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在“顏控”興起的時代背景下,顏值在多數情況下決定了你給人的第一印象。有人甚至提出,長得好看的人往往也更聰明,如何看待這種現象呢?
生活中,很多自詡為geek或者是nerd。
什么是geek、nerd?
Nerd一詞最早出現在《蘇斯博士》,所謂Nerd,指的是迷戀于學術的人,nerd指的則是熱衷于科技的人,這兩類人是傳統意義上的智者、高智商人群,而他們的顯著缺點是運動能力差。
現代心理學認為,身體資源傾向性不同導致了智力水平的差異。比如,身體資源傾向于大腦的人(geek、nerd)一定比身體資源傾向于肌肉的人聰明。
原因在于肌肉大量耗氧導致大腦耗氧減少,而這種資源傾向對于外貌也存在影響,包括面部骨骼差距、心肺功能等。
長相與智商的聯系
2014年3月,發表于《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的論文對此展開了討論。論文題目是《只有男性的智力水平能通過外表判斷》。
研究發現,人們通過外貌對男人智商進行判斷結果與該男人的智商測試結果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不過這個結論對于女性并不適用。
同時,研究發現,智力極高的男性獲得的外貌評論反而不高,而女性則相反。有此可知,長相和智商的確有關聯,無論男女。
暈輪效應
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愛德華?桑代克提出“暈輪效應”。強調如果某個人相貌出眾,人們往往會認為他更聰明、更善于交際、適應能力更強。
這個結論中的“人們往往認為”表明,所謂的聰明,其實是人們主觀印象的延伸,是愛屋及烏的表現,一方面優秀,我們會傾向于他所有方面都優秀。
在英國,外貌好看的孩子平均智商要高出同齡人12.4個單位。不過,這并不代表長相好看的人一定更聰明。譬如,歷史上許多睿智、滿腹經綸的聰明人,并沒有好看的外貌。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開國皇后述律平,像男人一樣英勇的她,雖不符合大眾對女人的審美,卻領導著遼國人民英勇抵御外敵,治理出一片錦繡山河。
故而,無論是“丑得好看”的林肯,亦或是頂著“啤酒肚”的蘇格拉底……他們都是人類歷史上聰明絕頂的人,雖算不上好看,這卻不妨礙他們智慧過人。由此可見,長得好看,也不一定就真正的聰明;長得丑陋的人,也不一定真的愚笨。
基因篩選影響主流審美
某些使大腦有缺陷,智商低下的疾病如21-三體綜合征,病人會表現出眼距過大的性狀,給人以愚鈍之感。自古以來此類疾病并不少見,病人外貌也通常受病變與基因缺陷而不為外人所喜。
自古以來,人們就把這種不好看的外表和智商所聯系。換句話說,基因在減少病體數量上進行自主篩選,也影響著人們的主流審美。
當然這屬于特殊情況,放在普適環境里,拋開疾病影響,人類智慧高低可以說眾生平等,是隨機事件,絕非必然。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
《蘇斯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