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株洲中偉集團董事長游偉因檢查出心肌缺血被要求住院,本人簽字拒絕住院,5天后猝死。
4月12日,健康時報記者從中偉集團多名工作人員處獲悉,董事長游偉去世的消息屬實。“實在不愿相信,愿天堂沒有病痛。”中偉集團一名工作人員表示。
據游偉4月6日發布的朋友圈顯示,4月6日凌晨,游偉就醫時被查出心肌缺血,其中一張圖片為醫院的檢查報告單,報告單顯示“竇性心律、T波異常(可能是前側壁心肌缺血)”“異常心電圖”。
醫生警告稱,不住院隨時可能猝死,但游偉簽字拒絕住院。
游偉當時在朋友圈寫道:“錢還沒花錢,事還沒做完,女兒還小,老婆還年輕,老天爺不收的。”
然而,就在拒絕住院5天后,游偉突然猝死離世。
“深夜就診,說明患者可能已經出現了胸痛等明顯癥狀,這本來就是一個高危提醒。”北京胸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張健告訴健康時報記者,但可惜的是,這位患者沒有聽取醫生的建議,拒絕住院,導致了一場本可以挽回的悲劇。
張健主任指出,大多數患者都是出現了癥狀才去醫院就診,如果檢查報告也指向了心肌缺血,在“有癥狀、有證據”的情況下,就說明已經出現了大面積心肌缺血了,缺血面積可在10%以上,需要立即住院治療。
記住!這些都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北京胸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張健指出,“心肌缺血的典型癥狀是胸痛等胸部不適,少數情況也表現為頭疼、視力減退、睜眼障礙、牙痛、背痛、腹痛、腿疼、腳疼等。如果患者出現了癥狀,心肌缺血面積達到10%以上,并且反復發生不加以控制,患者很容易發生猝死。”
如果出現心絞痛,說明心血管開始堵上了,導致心肌缺血。如果不搭理繼續進展,那就會發展為心梗。張健主任2019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了讓普通人根本意想不到的信號。②
1、雙耳突聾
患者為中年男性,平時身體還不錯,就是比較勞累,應酬也多。有一天突然發現雙耳聽不見了。迅速到醫院的耳鼻喉科檢查,先給右耳做了手術,但是術后右耳完全失聰,左耳不敢再做,殘存著一點聽力。之后單位里體檢查出心臟冠脈堵塞。經過治療后,血運恢復,左耳聽力恢復了。
很明顯,患者的雙耳突聾跟心血管堵塞有直接關系。有很多心絞痛患者都會出現聽力下降,有的雙耳嗡嗡響,在解決心血管堵塞后馬上癥狀消失。所以,聽力突然下降,是心絞痛的一個早期癥狀。
2、臍周疼痛
患者在冬季早期晨練,回來之后就開始肚子疼,開始以為是鬧肚子,但疼痛越來越強烈,而且疼的地方很怪,是在肚臍周圍。打120到了附近醫院的急診,心電圖顯示急性下壁心梗,做冠脈造影結果右冠100%閉塞!
做完血栓抽吸之后,在手術臺上,患者的臍周疼痛就馬上消失了。心肌供血的恢復和腹痛的消失,在時間上完全同步,也就說明,患者的心絞痛是以臍周疼痛為表現的。臍周疼痛,對于心梗的高危人群,要高度懷疑是心梗前兆。
3、腳底疼痛
一位患者在急性心梗發作前走路總是感覺腳底就像踩了釘子一樣,扎得生疼,走不到兩根電線桿的距離。在北京胸科醫院做完支架手術后,走路疼痛馬上就消失。也有患者表示,以前走路就像走在蒺藜上,走一步挪一步,疼得滿頭冒汗,做完支架手術就沒事了。
腳底針刺一樣的疼痛也是心絞痛的一個表現。這種癥狀雖然不多見,但是千人千面,心臟報警的途徑也是千變萬化。
4、眼睛睜不開
有一位8年睜不開眼睛的患者,四處求醫也找不到病因,后來突發腦梗住院治療,身體恢復后眼睛還是睜不開。隨后到眼科診斷為倒睫,把眼睫毛拔除之后,眼睛還是睜不開。后來在心臟中心檢查評估發現是心衰,在造影檢查中發現心臟上的重要血管前降支堵了99%。血管開通術后一小時,患者的眼睛睜開了。
雖然無法考證心臟缺血和眼睛之間的關系,對于患者來說,眼睛突然看不清了,甚至睜不開了,就要關注心臟。
5、左腿酸麻脹疼
還有一類患者發生心絞痛時與風濕類似,心梗發作前,左腿一直酸麻脹疼,針灸拔罐都沒什么用,有時候疼起來自己用拳頭砸腿都沒有用,在體檢中才意外發現是心血管堵塞,做完開通術腿就不麻了。在社區義診時,也發現有類似的患者,左腿腿疼酸脹,最終心梗發展沒能搶救過來。所以高危人群左腿酸麻脹痛,要高度懷疑心血管問題。
6、左上肢無力
不僅是左腿酸麻疼痛,有一些患者還會表現為左側肩膀和左上肢酸麻脹疼,骨科檢查也沒有發現骨關節炎、肩周炎、頸椎病等疾病,活動按摩沒有任何效果。有的患者做冠脈造影,卻發現了狹窄。在自己的門診中確診是心肌缺血的表現,經過支架術,血運重建,左上肢的癥狀馬上消失了。
7、胸口被膠帶纏繞
有一位患者癥狀描述很奇怪,總覺得胸口像是纏了一圈透明膠帶,有說不上來的束縛感或憋悶感,但肺部檢查一直是正常。來就診時,懷疑是心絞痛或者心肌缺血,讓患者含幾粒硝酸甘油進行試驗,果然有效,最終檢查出來是心血管堵塞導致的心絞痛,進行針對治療后奇怪的癥狀就消失了。
硝酸甘油試驗在臨床常用到,如果患者服藥后癥狀明顯緩解,說明存在心肌缺血問題,或者患者的癥狀與心肌缺血有關,因為硝酸甘油可以擴張血管,改善心肌供血。需要注意,血壓低的人千萬不能用此法。
醫生提醒:懷疑心臟問題,盡快就醫
心臟出現“自救”信號就是身體在報警,要及時進行心臟方面的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合理干預治療。
北京胸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張健強調,突發胸部不適要先看心臟醫生。
發生心肌缺血后,通過早期診療是能將正在形成的心肌梗死、不穩定的斑塊和血栓控制住的,阻斷正在形成的病變,終止正在發生的缺血,醫生要求住院的目的正是如此。
“心肌缺血發生后,下一步就是惡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顫,室速室顫發生后,就相當于心臟停跳了,如果患者住院治療,醫生可以第一時間進行心肺復蘇,患者有95%~99%的概率可以生存下來。而這一切如果在家中發生,患者往往錯失救治的最佳時機。”張健主任介紹,如果心臟發生驟停,在腦部不受損傷的情況下,黃金救治時間只有4分鐘時間。因此一旦在家中發生,即使第一時間叫救護車也是來不及的。
此外,患者在生活中應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飲食上應低脂肪高纖維,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定時排便,切記不可過度用力排便,以免誘發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
戒煙戒酒,不能過度勞累,控制好情緒,不要過于激動,大喜大悲。
日常注意控制血脂、血壓,遵醫囑定時復診,如突然感覺不適,癥狀加重或再次出現胸痛、胸悶、心悸等,要及時就診。
更多心腦血管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