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香園小景
昔日寒蟬今長鳴,人文灣區翰墨情。2020年1月8日上午,“紀念趙少昂先生誕辰一百一十五周年詩書畫展”在被譽為嶺南畫派“搖籃”的十香園紀念館開幕。趙少昂先生的后人、學生及來自嶺南港澳臺的百余位藝術家及領導嘉賓參加了開幕式。
趙少昂之子、廣州市榮譽市民趙之泰致辭
本次展覽由廣州市海珠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主辦,海珠區文物博物管理中心、十香園紀念館承辦,廣州高劍父紀念館協辦,共展出來自趙少昂后人家藏趙少昂詩書畫精品118件,全面而有序地反映了趙少昂詩書畫三絕的藝術風格與藝術歷程。
嶺南畫派重要代表畫家之一司徒奇之子、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著名畫家司徒乃鐘致辭
趙少昂是嶺南畫派二代藝術家中具有領袖意義的畫家,而本次展覽在嶺南畫派搖籃十香園舉辦,自然就更有了獨特的意義。據參與展覽策劃的年逾八旬現居香港的趙少昂之子趙之泰先生介紹說,“我父親趙少昂是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高奇峰的弟子,是嶺南畫派的最主要傳承畫家之一,但他的才華與成就遠遠不限于繪畫,還在書法、詩文等,堪稱詩書畫三絕。而他自己卻謙恭地自比寒蟬,在藝術之路上,默默耕耘數十載。隨著粵港澳灣區的不斷融合和發展,我們回來內陸工作和生活都顯得更方便,這里有更廣闊的空間以及受眾;其次,趙少昂是‘廣州榮譽市民’,他生于斯長于斯,常懷故土,他的作品在廣州展出既是他生前的愿望,也是廣泛傳播老一代藝術家藝術與時代、與家國同在的精神。”
部分展品欣賞
而海珠區文物博物管理中心主任羅湘君則從另一角度介紹說,“十香園是嶺南畫派的搖籃,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陳樹人等曾經在此受居廉啟蒙教育,嶺南畫派歷代畫家都有著濃厚的故園情,這種情愫從‘嶺南三家’(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一直延續到‘嶺南四杰’(關山月、黎雄才、趙少昂、楊善深)等”,代代傳承。特別是久居海外的嶺南畫人將回到十香園舉辦展覽視作為尋根問祖,追思先賢的“朝圣之旅”。長居廣州海珠區的趙少昂女兒趙漢屏女士又說,居巢、居廉先師開近代嶺南花鳥畫的先河,他們注重寫生,以形寫神,色墨并重,趙少昂對此一脈貫之,并加以融匯和創新,形成了獨特的“趙氏花鳥”,在十香園展覽既是后人對先師的緬懷及尊崇,又是跨時代的藝術唱和與爭鳴。本次展覽不僅對大灣區藝術家的藝術交流有著積極的意義,同時對加強國人的文化歸宗意識有著積極意義。
部分展品欣賞
在開幕式上,趙少昂兒子趙之榦、趙之泰無償向十香園紀念館捐贈趙少昂作品《蟬鳴》。據了解趙少昂對蟬情有獨鐘,畫壇素有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趙少昂的蟬,并稱“三絕”。對此,趙少昂先生曾解釋:“蟬是最好的,它只是靠飲露養大,其它東西也不用吃,因為露水是最清潔的,撇開所有的東西,都是為了清潔,所以我借蟬作比托”。
部分展品欣賞
