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傳奇
一、作品簡評
《水滸傳》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以白話為主體的長篇小說,相比較《三國演義》而言,更加口語化,也更容易為一般讀者接受。因為《水滸傳》的空前成功,也帶動了明清白話小說的進一步繁榮。
除了開創長篇小說白話為主體的先河之外,《水滸傳》在藝術上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首先 就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能刻畫出內容更加復雜的性格,人物性格因環境而形成,同時隨環境的變化而發展。人物形象帶有一定的理想化色彩,同時又能夠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第二個方面就是在情節的設置上,《水滸傳》不單以情節的生動緊張取勝,還有較豐富真實的細節描寫。第三個方面是在語言的運用上,小說在民間口語的基礎上創造出一種通俗、簡練、生動、富于表現力的文學語言。第四,在藝術結構方面,與內容相適應,前七十回連環套式的藝術結構獨具特色。
《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對于這些“梁山好漢”,是給予了充分肯定和熱情謳歌的。他不僅歌頌了這些人物的反抗精神、正義行動,也歌頌了他們超群的武藝和高尚的品格。很多出身下層的好漢,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對統治階級的剝削壓迫感受最深,因此他們的反抗性也最強,統治階級的法度條例,對他們毫無約束,像李逵竟然連皇帝也不放在眼里。他們為了起義的正義事業,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從字里行間,能夠看得出來作者對這些英雄人物的贊揚,完全是出自內心的熱愛。作品歌頌這樣一批被統治階級視為所謂“殺人放火”的強盜、朝廷的叛逆,一些所謂“不赦”的罪人,把這些造反的逆反分子寫得如此光輝動人,可敬可愛,這顯示了作者的膽識和正義感情。與此相反,作者對于所謂“站在上層”的人物,則將他們寫得丑惡不堪,和諸位梁山好漢們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啟發人們去愛什么人,恨什么人。金圣嘆評論《水滸傳》:“無美不歸綠林,無惡不歸朝廷。”這句話說明了施耐庵的思想傾向和《水滸傳》的深刻社會意義。中國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的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中國的農民富有武裝斗爭的傳統和經驗,但用文學形象來歌頌農民戰爭,并且真實而生動地作全面的藝術再現的,只有《水滸傳》。
二、名著梗概
《水滸傳》全書可分前后兩大部分,前半部寫各路英雄紛紛上粱山大聚義、打官軍、受招安。后半部由五個部分組成,即征遼、平田虎、平王慶、平方臘及結局。
