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過去農村幾乎都睡“土炕”,土炕上面一定要先鋪席子,席子上面鋪上褥子、被,家庭貧寒的睡“溜光席”的也有(就是直接睡在席子上面)。
編席,是指農民用蘆葦或者秫秸(高粱收獲后的秸稈)加工編成的炕席。
編席的工具:劃子(搜子)、刮刀(篾刀)、墊刀、長木尺等。
編席的工序是: 選秫秸、剝秫秸、劈秫秸、刮秫秸、編席。
1、選秫秸。每當秋收以后,農民會選黃里透白,粗、細基本一致的秫秸用來編席。
1、剝秫秸。秫秸拉到家里后,發動家中婦孺對秫秸進行剝葉。
2、劈秫秸。根據秫秸的粗細用二劃、三劃、四劃的“劃子”把整棵秫秸劃成寬窄基本一致的篾片。劈好后的篾片放到背陰處,灑上水讓它湮透,蘆葦需要用碌碡反復碾軋。
3、刮秫秸。秫秸篾片湮好后,用篾刀把秫秸的瓤子刮凈,篾片就可以用來編席了。蘆葦碾要軋得拿在手里像鞭子一樣能夠甩起來,才能用篾刀把軋熟的秫秸瓤子刮凈。
4、編席。編席一般是先縱向鋪好經蔑,而后挑二壓二從席子的中心對角線開始以次橫向編織,兩邊依次遞減形成直角三角形。待半個席子編好后再用同樣的方法,編織另外那一半,最后收角、壓邊,一領席子就算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