癌物質。于是,就有了吃隔夜菜要命的說法。而現實中,我們很少見到因吃隔夜菜斃命的現象,很顯然,吃隔夜菜能要命的說法言過其實了。如今既然有這樣的說法,就應該搞清楚硝酸鹽、亞硝酸鹽、亞硝胺都是什么物質,是如何產生的,對人體健康有什么危害,如何預防等。
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在食物中普遍存在,即使在我們飲用的水中也存在。為什么我們的食物中會有這些物質呢?它們又是怎樣產生的呢?食物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直接來源是食品添加劑,主要來源是含氮化肥的大量使用。
先說食品添加劑,我們見到肉類制品那誘人的顏色就是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作用,亞硝酸鹽可與肉類中的血紅蛋白反應,形成一種可以增進食欲的桃紅色,并可增加肉類的風味。除了是肉類食品的發色劑外,它們還充當了防腐劑的角色,主要用于臘腸、香腸、火腿、午餐肉等食品中。我國規定肉制品和肉質罐頭的硝酸鹽使用量不得超過500mg/kg,亞硝酸鹽的添加量不得超過150mg/kg,允許含量不得超過50mg/kg。
再說含氮化肥,近幾十年,氮肥使用量不斷增加,導致土壤中硝酸鹽含量增加,硝酸鹽由土壤中滲透到地下水,從而使動、植物體內的硝酸鹽含量也不斷增加,形成了一種不斷惡化的環境污染。如一些花椰菜、胡蘿卜、芹菜、菠菜、卷心菜等硝酸鹽含量達到1000~3000mg/kg,一般成年人每天攝入量約100mg硝酸鹽,WHO/FAD制定的ADI允許值為0.13mg/(kg體重·d)。亞硝酸鹽在多數食物中的含量不多,主要存在于腌制食品,特別是腌制的蔬菜亞硝酸鹽含量較高,超過我國規定的臘肉制品亞硝酸鹽含量標準的一倍多,其次是香腸制品,亞硝酸鹽的含量也較高。但人體內硝酸鹽主要是通過蔬菜攝入的,約占總量的70%~90%。通常每日攝入范圍在40~80mg/d。
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有什么危害嗎?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是安全的,但超量后就會對身體產生傷害,特別是對孕婦和嬰兒的傷害較嚴重。孕婦大量攝入硝酸鹽后會引起嬰兒先天畸形,主要是中樞神經瘤;嬰兒過量攝入硝酸鹽后,硝酸鹽會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高鐵血紅蛋白含量上升,高鐵血紅蛋白不能與氧結合,血液攜氧能力下降,導致人體缺氧,嚴重時可導致死亡。近些年,有人提出硝酸鹽可能影響甲狀腺功能。另外。說法較多的是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可致癌。
硝酸鹽在人體內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可以還原成亞硝酸鹽,如人體口腔、腸道內的細菌都可以使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在適宜的條件下,亞硝酸鹽可與肉中的氨基酸發生反應,也可在人體的胃腸道內與蛋白質的消化產物仲胺和季胺反應,可生成N-亞硝胺和亞硝酰胺等致癌物。人體內合成亞硝胺的主要場所是胃,主要是酸性環境適宜亞硝胺類物質的合成。自然界中亞硝酸鹽和仲胺并不具備致癌作用,只有在酸性環境下才可生成亞硝胺類化合物。不僅是仲胺有此作用,所有含氮結構的化合物都可進行這一反應,如酰胺類、部分氨基酸、肽類、肌酸、肌酐等。
上面我們討論了硝酸鹽、亞硝酸鹽,亞硝胺的主要性質,從中可以看出,真正的致癌作用是在人體內進行的,主要是亞硝酸鹽在胃中可以合成亞硝胺,亞硝胺可以在一些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自由甲基,它可使細胞的核酸、蛋白質烷基化,致使RNA和DNA發生變化,改變細胞的遺傳特性,致使癌癥發生。
下面,我們再回到原來的話題,隔夜菜要命嗎?第一,隔夜菜不會產生致癌物質,因為致癌物質亞硝胺的產生需要含有亞硝酸鹽,需要在酸性環境下、含-N-結構的化合物以及溫度等條件。一盤剩菜不具備生成致癌物的條件,但炒熟后蔬菜放置太久,因微生物的作用也不要吃了,以免吃壞了肚子。第二,隔夜菜中可能有細菌,可能參與硝酸鹽的還原反應,生成一些亞硝酸鹽,但其生成量是非常有限的。第三,亞硝酸鹽本是食品添加劑,肉類制品中普遍存在,起到上色、增香、防腐的作用。同時,這些添加劑也可以在體內參與合成致癌物。總之,隔夜菜、肉類制品均含有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本不致癌,但進入體內可以衍生致癌物,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如何預防呢?
其一,要防止食物霉變和微生物污染,這是減少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非常重要的措施,故隔夜菜不是關鍵,采取措施防止微生物污染才是關鍵。比如剩菜可以加熱滅菌后在儲存。
其二,減少加工肉食品的攝入量。
其三,維生素C可阻斷胃內亞硝胺的生成。此外,維生素E也有相同的作用,一些水果中的未知成分也有抑制亞硝基化反應的作用,即多吃水果也有阻斷亞硝胺生成的作用。
其四,大豆制品能降低亞硝酸鹽的含量和抑制N-亞硝胺的合成,但其機理目前賞不清楚。其抑制能力順序為:豆漿粉>豆瓣醬>豆腐。
其五,茶葉的抑制作用也比較明顯,這種作用是綜合的,如茶葉可以激發相關酶類的活性清除自由基,抑制致癌物活化,或促進致癌物降解、排泄,阻斷脂質過氧化反應,抑制過氧化損傷等。有人不主張飯后喝茶,認為損失營養素對健康不利。如果從抑制肉類蛋白質與亞硝酸鹽反應生成亞硝胺的角度講,飯后喝茶大有好處。
其六,大蒜可抑制胃內硝酸鹽還原菌,使胃內亞硝酸鹽的水平明顯降低,對生成亞硝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文中相關數據取自于劉寧、沈明浩主編的《食品毒理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