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東粱山泊聚義的故事。
九紋龍史進結識了少華山頭領神機軍師朱武等三人,被官府鷹犬告發,當地官府派兵捕捉。出于無奈,史進焚毀了自己的莊園,投奔外鄉,得遇一個下級軍官魯達。兩人共在酒樓飲酒,聽得有賣唱女子啼哭之聲,問知父女系受當地惡霸鎮關西鄭屠的欺凌。魯達仗義贈銀,發送父女回鄉,并主動找上門去,三拳打死了鎮關西。事后棄職逃亡,巧遇已有安身之所的賣唱女之父,將魯達接回家中藏匿。以后魯達輾轉去五臺山出家,起法名為“智深”。魯智深耐不得佛門清規,屢次酗酒,寺中長老讓他去東京大相國寺當名職事僧,職司看管菜園。在此期間,他收服了一群潑皮。
魯智深偶然結識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兩人甚為投機。當朝權臣高太尉之子高衙內,覬覦林妻貌美,設計陷害林沖,誣其“帶力”進入白虎堂,將他發配滄州,并企圖在野豬林殺掉林沖。幸得魯智深一路暗中護送,得以化險為夷。林沖發配滄州后,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手刃仇人,上了梁山。
梁山附近有個當保正的晁蓋,得悉權臣蔡京女婿、大名府知府梁中書派楊志押送生辰綱上京,便由吳用設計,約集了三阮兄弟等七人,在黃泥岡劫了生辰綱,投奔梁山。楊志丟了生辰綱,不能回去交差,就與魯智深會合,占了二龍山。
山東鄆城有個呼保義宋江。他有一外室,名叫閻婆惜。此人有外遇,探知宋江與“強人”有來往,百般要挾。宋江一怒之下,殺了閻婆惜,逃奔小旋風柴進莊上,得以結識武松。后武松于景陽岡上打死猛虎,一時名聲大噪,被聘為陽谷縣都頭,碰巧遇見失散多年的胞兄武大郎。其嫂潘金蓮羨武松英偉,頓生邪念,為武松拒絕。后乘武松外出公干,潘金蓮私通西門慶,毒死武大郎。武松歸后察知其情,殺了西門慶和潘金蓮,給兄長報仇。事后他主動去縣衙自首,被發配盂州,結識施恩,醉打蔣門神,怒殺張都監全家,亦輾轉投二龍山安身。宋江至清風寨寨主花榮處盤桓,因故被人陷害,發配江州,一日酒醉偶題“反詩”,又被判處死刑,得梁山弟兄劫法場救出。宋江執意要回家探父,又迭遭危險,終于上了梁山。
隨后,經過三打祝家莊,出兵救柴進,梁山聲勢甚大。接著又連續打退高太尉三路進剿,桃花山、二龍山和梁山三山會合,同歸水泊。而后,晁蓋不幸中箭身亡,盧俊義經歷諸多曲折也上了粱山。義軍大破曾頭市,又打退了朝廷幾次進攻,其中好些統兵將領亦參加梁山聚義。最后,總共擁有一百零八個頭領,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
面對梁山義軍越戰越勇的形勢,朝廷改變策略,派人安撫。于是,在宋江等人妥協思想的指導下,梁山全體接受招安,改編為趙宋王朝的軍隊。統治者還采用“借刀殺人”的策略,命令梁山好漢前去征,幾經征戰,梁山英雄凱旋而歸;接著叉奉命至江南征討方臘。結果,方臘被打敗了,義軍也傷亡慘重,弄得一百零八條好漢死的死、殘的殘、溜的溜、隱的隱,稀稀落落,只剩下了二十七個人。然而,就是這些幸存者也未能逃脫接踵而至的厄運。統治者眼見義軍勢孤力單,便在封官賞爵后不久,對宋江等人下了毒手:宋江、盧俊義被分別用藥酒、水銀毒死,李逵又被宋江臨死時拉去陪葬,昊用、花榮也在蓼兒洼自縊身亡……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就這樣被扼殺了。
