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測試題,學生做完后不僅可以立刻得到對錯批改,還能得到一份智能檢測報告,甚至判斷自己的學習軌跡;
同樣一套得分80的測試題,不同的學生可以得到不同的檢測報告,哪些知識點掌握了,哪些知識點沒掌握,一目了然,同時還會針對性給出學習規劃路徑;
勾選課堂所需知識點,一鍵生成高質量課件,老師再也不用因為備課挑燈熬夜;
一堂課的效果如何,學生是否適應老師講課的風格和節奏,老師再也不用在學生的各種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卷子里總結分析自己的授課水平,人工智能通過情緒分析,幫助老師隨時調整上課節奏,調節課堂氛圍。
這不是未來教學場景的想象,而是在線教育已經實現的日常。科技爆發式升級為千行萬業帶來了顛覆式變革,也為教育這個“慢行業”注入了豐沛的活力因子。在教育與科技融合的趨勢中,科技的光環愈加閃耀,那教育融合科技的本質究竟是什么?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兩者的關系?
教育融合科技啟示錄:厘清本質和手段
教育是核心,科技是手段,教育融合科技要解決教育的痛點,更要“以人為本”,創變高效、快樂的教學場景。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趙沁平認為:“無論是從教育發展的角度,還是從科技發展的角度來講,創新只是一種手段,科技和教育發展的中級目標還是要‘求真’。”
掌門教育創始人兼CEO張翼表示,“教育機構不應該僅僅標榜科技,而是應該看中科技在教育場景下的落地結合。教育中“人”的因素永遠是第一位的,真正的科研必須要適配學生的需求。真人教師的作用不可替代,教育發展中科技的加持在于釋放更多教師的潛能。”
教育科技脫離課堂本身,不啻于坐而論道、紙上談兵。教育行業中從不缺乏融合科技的探索者,作為擁有2600萬注冊用戶的教育科技公司,掌門教育運用科技力量重構新的高效學習方式,升級教學體驗,其科技“進化”始終圍繞教與學的主體、場景,具體而實用,為人稱道。
千百年來,教育最初的夢想就是因材施教,千人千面,簡單來講就是個性化。針對個人長短板、優劣勢,定制學習內容和路徑是最高效、最理想的學習狀態,這也是一對一在多種教學模式中脫穎而出,最為學生、家長青睞的原因。
科技“私人定制”撬開課堂“黑盒”
在傳統課堂中,一個老師同時兼顧數十個孩子,備課、教學、批改作業耗時耗力,課堂效果、效率都不穩定,且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單一、主觀,極度考驗教師的個人素養。科技融入傳統課堂后,教與學的過程可視化,學生的學習行為數據形成人群畫像,定制科學個性化的學習路徑,學習效果不僅可以得到及時準確反饋,評價體系也更加多維立體,徹底撬開了傳統課堂的“黑盒”。
掌門教育基于1200萬題庫、120萬自主研發教材、量子級知識點考點庫、素材庫、考綱庫等基礎數據層,運用邏輯斯蒂回歸、IRT、BKT、DKT等算法層,推出了多元智能動態測評系統(MIDES)、智能教學系統、智能作業系統、知識圖譜可視化和學習路徑自適應四大學習應用,并貫穿于課前、課中、課后的教學全過程,將個性化、智能化教學落到實處。
課前,多元智能動態測評系統(MIDES)能夠為學生提供動態化、多維化、精準性、全方位的學習測評,包括學生反應力、學習效率、進步潛力、思維能力等,根據知識圖譜能夠精準定位學生的學習情況,推薦個性化學習路徑,讓孩子少走彎路,高效學習。
課中,掌門教育自主研發的“掌芯”課件依托于海量的知識切片,每個切片由題目、概述、知識點、考點組成,每個課件均具有標準化特點。掌門教育將每一個知識點打上能力標簽,除了了解學生在哪個知識點比較薄弱外,也可以知道學生的哪個能力維度比較欠缺,可以讓老師更有針對性地引導和輔助學生,從而穩定課程輸出的高標準。
課后,智能作業系統對學生的課堂數據畫像進行分析,同時結合AI題庫資源精準地為學生進行課后作業題目推薦。學生、家長、老師都可根據相應數據分析,不斷調整學習節奏,優化學習路徑。
貫穿智能測評、智能課堂和智能作業三大環節的智能技術真正落地,打造了”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教學,為每一個孩子輸送真正適合自己的教學內容,量身定制專屬成長路徑。
科技打造“最強輔助”,真人教師“降本增效”
科技為教育帶來的另一大變革就是管理的高效,尤其是教師端的高效。一個老師對一個學生本身就已經個性化了,但是當老師、學生數量不斷增多,如果每一個教學課件、教學方式都是完全倚靠老師自己的觀念去教學,教師的質量就會在標準化上出現問題。而這也正是是目前所有教育企業共同面臨的巨大挑戰。標準化決定了教學內容能否高質穩定輸出,也決定了企業能否實現規模化效益。
