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者:凱特&小璇
原創:中國nlp學院
(nlpcn1997)
01
你是否具備值錢的解決問題能力?
有人說,21世界最值錢的能力,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但有時候,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我們會很無奈,因為自己明明夠努力了,卻還是看不到絲毫改變,內心就像陷入了一個迷宮,迷茫而焦慮。
其實,只要方向不對,無論怎么努力都無濟于事。
人們在現實中,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老公不顧家,孩子不聽話,工作不好做,社會太復雜。
然而解決的方法,總是抱怨加指責,
卻還哭訴自己溝通過,教育過,努力過,卻從來沒有效果……
其實,沒有效果并非沒有付諸行動,而是努力錯了方向,沒有解決問題的本質。
那我們該怎樣才能對癥下藥,直接找準問題的本質呢?
02
普通人和厲害的人,差距在哪里?
像上面這樣的故事,其實經常發生在我們的身邊。
是否你也遇到同樣的困惑:
無論遇事時,如何保持冷靜想解決方法。
最終還是,迷霧重重,顧此失彼。
沒能想到最佳答案。
為什么?
知名心理學家黃啟團先生,曾一語點破其中原因:
那是因為你只看到了“表面問題”,而沒有找到“本質問題”。
什么是“表面問題”?
和“本質問題”有什么區別?
為什么?
相信看到這里,聰明的朋友已經看出了關鍵——
原因在于,
學徒看到的是“表面問題”,沒有解決商人提出的“本質問題”。
有了問題,做“解答”,只是“應試思維”。
發現問題本質的能力,才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你可能會問:
那我們如何分辨“表面問題”和“本質問題”?
像上面的例子:
當遇到問題的時候,兩位學徒第一反應,是直接去想解決方案。
思考維度停留在,對“問題”的基本感知。
而看到“本質”問題的人,他們會對問題進行了分析,再想解決方案。
思考維度上升到,對問題的深化理解。
所以說,一個人的思考維度,
決定著TA對問題的理解和對問題的解決。
這是普通人和厲害的人,最明顯的差別。
03
“由上往下”找問題,很多問題將不是問題
那么厲害的人,是如何深化分析問題并解決的?
為大家分享一個不錯的心理工具——理解層次。
'理解層次'是美國NLP大師羅伯特.迪爾茨發展出來的一個心理模型,他把人的思維分為環境、行為、能力、BVR、身份和精神(靈性)六個層次(如下圖):
羅伯特研究發現,人在思考時,每一層次都會與其下面的層次相互影響,在高層次發生的改變會向下輻射,在低層次上發生相應的改變。
也就是:
如果問題,想要得到更有效的解決。
那就需要,從最高層次去看待和解決問題。
我們用一個例子,為大家分析——
那么,理解層次不同的人,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我們從最低層次為大家說起——
1、外部解決法
層次:環境
思考模式:都是“你”的錯?(抱怨派)
環境,指的是,外界的條件。
站在這個層次思考問題的人,他們總是會把問題歸咎到“都是環境不好”。
工作不順心是領導不好,沒有晉升是因為同事勾心斗角,
找不到工作是因為社會大環境影響,人生無望是因為自己拼不起爹。
按照上文的故事,思考模式就會變成:
“都怪現在的電商,把線下門店給逼瘋了”
“可能是這家店鋪風水不好,客人才來得少”
總之,一切都是外部的原因,是自己命不好。
站在這個層級解決問題的人,會想改變環境,換伴侶、換工作、甚至換國家,但是問題依然存在,因為環境很難被改變,于是陷入負向循環,更要去改變,結果發現自己更沒能力改變,于是更絕望。
2、行動型解決法
理解層次:行為
思考模式:我還不夠努力(行動派)
行為,主要是指你自己的行為。
這一層的人比“環境”層的人成熟一點點,他們會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不再把一切都歸咎于外部。
為什么別人能夠升職加薪,因為他比我努力。
別人為什么可以買車買房,因為他們很努力。
按照上文的故事,思考模式就會變成:
“都是因為我不夠努力,才沒把店經營好的”
“都是因為我不夠用心,才看不透客戶的喜好”
他們會認為,只要我足夠付出,也足夠努力,我就可以取得成功。
只是,這樣真的就能解決問題嗎?光靠提高能力如果就能解決問題的話,很多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一個貧困的人,無論他再怎么努力,再起早貪黑,他也未必可以成為富豪。
3、戰術型解決法
理解層次:能力
思考模式:面對問題,我總有方法(提升派)
能力層次的人,會多一份思考。
他們不會怪罪環境,也不會責備自己,而是開始尋找方法。
如果工作太忙,我就去學習更高效的工方法;
如果想財富自由,我就去學習理財知識。
按照上文的故事,思考模式就會變成:
“店鋪經營不好,那就去請教做生意很棒的人”
“不懂得客戶的喜好,那就去上服裝經營的課”
其實能夠站在這個層級思考問題的人,大部分的技術性問題已經難不倒你了,你永遠可以找到方法,并為之付出努力。
但是!即便是這樣也未必能夠解決問題,這一層級依然是在解決問題,而非看到問題的本質。很有可能一路解決下去,會有更多的問題向你涌來。
4、戰略型解決法
層次:信念(價值觀、人生觀)
思考模式:為什么要做?做這個事情的大方向對嗎?