三、主要情節
1.高俅發跡史
宋哲宗在位時,開封府破落戶子弟高二踢得一腳漂亮的氣毬,后當大官改為“高俅”。因與一位員外的兒子胡混,被告后逐出京城。柳世權給在京城的親戚董將士寫信,叫他收留高俅,后柳世權又把他推薦給小王太尉。在小王太尉府中,高俅認識了太宗的小舅子、哲宗天子的弟弟端王,受太尉差譴送玉龍筆架到端王府中。高俅憑借踢球時動作嫻熟、姿態優美,被留在端王宮中整日與端王踢球玩樂。不久,哲宗駕崩,端王繼皇位,他就是徽宗。高俅被提升為殿帥府太尉。
2.延安府遇難
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因病沒有參加參拜高太尉,被高俅痛罵一頓。因高俅發跡前是開封城的潑皮無賴,被王進父親痛打過。所以,王進只好任由高俅責罵,忍氣吞聲回到家中,便對母親細細敘說事情,說究母子兩人抱頭大哭,王母提出走為上策,于是母子決定投奔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處。
3.王進收史進為徒
一個多月后,母子在史太公家留宿。王進看到一個小伙子刺著一身青龍在舉木練武,他就是史進,人稱九紋龍。因王進評史進棒法不熟練,史進要求和王進比試比試,被王進摔了一個仰面朝天。史進從地上爬了起來,跪下拜王進為師傅。半年后,史進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武功在當地很有名氣。
4.拳打鎮關西
在渭州城,史進遇到魯提轄和李忠。三人來到渭州城潘家酒樓,談得正高興,忽然聽到隔壁有人啼哭,魯達嫌煩,喊來酒保,了解原因。魯達知道這對賣唱的父女是飽受有錢有勢的鄭屠戶逼迫。魯達送盤纏讓金氏父女回家后,來到狀元橋下鄭家肉鋪,讓鄭屠戶親自切碎了十斤瘦肉和十斤肥肉,還要再切十斤寸金軟骨時,鄭屠戶表現出不耐煩,遭魯達那兩包肉末子劈面扔去。鄭屠大怒,持刀向魯達撲去。魯迭“撲”的一拳,直打在鄭屠的鼻子上,頓時鮮血直流,鼻子歪在半邊,又揮起拳頭,照著鄭屠的眼眶眉梢又是一拳。最后鄭屠被魯達三拳活活地打死了。
5.醉鬧五臺山
魯達打死了鎮關西逃離渭城后,來到代州雁門縣。恰好遇見金老漢,經金老漢的女婿趙員外引薦到五臺山做和尚。魯智深做了文殊院的和尚后,受不了寺里清規戒律,漸漸懶散起來。初冬的一天,魯智深搶了一位漢子的酒,喝下一桶,被寺監帶了二三十個人攔住教訓一頓。魯智深拳打腳踢,把眾人打得東倒西歪,四處逃散。另一日,魯智深走下山,來到杏花林中的一家酒店,又喝酒又吃肉,在回五臺山的半山亭上,酒勁上來,一膀子撞在亭子柱上,把亭子撞塌了。守門和尚見狀不敢給他開門,魯智深憤怒地拔起一根木頭朝大門兩邊的金剛塑像打去,推翻供桌,到處亂打一氣,直打到法堂下。長老不能容忍魯智深的無禮,推薦他到東京大相國投靠智清大師。
6.夜鬧桃花寨
魯智深離開五臺山后,來到桃花莊,遇到桃花山的大王要強娶劉太公的女兒為壓寨夫人。魯智深好打抱不平,自己躲在新房里等待二大王周通的到來。山上大頭領親自來與魯智深對決,正所謂“不打不相識”,原來他是九紋龍史進的第一個師父李忠。兩人相互交談后,魯智深勸周通別強娶劉太公的女兒,周通折箭為誓,表示決不強娶。
7.林沖蒙難
