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但是,人總是希望盡力避免死亡與疾病。
楊女士父母已經步入70歲高齡,上了年紀后,父母身體各項機能都大不如前,各器官功能逐漸減退。
就在前不久,楊父出門散步時,突然眼前一陣眩暈,險些暈倒在地, 還好被身邊人送回了家,這才沒有造成更為嚴重的后果。
楊女士得知后,為了父母的健康著想,決定帶著他們去醫院進行體檢。
可楊父卻覺得體檢是一件十分繁瑣的事情,既浪費時間又花費錢。
但楊女士并不這么認為,她覺得體檢雖然很繁瑣,但也是為了能更加全面的檢查身體的健康情況。
于是她不顧父親的反對,預約了一家三甲醫院的綜合體檢項目,但由于缺乏足夠的醫學知識,面對復雜的體檢項目,楊女士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醫院的檢查項目有很多,究竟什么項目才是父母真正需要的項目?什么樣的項目,能夠在經濟和效果上達到雙重保障?
目前市場上的這些體檢項目,可以說是琳瑯滿目,讓人眼花繚亂。
昂貴的價格讓人匪夷所思,從白領套餐再到精英套餐,再升級到鉑金套餐。套餐里的體檢項目也是也是各有各的說法。
但有些項目真的一定有用嗎?不一定。
在所有的體檢項目中,有些基本檢查不出問題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比如說人工檢查,從內科的方面,通過望、觸、叩、聽等步驟檢查出問題的幾率小之又小,還是需要結合化學檢驗和其他輔助的檢查。
既然如此,還不如一開始就慎重考慮。
不是所有人都有錢去檢查所有項目,但也不能什么項目也不體檢,我們應該折中取一種既經濟又有效果的體檢辦法。
1.三大常規
三大常規是指血常規、尿常規和糞常規。
血常規是體檢中最基本的項目之一,醫生也會根據血常規的體檢報告以及血液成分的變化,找出引發疾病發生的原因,然后再根據原因對病情做出判斷,最后給出有效的治療方案。
尿常規是排除和早期發現某些疾病最直接的標本,腎臟和泌尿道疾病與尿液中某些成分相關,這些成分能被篩選試驗敏感地診斷到。
大多數腎病和泌尿道疾病在發病前不會有明顯的癥狀,一旦出現癥狀,就是晚期無法救治的地步。
因此,尿常規是最為重要的體檢項目之一。
糞便常規檢查包括糞便理學檢查和糞便有形成分檢查,醫生不僅會檢查大便顏色、形態,還會關注細胞、潛血等,從而診斷和治療消化系統疾病或良惡性腫瘤。
三大常規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
在沒有生病的情況下,三大常規的數值都會維持在正常水準。
但一旦當事人患上某種疾病,或者當他的身體受到某種(化學的、物理的、生物的、機械的)不良刺激和創傷的時候,機體內外環境的平衡會受到破壞,正常值就會改變。
例如,如果一個人患上了流感、肺炎、急性扁桃體炎、感染等疾病的時候,血常規中的白細胞會升高,分類細胞也會脫離正常值。
如果因為不小心染上肝病或其它的病癥,血常規中的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均會減少。
如果是因為尿路感染,或者是陰道炎、腎炎之類的疾病,那么小便也會隨之發生變化,會變紅、變黑、褐或乳白色。
在這種前提下,患者會有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肉眼血尿等癥狀。
在尿常規的體檢報告中,醫生能初步了解病癥所在,小便里有紅細胞、白細胞,或其它透明管型、蠟樣管型、可粒管型或結晶鹽之類的存在。
如果患者感染寄生蟲,通過糞便常規檢查,就很有可能會發現蛔蟲卵、鉤蟲卵等幼蟲卵。以及間接判斷胃腸、胰腺、肝膽功能狀況。
三大常規是臨床醫生診斷并治療的重要方法,也是提供可靠診斷依據的手段,同時也是觀察生理病變的晴雨表。
2.抽血檢查
抽血是基礎必備的檢查。
目前衡量我們身體狀況最基本的指標就是血壓、血脂、血糖。
如果抽血結果出現異常,會被稱為代謝綜合征。這種代謝綜合征是全身上下各種器官多種疾病的預兆,甚至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并發癥,像是冠心病、腦卒中、甚至是某些癌癥。
(1)血壓
過低的血壓導致供血不足。如果各部分的血液、氧氣供氧不足夠的話,那么人容易產生眩暈無力感,甚至暈厥、卒中。
過高的血壓損傷血管器官。血管當然會被損傷到,而心臟和腎臟也會因此被傷害,同樣會增加卒中的風險。
(2)血糖
血糖需要維持在一定的正常范圍內,身體才能處于平穩的狀態。
當血糖長時間過高的時候,我們身體的器官以及血管神經很容易收到損傷,從而發生病變,例如會引發糖尿病足以及糖尿腎病等。
但血糖過低也不是件好事,對身體也是非常不利的,會導致患者出現低血糖癥狀,比如頭暈眼花、四肢乏力等。
本身就是糖尿病患者的話,更需注意,血糖過高或過低,都有可能會引發急性并發癥,嚴重時甚至會危機生命。
(3)血脂
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質成分,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比如血脂中的甘油三酯會轉化為膽汁酸,可以幫助消化脂肪;而血脂中的磷脂組成了細胞的基本骨架,維持細胞功能。