信念,這樣的力量可以讓你不畏懼任何艱險,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達成目標。
而這樣全面的思考模式,
會讓一個人在分析問題的時候,
不會停留在“事件”本身,而是上升到整個大環境和自身的整體資源。
按照上文的故事,思考模式就會變成:從表面原因,深入到本質原因。
表面原因:
網上便宜,人流量減少,員工士氣低落
本質原因:
1、互聯網興起,網上購物成為趨勢
2、如何為商品增加亮點,優化服務,抵御電商的沖擊
3、服裝還是有很大的市場空間,什么樣的產品才是用戶喜歡的
可能有的人,覺得“信念”很虛,沒有方法論具體。
但是,這樣的長遠目光,反而能讓一個人走得更遠。
當然,光有信念還不夠,還有的人可以站在更高的層次解決問題。
5、“我是誰”型解決法
層次:身份
思考模式:因為我是誰,所以我可以XXX
身份,其實就是思考'我是誰'的問題。
你可能有很多角色,父親、兒子、丈夫、老板等等,但是身份只有一個。
它是你自己的主動選擇,由你的心發出,而你一生的效果由這個身份而決定。
只有當你知道自己是誰,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的時候,這個身份,可以讓你排除一切影響,去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未來。
按照上文的故事,思考模式就會變成:
如果,要做線下門店老板,該如何提升產品價值。
如果,要轉型做電商老板,要去哪里學習電商知識。
能站在這個層級解決問題的人,都是一流的人才。
6、領袖型解決法
理解層次:精神
思考模式:人活著就是為了影響世界
'精神'這個層次是我與世界上其他人、其他事物的關系。當一個人在思考生命的意義時,或者一家企業在思考公司使命及對社會的貢獻時,便涉及'靈性'的層次。
那些偉大的企業家、政治家、圣人們,他們終其一生為人類奉獻,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就是被靈性層面的力量所驅動。
這類人會思考“世界會因為我的存在而變得有何不同”,
一個精神被喚醒的人,一生都在做著利他的事業,自然會獲得大眾的支持,在社會上必然身居要職,在企業也一定會身居高位,因為他會獲得團隊成員的擁戴和支持。
總結
依照這六層次,如果李先生只想換個裝修,或者換個地方開店,就是停留在“環境”層次解決問題,注定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如果李先生能看到問題的根源是網上購物成為潮流,是從信念的層次來思考問題,從“身份”層次解決問題,(如果,我要做線下門店老板,該如何提升產品價值。如果,我要轉型做電商老板,要去哪里學習電商知識。)
看到這里,你也明白了,那些解決問題厲害的人,并不是智商或者情商有多高,而是他們不會只思考'我該怎么做這件事'?
卻會思考:
'我為什么要做這件事'(信念)?
'如果我是老板,我會怎么做'(身份)?
'怎樣做才能對他人和社會有利'(靈性)?
04
你是否也想擁有更高層級的思考?
那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讓自己學會從更高的層級思考?
當你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妨按照這幾個層次,對事件進行分析。
低層次的問題,要往更高層級去思考。
當然最重要的是,
首先要問問自己究竟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然后試著從你想成為的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身份層次)。
《教父》中有這樣一句話:
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如果你也想,
學會更高層級的思考,不讓自己一直困于被動的人生?
擁有精準快速高效的分析問題能力,輕松應對人生難題?
……
知名作家吳曉波、哲學家周國平力薦
22年心理疏導經驗總結,易學易用
70+問題場景,深入剖析化解難題
覺察22種心理模式,掌握實用自助技能
作者:凱特,重度心理學愛好者。主張“我們在黑暗中掘地洞之余,亦不要忘了努力化眼淚為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