魯智深來到大相國寺,被智清禪師安排他去管理菜園。菜園附近有一群無賴,想戲弄魯智深,沒想到反被魯智深踢入糞坑。此后這些無賴對智深心服口服,經常買來酒肉請智深吃。一日,林沖和妻子來到隔壁岳廟燒香時,碰見智深正在舞弄刀槍,兩人結為兄弟。不料此時,林沖的娘子在廟中被高衙內調戲。高衙內想要霸占林沖的妻子,于是設下一條計謀告與高俅。林沖不知是計,拿著刀走進太尉府,高太尉以違反軍規之名把他五花大綁。
8.逼上梁山泊
林沖被開封府尹刺配滄州城,派公差董超、薛霸押送。兩位公差收了高俅的親信陸虞候的錢財,準備在途中殺害林沖。走到野豬林時,兩人正要舉水火棍朝林沖打去時,魯智深凌空飛來,解救了林沖。魯智深護送林沖一程,巧遇“小旋風”柴進,經他書信相薦,派了個看守天王堂的清閑差事。這時陸謙緊追不放,再次用錢財收買牢管的管營和差撥。他們讓林沖看管草料場,想趁機放火燒了草料場,置林沖于死地。等林沖買酒肉回來,發現草料場已被管營和差撥、陸謙點火,就一刀刺死他們。州尹震驚,出千貫捉拿林沖。林沖怕連累柴進,投奔梁山泊。
9.楊志賣寶刀
林沖投奔梁山泊后,王倫要他在三日之內做一次搶劫,方可留在山寨入伙。第二天,林沖搶了楊志一擔財物。王倫極力邀請楊志落草梁山泊,遭到楊志的拒絕。楊志來到京城,四處托人說情,最后遭到高俅的回絕,盤纏已用究,只好賣祖傳的寶刀。京城無賴牛二前來撒潑,被楊志一刀結果了性命。此時梁中書將楊志留在身邊使用,并有心抬舉他。經過和副牌軍周謹的比試槍法和箭術,楊志均獲勝,最后楊志接替了周謹的職位。
10.智取生辰綱
梁中書搜刮了十萬貫金銀珠寶,囑咐楊志挑選軍士打扮成挑夫的模樣,把金銀財寶偽裝成貨物送給蔡太師做壽。此時,正值農歷五月中旬,太陽毒辣。楊志一行十五人剛上岡,在松樹林下休息。松林里停著賣棗的商販,又走來了一個酒販,其實這些都是晁蓋一伙人。他們知道軍士們口干舌燥,在他們面前大聲吆喝,痛飲好酒,引得楊志一伙上當。而此時吳用趁機在瓢中灑了蒙汗藥,楊志一伙喝下去后,身體癱軟在地上,眼睜睜地看著賣棗的把金銀財寶推下岡去。楊志由于喝得較少,醒得快,一走了之。老都管為了保命,把事情責任全推給楊志。
11.梁山義士尊晁蓋
知府接到報案后,派何濤趕到鄆城縣衙門,準備抓捕晁蓋。宋江派人到東溪村給晁蓋報信,后被官兵追趕至石碣村,找到阮氏三兄弟。何濤一行人接近石碣村,走了五六里水路,在河里被阮氏三兄弟打得落花流水。晁蓋一行人經朱貴引薦給五倫,沒想到王倫心胸狹窄,不肯收留他們,林沖和吳用用計將王倫殺死。梁山義士力推晁蓋為寨之王,從此梁山泊便一天一天地興旺。
12.怒殺閻婆惜
鄆城縣押司宋江得到晁蓋的消息后,深為他們的安全擔憂。一天,赤發鬼劉唐奉晁蓋和吳用之命,下山感謝宋江救命之恩。宋江把晁蓋寫的信和一根金條放在自己的招文袋內,經閻婆惜之母的死磨硬纏,來到閻婆惜的住處。閻婆惜趁宋江喝醉酒藏了金條和晁蓋寫給宋江的信,宋江發現后大驚,央求閻婆惜把東西還給他,沒想到閻婆惜卻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宋江一怒之下,殺死閻婆惜。宋江殺人之后,投靠柴進,遇見了武松,兩人互敘情懷。
13.景陽岡武松打虎
武松來到景陽岡,突然跳出一只老虎。武松抓起梢棒,老虎先是一撲,武松閃過;老虎又把腰胯一掀,武松又躲過;老虎把尾巴倒豎起來一剪,武松又閃過。武松掄起梢棒,用盡全力一劈,可是梢棒劈在樹枝上,斷了。武松只得空手按住虎頭,用腳猛踢,用拳猛打,終于打死了老虎。