趙少昂,廣州海珠區人(原屬番禺),1905年生于廣州, 1998年逝世于香港。少喪父,家貧,以做工謀生。 業余自學繪畫。擅花鳥、蟲魚和走獸。十六歲師從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的高奇峰學畫,后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逐漸成為嶺南畫派第二代的代表者。徐悲鴻大師曾稱趙少昂為“中國現代第一人,當世罕出其右者”,并詩贊“畫派南天有繼人,趙君花鳥實傳神”。足見趙少昂花鳥藝術的成就。趙少昂花鳥草蟲作品可謂以形寫神的典范。他善于捕捉各種動物最迷人的姿態,將紛繁復雜的自然萬象,以精練的筆墨表現出來。趙少昂在其一生漫長的藝術實踐中,創作了數以千計的花鳥作品,早期畫風注重于寫生的真實感,勾線、著色甚為灑脫工致,晚年則“老而愈妙”,由博返約,強調神韻而能于奔放、粗狂之中見其精細之處。
部分展品欣賞
本次展覽淋漓盡致地呈現了趙少昂“以小見大”的風格特征,小花鳥,大格局,大氣度。展品多數為斗方小品,小品是趙少昂長期以來表現其筆下花鳥的重要媒介。“稱心之作,在一筆或數筆之中,不獨表達其型、其神、更能表達其質”這是趙少昂先生對其心賞的斗方作品的自述。這些作品筆墨簡約、構思奇巧、趣味盎然。他的小品畫,“以筆墨論之,筆法奇詭多變,寫花卉時多用羊毫側鋒濡筆,以表現其輕柔嬌嫩的姿態,樹干則以健毫中鋒運轉,以乾筆進行,藉此表現樹干的盤曲”。不僅如此,他的小品還十分注重用色,并注重物象的對比關系,比中求和,于凝重之中見鮮麗之余。他對所描繪的對象無不做深入審度、體察、妙悟,并寄情于其中,故所作花卉、飛禽、走獸、蟲魚能得其真氣、真趣、靈活生動而富有神韻。
部分展品欣賞
高劍父紀念館首任館長、本次展覽的主要策劃張立雄給記者介紹,本次展覽有個重要亮點,那就是“詩書畫三絕”。展覽展示了一批趙少昂所作所題的詩歌。很多詩作均為遇景賦詩,據詩作畫,以畫狀物,隨物抒情,如《蒼松》(第二首),“青松十丈詎能攀,日暖枝頭鳥自閑,葆得堅貞蒼翠色,永留清操在人間”,將詩的命題、韻律,都十分精確地融洽在畫中,又反過來以畫寫出個中詩意。除了詠懷賦詩外,他書法也是獨樹一格,運筆飄逸灑脫,筆力硬朗遒勁,字字如灼巖、如鐵鑄,自成一派。趙少昂擅花鳥、走獸, 他繼承了嶺南畫派的傳統,主張革新中國畫,融匯古今,汲取外國繪畫的表現形式,同時又注重師法造化,作品筆墨簡練、生動,形神兼備,深受人們的歡迎。
部分展品欣賞
究其一生,我們可以以“三道”來概括趙少昂的人生,那就是“孝道、師道、藝道”的楷模,是真正意義上的德藝稱位、德藝雙馨。其在母親去世后更名趙夢萱,改齋號夢萱堂,是至孝;仁心仁術課徒數十年,桃李滿天下,是為曠世師表;而其藝術成就,百代標程,在中國繪畫史上寫下了不可或缺的一頁。高劍父紀念館館長李琰如是說,同時李琰還對記者說,十香園是嶺南美術的廟堂,應該充分發揮在灣區文化建設中的領軍作用,舉辦趙少昂先生這樣的展覽在當代社會語境下,有著溯本源初的意義,甚至也有著廟堂祠堂的意義。高劍父紀念館作為居廉學生高劍父的紀念館,協辦本次展覽只是個開始,2020年將配合十香園以及繼續配合越秀區的南粵先賢館,以嶺南美術的家國精神為核心,舉辦一系列“向先賢致敬”、“從十香園出發”各種形式的藝術活動。
展廳內觀眾爭相拍照
據悉,本次展覽展期從1月8日今天開幕至19日,除周一閉館外,共展出11天。
(通訊員:馬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