但跟血糖一樣,血脂過高或過低,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當體內的脂質堆積過多時,就會導致胰腺炎以及動脈脈粥樣硬化等,但并不是血脂降得越低越好。
經過研究表明,血脂過低會引發出血、誘發癌癥、易患抑郁癥、影響智力發育。
總而言之,這三項指標都非常重要,不但能為醫生提供一定的依據,
還與三高息息相關。
三高指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脂血癥,他們是現代社會所派生出來的富貴病,大多數中老年人患有其中的一種或者多種,所以,檢查這些指標,絕對是一件非常正確的決定。
3.心電圖
中老年人往往會有心臟相關的疾病,所以帶著父母去檢查一下心臟功能是否健康健全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過心電圖的檢查,可以發現冠心病心肌缺血改變、心律失常等心臟異常,而越早發現這些異常自然是越早越好。
心電圖就是心電圖機記錄的變動,這種變動是心臟每次收縮之前,均先產生電激動,電流傳布全身,在各處產生不同的電位。
正常狀態下,心臟的電激動是有規律性的,若激動起源異常或傳導異常,心電圖上均能有所顯示。
而心電圖檢查有多重意義;
第一重意義在于,對于心臟跳動的各種節律紊亂即心律失常,特別是聽診難以確定的心律失常,心電圖能夠正常判斷。
第二重意義在于,有助于各類心臟病和心肌、心包疾病等等的診斷和治療。
第三重意義在于,心電圖可以反應藥物對心臟的影響,像是洋地黃中毒、奎尼丁作用等等。
總而言之,心電圖是常規檢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胃鏡、腸鏡
確定胃腸癌癥的金標準就是胃腸鏡。
所以有類似家族病史和40歲以上的人群,都建議定期做胃鏡檢查。
不要以為腸胃沒事就可以不做檢查,事實上,多數胃癌腸癌不到晚期往往沒有癥狀,正是因為沒有癥狀,所以許多人不重視。
等發現自己有癥狀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
根據調查數據先是,由于不重視胃鏡檢查,我國90%的胃癌發現時已是中晚期。
所以,我們需要正確認識胃腸鏡,在我國這樣一個消化道腫瘤高發國家,胃腸道不做胃腸鏡檢查,其漏診機率非常大。
5.肝功能、肺功能、腎臟功能的檢查
肝臟、肺臟、腎臟都是人體的主要臟器。
由于它們病變早期的癥狀并不明顯,難以感知,所以,定期的相關檢查是必不可少的。
最好沒有癥狀,但如果有癥狀,那就早點發現、早點治療。
體檢是為了健康,而健康不僅僅是體檢能夠帶來的。
為了身體的健康著想,中老年人還是要注意營養均衡,攝入適量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維生素。
其實想要健康長壽并不難,只要養好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保持心情舒暢,健康長壽就會向你我招手。
1.健康飲食
在平時的飲食中,一定要注意清淡,盡量少油少鹽少糖,這樣既可以減輕身體的負擔,也可以降低患病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老年人來說,晚飯千萬不能多吃,因為老年人的脾胃功能大不如以前,吃的太多不僅無法完全消化,還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影響睡眠質量,長此以往下去,還會造成腸胃損傷。
2.鍛煉身體
運動能增加心率速度、心臟跳動速度。
適合老年人的運動形式也有很多,可以根據自己興趣愛好和體質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和強度,比如走路、散步、跳繩、跳舞的運動都可以。
但請切記,千萬別劇烈運動,畢竟年紀擺在這里,還是以熱身為主。
3.保證睡眠質量
一般老年人的睡眠時間必須維持在7-8小時左右,既不能過少,也不能過多。
另外,最好每天有固定的入眠時間,不熬夜,督促自己早睡早起。
4.心情愉悅
很多疾病與各種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都有關系,所以無論是遇到傷心事還是煩惱事,都要及時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保持愉悅的心情。
健康是人們成就事業和生活的基礎。
只有健康的身體,才能為我們帶來持久的快樂和前進的動力。
我們希望自己能夠在這個世界上活更久的時間,也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夠在這個世界上陪伴自己更久。
所以,我們不能諱疾忌醫,最好每隔一段時間,就帶父母去體檢一次,并且體檢的程序到位。
這樣子,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父母生病的概率,讓父母以更舒爽快樂的姿態在這個世界上活更多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