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情》原著:安杰從少女到怨婦,都是因為嫁給了江德福
在《父母愛情》中,江德福非常寵愛安杰,只要出去出差,就會給她買最愛的咖啡。安杰花錢大手大腳,沒有一點積蓄。德華結婚的時候,她居然要江德福預支工資,置辦嫁妝。這些,江德福都不以為意,因為婚姻帶給他精神層面的東西,早已超越了物質。安杰也是幸福的,資本金小姐出身的安杰,收拾起大老粗江德福,那是一個準。同樣出身的安欣和葛老師,就沒有這么幸運。對比之下,安杰更加享受這種生活,由最開的被動接受,到后來的主動擁抱。01、辛勤耕耘的一生
隨軍上島之后,沒有人幫安杰帶孩子,她只能告別了職場。她從青島那家老字號藥店開出的關于工齡、工資諸多條條的工作調函,幾乎成了一張廢紙。母親成了真正的地地道道的無事可干的隨軍家屬,她跟那些從農村隨軍來的家屬,從形式到內容完完全全的統一了。
剛開始安杰很享受這么沒有工作可做的輕松和悠閑。等她想工作的時候,為時已晚。江德福覺得,人家長得漂亮,又有學問,一連氣生了三男四女,如果再計較,就太小家子氣了。02、孤獨的一生
王海洋母親有病,經常顧不上他。他和江家7個孩子,一起玩耍,反正一只羊也是趕,一群羊也是放。王海洋的媽媽“總是深情地愛撫在王海洋猴子一樣干瘦的臉上。”“她那雙大而炯炯有神的美目總是穿越過我們兄弟姐妹七人的頭頂,落在一個虛無縹緲的地方,好像那里有她另一群子女和另一個家。”
對于現實的不滿和無奈,消解的方式也只能是幻想一下另一種生活。婚姻中,注定是那個精神世界豐富的人,屈尊降貴,臣服于現實。步入老年以后,安杰開始在孩子們的婚姻大事上找久違的成績感。只是栽在了三女兒身上。三女兒亞瓊和王海洋處對象,奈何安杰怎么都不同意,江德福也說“執绔子弟”。安杰說王海洋的“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狐貍吃不到甜葡萄。”這個比喻嚴重傷害了王海洋的自尊,他一氣之下離島了。這個舉動極大的挫傷了安杰的成就感。她回到家中,陷入沉思。母親裹了條軍用毛毯站在窗邊,一動不動地望著秋色漸近的空曠的院子。
這才幾天,母親衰老得如此迅速。井井有條幾十年的齊耳短發此刻劈散著比任何一個農村隨軍家屬都地道,原來精氣神十足的眼睛,一夜之間散了光,有點老眼昏花的味道。她在暮色中審視著父親,一如當年在陽光燦爛的青島公園里審視初次見面的父親,只不過那時的眼神很尖銳,很刻薄,目的性很強,此時的眼神卻墮落到一種茫然,一種無助,一種無奈。
安杰的精神世界轟然倒塌。她從一個意氣風發的城市女青年,徹底敗落成一個地道的農村隨軍婦女。03、不甘的一生
印象特別深的一段是,江亞寧看《安娜卡列尼娜》。可是《安娜卡列尼娜》整本書都沒有一副插圖。她特別想知道女主角有多美,就拆開了書的牛皮紙包的書皮,里面掉落出一張黑白照片。照片上英俊的男孩,是安杰的高中同學,留言還寫的英文。母親歇斯底里的聲音驟響:“安小姐!安小姐!安小姐!安小姐!安小姐!安小姐!……”
母親大聲喊“安小姐”的時候,我分明是感到母親在喊自己,喊那個二十年前在青島街頭漫步的穿著碎花旗袍的年輕自己。
江德福打破了安杰的幻想,讓她看清生活的本來面目。那個青蔥少女,再也沒有了。在兒女的婚姻上,安杰是不遺余力。她撮合女兒和餓主任。江德福反對說:她們門不當戶不對的,怎么能成一對?母親叫著父親的全稱。粗粗俗俗地聲嘶力竭地:“江德福,你也配說門當戶對?30年前,你跟我門當戶對嗎?那時候你是什么?你不也跟那人一樣是個農村人嗎?農村人怎么啦?農村人就不是人,農村人就不該也不配娶個城市女人做老婆嗎?
江德福都納悶,安杰是什么時候變的,思想覺悟一下子提高這么多。年近60的安杰不甘心,又能怎樣,還不是嫁給了江德福,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安杰終于向生活繳械投降了。她不再執拗精神的對等,而是簡單物質的去衡量一樁婚姻。娶她安杰的女兒,不必門當戶對,不必精神共鳴,只有職務可以,未來潛力無限就好。安杰20多歲嫁給江德福,婚姻生活30多年,精神干涸,讓她眼睛了沒了神采。她從一個對未來無限遐想的少女,終于變成了大喊大叫,形如枯槁的怨婦。如果不是嫁給江德福,不能保證物質的富足,安杰的日子就一定會好嗎?得到一樣就要失去一樣。物質和精神,就是魚和熊掌,兼而得之,太難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