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女兒淚撰文//兒子選圖片
什么是人一生有用的東西呢?若要讓珠兒來說那就是:好習慣、好品格、好的興趣愛好、好的心態、好的文化底蘊、好的身體素質......呵呵看來人生有用的東西真的還不少啊!然而我們做家長的又真正教給了孩子多少對他們成長和未來發展有用的東西呢?
看看吧,從孕期的胎教,嬰幼兒的早期智力開發,上學期間的各種課外輔導班,家長總是不停地給孩子加量加碼,從不會關注和考慮孩子的感受。直到有一天孩子的忍耐到了極限出現所謂的“叛逆”時,家長開始惶恐了。殊不知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正是家長造成的!
珠兒也是家長,也和所有的父母一樣愛自己的孩子,或許不同的是珠兒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被動和壓抑中成長,從不想把自己的意愿強加于孩子,對孩子廣泛的興趣進行殘忍的束縛,對孩子張揚自然的個性采取漠然視之的壓抑;讓孩子在痛苦糾結中不斷地抹殺創造力和積極性。
常言道: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在孩子未來成敗中起著舉足輕重的引導作用,細說從古至今的四書五經以及后來科舉制度的八股文都是知識的灌輸,到現在的應試教育,更是有過而不及,學校追求的是升學率,教師看重的是分數帶來的經濟效益,大力提倡的素質教育也無法撼動應試教育的根基。
記得導師曾給兒子測過智商,結果出乎珠兒的意料,可仍然未完全放到心上,或許真正顯現還是在今年的小升初的擇校考試中,不過現在的家長除了注重孩子的智商開發外,更在意對孩子情商的培養與開拓;不記得在哪篇文章里曾看到過:20%的智商+80%的情商決定你的成功。這個論點珠兒絕對贊成。
情商到底是什么?珠兒想還是有很多家長沒有完全弄明白其意義的真實所在。前幾天有個家長和我溝通時問提出這個問題,珠兒給了她一個簡單的回答:與情緒和情感有關。因為長久以來家長的字典里只知道的一個詞就是智商,然而這是證明一個人是否聰明的最基本、最簡單的標志。
情商則代表的就是一個人的成熟度與自控能力等。也可以說是情緒和情感的認知管理。情緒與情感是相互聯系的。通過情緒來識別情感,情感左右著情緒的產生。如笑對應著喜和樂,哀與悲左右著哭。既然知道了情商即是情緒與情感的認知管理,家長也就會明白對孩子如何進行這方面的教育了。
智商的測試目前似乎有一套權威較為公正的方案,針對孩子學校會用分數來測量,然而情商卻無法像智商一樣那么簡單分明地得出測試結果;但珠兒認為情商高的人并不難發現,因為他們往往是冰雪聰明,非常討人喜歡的群體,所以在公眾場合永遠是具有強大磁場的核心人物。
練就一個高情商比開發智商更難,首先要時刻擁有清醒和正確的“自我認知”的能力,在物質和精神變幻過程中擁有“自省”的本事,在人際交往中不僅可以快速的“識別情緒”,面對困難和悲傷知道如何“整理調控情緒”。其實培養情商猶如練內功似的是一個持久累積、緩慢爆發的過程。
這些年來隨著孩子的成長珠兒也在反省觀照總結著自己的教育方法,首先從小并未給孩子報過什么與學習相關的補習培訓班,就連二胡也是孩子對此情有獨鐘,經過專業老師測試和孩子慎重地談過話后,兒子才開始學習直到今年順利地通過九級考試并參加過多次大型比賽。
珠兒不敢說自己的孩子有多么出色,僅從孩子成長的過程看,雖然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表現,但有個共同點就是:從幼兒園、小學到現在的初中,無論是班里的同學還是代課老師,關系相處的都很融洽;一些在班里常被忽略的同學,或者是張揚難搞的同學,甚至高年級的同學,居然都和他私交不錯。
其實如今高速發展競爭激烈的社會無時不進行著一場場隱形的擂臺賽,而比的無非就是為人之道;智商高的孩子在做奧數題時或許好使,可現實世界里看重的不單單是你能做幾道奧數題,高考得多少分。很多這樣的例子智商高的學生在學校很出色,最終卻落得平庸一生。
針對兒子的情商教育,珠兒感觸最深的應該是:從小給他一個獨立思考和平等參與家庭生活的機會,養成自尊自愛、勇于擔當、堅韌自制的習慣;再就是和他交流的最佳方式,便是我們多年來采取文字交流的----親子交流手冊,既保留了真摯的親情記載,也為孩子成長出現狀況時教育積累了素材。
在此珠兒和家長們分享一些情商的教育方法:要教孩子正確的對待自己的情緒和情感。如孩子做錯了事,就要接受一定的懲罰或批評。哭與難過是正常的但不能發脾氣、頂撞父母。如有此類情況發生家長要立刻制止。很多父母心軟,看到孩子受一點委屈就會心疼,但孩子卻失去了一次正面認識情感的機會。
其次教孩子識別社會中的情感現象。如在公交車上讓座的事情。這時候你會不會讓孩子去幫助呢?珠兒想一定是會幫助的。俗話說學壞容易學好難嘛。這個時候可以培養孩子的善良。但要告訴孩子,幫助別人的前提是自己要有這方面的能力。能做的做,不能做的不要勉強。
最后是教孩子理解他人情感與自我情感的關系。如對待他人給予自己的一切,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情感來判斷是接受還是拒絕。很多人不懂拒絕,由此給自己造成了很大的情緒影響以及心理壓力,甚至抑郁。就說叛逆的養成,多數也是從家長不尊重孩子擅做主張,孩子無法拒絕而演變的結果。
不過珠兒覺得重點還是要學會管理。要做到能夠管理自己的情商,一定是需要練習的。生活中的點滴,父母們需要去留意。不僅是在家庭、學校及社會中更要注意。現在有很多闡述情緒與情感方面的書籍,家長可以通過閱讀幫助孩子識別、理解和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緒與情感。
珠兒推薦給家長來自美國心理學家約翰·梅耶(新罕布什爾大學)和彼得·薩洛維(耶魯大學)編寫的關于《情緒情感智慧》的書籍;還有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情商之父”出版的《情商: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相信這兩本書對家長如何提高孩子情商均會有很大幫助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