14.獅子樓鋤奸
武松在陽谷縣做了縣都頭后,與哥哥武大相遇。武大的老婆潘金蓮見武大軟弱無能,趁武松出差時與西門慶勾搭成奸。事發后被武大知道,潘金蓮與西門庚怕事情被揭露,用砒霜毒死了武大。武松出差回來,發現大哥已死,感覺事情有蹊蹺。通過調查何九叔、鄆哥后,得知真相。武松在大哥斷七之日,把王婆、姚二郎、胡正卿、趙四郎及張公等一些知情人請到家里,當面取證詞。殺了潘金蓮之后,就來到酒樓尋找西門慶。武松將潘金蓮的人頭往西門慶臉上一摜,西門慶嚇了一跳,想跳窗逃走。武松跨步上前,與西門慶打斗起來。西門慶終不是武松的對手,只幾個回合,就被武松摔到酒樓下,跌得發昏。武松跳下樓,手起刀落,取了西門慶的人頭。
15.血濺鴛鴦樓
武松替哥哥報了仇后,被判至盂州牢營押。在牢中受了施恩的恩惠,幫施恩教訓了霸占了他酒店的蔣門神。蔣門神和張都監設計陷害武松,把他打了二十脊杖后,再刺配滄州。在路上,武松殺了兩個受蔣門神和張都監指使的公人,趕到鴛鴦樓,結果了蔣門神和張都監的性命,并上墻上寫下:“殺人者,打虎武松也。”武松在路上遇上了張青和孫二娘,為了躲避官兵的搜捕,他裝扮成行者的模樣直奔二龍山。
16.花榮救宋江
宋江來到清風山下,被錦毛虎燕順、矮腳虎王英、白面郎君鄭天壽的手下誤捆,三人放了宋江,設酒宴款待宋江,宋江在山寨住了下來。元霄節看燈時,宋江被清風寨南邊寨主的文官劉高抓去,打得皮開肉綻,鮮血淋淋。清風寨北邊寨主花榮是宋江的好朋友,人稱“小李廣”,得知此事后救了宋江。劉高又派了人把宋江捉回,并與知府互相勾結,安排宴席布下埋伏,捆綁花榮,連夜送往青州府。半路上燕順、王英、鄭天壽三人擒住了劉高,剜出他的心肝,解了心頭之恨。
17.宋江智得秦明
慕蓉知府得知清風寨告急,派霹靂火秦明前去圍剿。秦明與花榮交手,斗了四五十回,不分勝敗,花榮便賣個破綻,撥轉馬頭朝山下小路回去。后來,秦明好勝心強,連人帶馬掉進陷坑,被押往清風寨。宋江等人好心勸秦明留在此地,但秦明不答應。他們就趁秦明酒醉時讓人穿著秦明的衣服和盔甲,騎上他的馬,拿著他的狼牙棒,殺進青州城,引起慕蓉知府對秦明的猜疑和仇恨,斷了秦明回青州的后路。秦明酒醒后,發現事情已無法挽回,只好作罷。后來,宋江還為秦明做媒,把花榮的妹妹嫁給了秦明。
18.李逵斗張順
一天,宋江和李逵在飲酒,忽然想吃辣魚湯醒酒。李逵喝叫漁戶送兩尾鮮魚,漁戶不敢擅自開艙,李逵不耐煩,跳上親自拔打竹籬笆,把魚都放跑了。漁行主人浪里白條張順誘得李逵離岸,把竹篙一點,雙腳一蹬,那條船便像箭似地劃到江心,李逵水中功夫不高,當下慌了手腳,掉下水中。張順把李逵提起來,又淹下去。兩個人上下翻騰,絞作一團,岸上看的人無不喝彩。
19.梁山好漢劫法場
宋江因題寫反詩,被擒下牢。梁山泊好漢得知此事后,搶了戴宗的擔子,奪了禮物,偽造書信,讓戴宗持假書信趕回江州。沒想到黃文炳揭露了戴宗的行為,把他打入死牢。在刑場上,法場周圍被擠得水泄不通,這時一伙乞丐、賣膏藥、腳夫、商販各持兵器,殺向士兵。原來,這些人是粱山好漢喬裝打扮的,他們左突右沖、,殺開一條血路,救出宋江和戴宗。這時張順、李俊、李逵等殺奔江州劫牢,不想在這里與粱山眾好漢相遇。各路英雄好漢二十九人—起殺盡江州軍馬,為宋江報了仇。此時梁山泊聚集了更多的英雄豪杰,事業更如興旺發達。
20.李逵沂嶺殺虎
