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知識:
古時男子行禮,要作揖并扣拜,女子則不必(各地有異,有些地方則是男子行拜禮,女子作揖即可),
一、八拜禮用以君臣,兄弟結義 。
二、魯西十二叩:“短十二叩”的順序是:入場先作揖打躬,跪地四叩首、起身作揖打躬、直行(路徑長的話,走步時可以作揖打躬)至祭臺前、作揖打躬、分次接過臺案上的三炷香自左低起上揚傳遞至右、作揖打躬、直跪下以后接酒,(接酒是高接低傳,意為祭奠亡靈)三盅酒遞完,四叩首、起身作揖打躬,回身至入場地點,作揖打躬、跪地哭拜三聲、四叩首、起身打躬作揖。禮畢。退場時事主家還會給你叩首道謝,假如事主陪客以你的長輩為主,這時還要回叩首表示尊重。禮節雖然繁瑣,只要掌握規律也好操作,記住行步必有作揖,叩首位置和數目不錯就行。“十二叩單上香”就是把入場的四叩首改為一叩首,三柱香坼分為三次往返,每次的起點補上一個叩首,剛好湊夠起點的四叩首。
三、二十四拜禮也叫“大禮”。為祭祀祖先、求神拜佛、拜見父母長輩、舉行婚喪禮儀活動時所行 。
四、三十六拜禮在瑤族仍然流傳,他們實行若無事“男嫁女當”就是在接親儀式上不見新朗,新郎要到晚上正式拜堂時才公開亮相,拜堂儀式,新娘不下跪,只作輯,而新郎即時行九叩三十六拜禮。
所謂九叩三十六拜大禮,并非集中在一次。而是將九叩和三十六拜分為九份,每份一叩四拜。具體流程也各有差異:1、大門外,2、大門內,3、中院,4、大堂,5、大堂——神位,6、大堂——岳父母,7、出大堂,8、婚房外,9、婚房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