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線笸籮在豫東方言中叫鞋笸籮子,發音緩長低沉。小時候一直不知道怎么寫這個詞。
家境不太好不舍得花錢買的,就自己動手用秫莛子緝針線笸籮。這種自制的針線笸籮都是四方的,比較深,也有巧手做成八角的,比起柳編織的鞋筐子能盛東西,除了針頭線腦之類,破布卷子也會放里面。用過的針就直接扎在邊沿的秫莛子上,年深日久,針線笸籮的邊沿上就會留下密密麻麻的針眼。
在兒時的記憶中,針線笸籮是母親的得力助手,也是孩子們的百寶箱。農閑時刻或農閑季節,母親就會帶著她的針線笸籮,與幾個嬸子大娘聚在一起,一邊有一句沒一句地拉著家常,一邊做著手中的針線活兒。那只小小的針線笸籮就放在母親身邊,像一只小狗安詳地守在那兒,伴隨著母親。那時候,每一家的人口都比較多,穿衣縫補都要靠母親的那雙手,針線笸籮見證了“慈母手中線”,它不僅承載著一家人的四季冷暖,也裝滿了母親對兒女們的愛。
火星閣常年回收并翻修銷售老物件,及老物件的微縮工藝品
有興趣的可以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