李逵回沂州沂水縣接老母上梁山,朱貴暗中保護他。在途中遇到李鬼假冒自己之名攔路搶劫,李逵放了李鬼,并給他一些銀子。沒想到李鬼恩將仇報,想要殺人搶財,李逵一氣之下,結束了李鬼的性命。李逵背著老母一氣趕到沂嶺,此時天色已晚,李逵給娘找水喝,沒想到老母親被老虎吃了。李逵悲憤交加,一連殺死了四只老虎。曹太公心生歹念,要把李遣送交官府。朱貴兄弟倆叫伙計挑著酒肉,等都督李云之行,勸他們吃酒喝肉,中毒昏迷,然后趁機救走李逵。經過朱富的勸說,李云答應與他們一伙人起直奔梁山。
21.楊雄結交石秀
戴宗和楊林來到薊州,尋找公孫勝的下落。一日,他倆遇見“拼命三郎”石秀為楊雄打抱不平,為石秀的武功所折服,力勸石秀投奔梁山。事后,楊雄和石秀結為兄弟,一起開個屠店。楊雄妻子與和尚裴如海勾搭成奸,被石秀發現,沒想到楊雄妻子反而惡人先告狀,讓楊雄誤會石秀。石秀殺了裴如海,讓楊雄看到真相,楊雄妻子在事實面前無言以對,被丈夫一刀刺死。此時,時遷與他們二人相遇,同投梁山。
22.解家兄弟越獄
登州知府限解珍、解寶二兄弟三日內捉到一只老虎。兩人追打的老虎滾下毛太莊的后花園,被毛太公之子毛仲義送到州里請功。兩人在酷刑下屈招賴毛家搶了老虎,又執鋼叉搶掠財物。牢子樂和因見解珍、解寶是兩個好漢,一心想救他們。樂和請孫新和顧大嫂子夫婦兩人幫忙解救,又叫來登云山的鄒淵、鄒潤叔侄二人幫忙。他們和孫新的大哥孫提轄孫立一起闖入牢中,救出解珍兩兄弟。一伙好漢齊聲吶喊,把毛太公一家老小全部殺掉,星夜投奔粱山泊。
23.火燒祝家店
楊雄、石秀和時遷三人離開薊州地面,曉行夜宿,來到祝家店。時遷宰了店里的報曉雞下酒吃了,店小二硬要他還活雞,三人索性點起一把火燒了這家店逃走。二三百人從后面追了過來,時遷被捉。通過杜興的介紹,楊雄便把時遷在祝家莊被捉的事對李應說了,并請李應幫助救出時遷。祝氏三杰不念生死之交,拒放時遷。李應親自披掛,與祝彪一來一往,大戰十七八個回合,被對方射中左臂。楊雄和石秀前往粱山,請晁、宋二位頭領出兵解救。
24.三打祝家莊
宋江帶領部分將領和六千士兵,分兩撥依次下山。他先派石秀和楊林前去祝家莊探路,莊上嚴密防備,楊林不慎被抓。宋江令李逵、楊雄殺奔祝家莊,中了埋伏,花榮射下作為記號的紅燈,宋江帶領士兵趁亂殺出村口。第二次,宋江帶領部分將領及千余兵馬再打祝家莊,王英、泰明、鄧飛被扈三娘、一丈青、欒廷玉活捉。梁山泊幾路人馬被殺得昏天黑地,就是進不了祝家莊。次日,吳用帶領三阮頭領率五千人馬助戰,利用孫立與欒廷玉是師兄弟關系里應外合,斃了祝家三兄弟和欒廷玉的性命。
25.梁山又添好漢
雷橫因把新任知縣的相好白秀英打死,被關進大牢里。在牢里滿了六十天限期內,便由朱仝押解到濟州。朱仝放走了雷橫,被刺配滄州牢城。滄州知府很器重朱仝,經常讓小衙內跟著玩。李逵趁朱仝和知府的小衙內出來看放河燈,殺了小衙內,以此脅迫朱仝上粱山。朱仝火冒三丈,要和李逵拼命。柴進、雷橫、吳用苦苦相勸,朱仝才暫時放了李逵。宋江事先命人把朱仝的家小接到山上,朱仝才放心留在粱山。李逵暫時留在柴進家中。
26.宋江攻陷唐城
柴進得知叔叔被殷天錫搶占花園,氣得重病臥床,就和李逵一起為叔叔討回公道。李逵眼見殷天錫要打柴進,就照準他的太陽穴一拳,殷天錫一命嗚呼。柴進勸李逵先趕回梁山泊,高廉派官兵包圍柴皇城家,把柴進打得皮開肉綻,押到牢里。粱山泊眾頭領率領八千人馬向高唐出發,高廉派出兩個軍官與林沖、秦明交戰,不料都敗下陣來。高廉忙向東昌知府和寇府知府求救,信差一出門,就被昊用利用。粱山泊兵馬裝扮成援兵沖進城門,把高廉的兵馬打得七零八落,最終高唐城被粱山好漢攻占了。宋江叫李逵從井底救出柴進,并把他一家老小和財產都護送到梁山泊。