為解決標準化的問題,掌門教育自主研發了智能排課系統和智能備課系統。智能排課系統可以根據師生畫像智能匹配,智能排課,為學生選定最合適的教師。智能備課系統則主要由課件構成,課件中又包含了很多“切片”。切片包含了概述、知識點、例題、考點,掌握這個切片的話就相當于掌握了知識點。針對不同學生,掌門教育將包括多個切片與題庫里抽取出來相應的例題、練習題相結合組成課件,助力教師高效備課,節省更多時間深耕教研。
同時,掌門教育的人臉識別技術,墨水筆識別技術以及語言識別技術,能夠將學生的課堂表現透明化,定位學生的課堂學習盲區,教師可以在智能系統的輔助下,實時調整自己的授課節奏和氛圍。而智能作業系統針對教師端,則可以自動識別學生練習,批改作業,為教師節省更多重復低效勞作,徹底釋放教師的潛能。
前沿科技加持,助推高效學習走向正循環
針對教與學的兩大主體,掌門教育已經搭建了完整的在線教育智能化體系路徑,實現了“AI in all”的互動教學方式。從智能排課系統、智能測評系統、智能備課系統、智能教學系統、智能作業系統,掌門教育以技術串聯起智能化管控全流程,數據追蹤、學情分析,精準匹配,優化校準,層層智能技術的疊加,為孩子的高效學習打造正向循環。
正因為在“AI+教育”領域的成功探索,在2019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掌門教育榮膺“領先科技成果優秀項目獎”。深耕在線教育領域多年,掌門教育已經積累了海量的教學大數據,從采集、沉淀、分析、運用再到創造數據,掌門教育都擁有行業絕對領先優勢,大數據已成為掌門在業內最突出的優勢壁壘之一。 在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掌門教育登榜“2019中國AI+教育企業20強”,其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則作為優秀案例入選《2019全球AI+教育行業企業研究報告》,代表了在線教育智能化科技的前沿水平,成為行業參考、借鑒和學習的標桿。
整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不斷探析科技賦能教育新路徑的掌門教育,為優質師資和亟需優質教育資源的學生搭建平等溝通橋梁,其模式不僅代表了中國在線教育的成功經驗,也成為世界在線教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在卡塔爾舉辦的世界教育創新峰會(WISE峰會)上,掌門教育就登上世界舞臺,傳遞中國在線教育科技探索的經驗和成果,得到了國內外教育工作者的認可。
5G+教育按下基礎教育加速器,行業頭部領跑教學場景創新
“AI+教育”是一個不斷長期“學習”,不斷校準的過程,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在大數據、算力、人臉和語音識別等等方面進一步提升只能化產品的精準度。同時隨著AR和VR技術的升級,5G時代的到來,沉浸式課堂也會在空間感和仿真度上不斷進行感官提升,教育行業也迎來下一個迭代升級的重要契機。
5G的高速度、高承載、低延時等特點將為直播帶來更高的穩定度,勢必在推動在線教育行業擴大規模中再添一把火。AR、VR甚至是全息教學等在線教育模式也能依托5G網絡得以實現,教學內容、教學場景也將為用戶帶來更多驚喜。而在5G時代,得益于速度優勢,在線教育的整合資源將不再局限于一個教室,一個學校,在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均衡普惠中貢獻巨大力量。掌門教育作為在線教育頭部企業,在科技布局,引入前沿科技上始終跑在行業前列。擁有堅實科技基礎和先發優勢的掌門教育,在5G深度融合教育中也將把握先機持續領跑。
張翼表示,“我們通過底層基礎數據層,綜合算法層,表面應用層,將人工智能應用到教育當中,最終形成5G在底,工具在中,內容在上的架構,這樣可以將5G更好的應用到教育中來,發揮5G更大的作用。”今年9月,全球首個綜合性5G應用展示及聯創平臺——“5G全球創新港”在上海北外灘濱江正式開港,掌門教育成為唯一一家受邀的“5G+教育”在線教育企業。
教研、產品、口碑,掌門教育雕琢、打磨、升級的步伐從沒猶豫,更以科技鑄劍智能化全管控流程,成為笑傲在線教育江湖的利器。“過往每隔數年都會出現一次經濟寒冬,這是正常的周期現象。而在這樣的周期低谷里,許多提早做了應對之策,長期注重積累修煉內功、打造起了自己高壁壘護城河的公司反而能更加凸顯其優勢。在這樣的低谷時期也會讓所有人意識到,無論身處哪個行業,堅守初心與內在打磨都是抵御周期影響的關鍵性因素所在,得益于過去幾年積累與磨練,公司也將會有更強的逆周期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