27.大破連環馬
高太尉聽說粱山好漢殺死了他兄弟高廉,便朝見皇上。皇上急令高太尉選將調兵,前去圍剿。高太尉力薦呼延灼為兵馬指揮大將,韓滔為正先鋒,彭紀為副先鋒,殺向梁山泊。宋江實行五陣輪番轉戰,活捉了彭紀。宋江對彭紀以禮相待,彭紀表示愿意歸順山寨。呼延灼使用連環馬攻擊梁山,粱山五隊軍馬攔擋不住,損失大半。呼延灼增派炮手凌振炮轟粱山寨,吳用派六個水軍將分作兩隊互相接應,推翻炮架,活捉凌振和一半官軍。凌振在宋江的解勸下,愿為山寨效勞。金錢豹湯隆推薦表哥徐寧的鉤鐮槍法才能破連環馬,宋江派時遷偷徐寧的雁翎鎖子甲,湯隆引誘徐寧上梁山,歸順粱山。不到半月,眾軍士已練成鉤鐮槍法,宋江分撥十隊步軍先行,下山誘引敵軍,九個水翠頭領,駕船接應,花榮、秦明等六個頭領,只在山邊挑戰,徐寧、湯隆帶領會使用鉤鐮槍法的士兵到蘆葦中埋伏,宋江率領軍中人馬隔水指揮號令,凌振帶人到高坡上架炮,其余人馬堅守山寨。呼延灼的連環甲馬紛紛滾進蘆葦叢中,全被粱山泊士兵捉去,呼延灼獨自逃離,韓滔被捉。
28.群雄聚義打青州
青州慕蓉知府收留了呼延灼,給他步軍二千人,一匹青鬃馬。呼廷灼直奔桃花山要奪回被李忠和周通奪去的踢雪烏騅馬,周通不敵呼延灼,忙請住在二龍山的魯智深、楊志、武松幫忙。呼廷灼與魯智深、楊志不分勝負,各自收兵。白虎山的強人孔明、孔亮因為要救叔叔一家,孔明反而被擒,只好請宋江帶兵前來合攻。宋江帶領梁山泊二十個頭領,分五路前進,吳用用計策活捉呼廷灼,呼廷灼歸順梁山。宋江讓呼廷灼帶領十個頭領來到青州城墻邊下,騙守城的士兵說自已是逃了性命,梁山好漢趁機攻下青州城,殺了慕容知府一家大小,沒收家財,運回梁山。
29.華州救雙杰
魯智深、武松前往少華山探望結義兄弟九紋龍史進,得知史進被賀太守抓捕的情況。魯智深獨自前往施救,不料也被賀太守擒住。宋江派三隊人馬攻取華州,搭救魯智深和史進。吳用利用皇帝派太尉宿元景帶著金鈴吊掛來西岳避香的機會進行劫持,冒充宿太尉一行前往西岳廟。假太尉假裝生病,客賬司吳用用計引出賀太守。眾好漢見狀收拾了他,華州兵將被殺得一個不留,宋江等下船入城,一路殺到監牢,救出史進、魯智深。眾人進了府衙,打開庫藏,救濟受過官府殘害的百姓。
30.晁天王中毒箭
曾頭市“曾家五兄弟”和兩個教師史文恭和蘇定聚集了六七千兵馬,發誓要將粱山頭領捉盡。晁蓋不顧阻攔親自率領二十名頭領直奔曾頭市,他急于取勝,聽信兩個和尚的話,上當受騙,在逃避時中了毒箭,箭柄上寫著“史文恭”三字。晁蓋回到山寨不久就死了。臨死之前囑咐宋江,誰捉住射死他的那個人,便叫他做梁山泊寨主。宋江在眾人的推舉下,只好暫時主持梁山的大事。
31.吳用智獲玉麒麟
宋江對大名府“玉麒麟”盧俊義的一身好武藝欽佩已久,吳用用計策想把盧俊義招至麾下。沒想到盧俊義被家中的主管李固陷害,押到死囚牢。宋江與吳用定計,讓各位英雄分別喬扮成獵戶、販米客人、公差、軍官、行腳僧、鄉村夫妻等在元宵節攻打大名府。在大名府管監牢的蔡氏兄弟帶領柴進進入獄中救出盧俊義和石秀,時遷點燃翠云樓,魯智深、武松攔住梁中書的去路,李成和聞達領著殘兵敗將與梁中書合兵一處,沖出南門逃走了。盧俊義領著幾個梁山好漢沖入李固家中,李固夫妻二人從后門逃走,在船上被燕青和張順結束了性命。
32.活捉史文恭
曾頭市的史文恭聲稱要與梁山泊勢不兩立,宋江出兵迎戰。他在曾頭市南北大寨都挖了陷坑,面對梁山泊的挑戰,不出兵交戰。吳用調軍馬從山背后兩路抄到寨前,反把在那里設埋伏的曾家軍馬全部逼進陷坑里。史文恭剛要出兵救援,被吳用的火車擋住。曾涂囑咐史文恭守牢寨,自己率領軍士,出陣挑戰,被花榮射中。曾升為哥哥報仇,與秦明、李逵決斗,一箭射中李逵的腿上。第二天,史文恭助戰,神槍刺中秦明腿上。曾索在混戰中被解珍一鋼叉刺到馬下,當場斃命。曾長官死了兩個兒子,就叫史文恭寫投降信。這時史文恭仗著青州凌州有軍馬來助戰,又變卦要攻打宋江總寨。沒想到寨內空無一人,待要往回走,四面八方殺過來很多的人馬,曾長官自殺,曾密、曾魁、蘇定均被戰死。史文恭飛馬亂跑時,被盧俊義砍中,割腹剜心,祭奠晁蓋。
33.英雄齊聚梁內
宋江與盧俊義抓鬮,決定誰先打破東平府或東昌府,誰就做梁山泊之主。宋江很欣賞東平府兵馬都監董平,活擒董平,,并且勸他歸順粱山泊。宋江利用董平殺進城門,殺了太守,收兵回山。盧俊義攻打東昌府連輸兩陣,請宋江帶兵求援。宋江派十五名頭領對付張清,都被飛石擊中。宋江與吳用商議,智擒張清。魯智深引誘張清搶劫梁山運糧車和船只,然后派阮氏三兄弟等頭領在水中一字擺開,活捉張清。宋江親自給張清解開繩索,用好言撫慰,張清下拜受降。盧俊義、吳用等齊推穴江為寨主,108將歃血為盟,大設筵席,一片歡騰,留下一段歷史佳話,名揚千古。
四、人物性格簡析表
主要人物
相關故事情節
性格特點
宋江
私放晁蓋,怒殺閻婆惜,潯陽樓題反詩,智取無為軍,三打祝家莊,大破連環馬,
鬧西岳華山,兵打北京城,雪天擒索超,
夜打曾頭市,義釋雙槍將,棄糧擒壯士,
兩贏童貫,三敗高太尉,奉詔破遼,平田虎,擒王慶,征方臘,神聚蓼兒洼。
仗義疏財、扶危濟困、揮金如土;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軍事指揮才能;求賢若渴,胸懷寬廣;但其自身的忠君思想嚴重,最后以“忠”滅“義”,導致起義失敗。
武松
景陽岡打虎,斗殺西門慶,十字坡遇張青,大鬧快活林,醉打蔣門神,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夜走蜈蚣嶺,醉打孔亮。
敬重兄嫂、對鄰里謙讓有禮;重義氣、有恩必報、為朋友兩肋插刀,勇猛剛強、膽大心細,機警、精細、有智謀。
林沖
誤入白虎堂,刺配淪州道,棒打洪教頭,風雪山神廟,雪夜上粱山,水寨大并火。
武藝高強、堅忍、善良,重親情、重義氣、輕錢財,謙恭有禮、以大局為重,富有同情心;從委曲求全,妥協忍讓到敢于反抗。
魯智深
拳打鎮關西,大鬧五臺山,大鬧桃花村,火燒瓦罐寺,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單打二龍山,浙江坐化。
武藝高強、疾惡如仇,豪爽直率、任性大度,不拘小節,慷慨大方、重義輕財,勇猛無畏、舍生忘死,脾性急躁而用心精微,力大藝高而處事謹慎。
吳用
說三阮撞籌,智取生辰綱,雙用連環計,賺金鈴吊掛,智賺玉麒麟,智取大名府,智取文安縣,密籌打蓋郡,計鴆鄔梨。
足智多謀、講信重義,結交廣泛、廣納賢才、知人善用、遠見卓識,忠義兩全。
李逵
斗張順,沂嶺殺四虎,打死殷天錫,斧劈羅真人,探穴救柴進,元夜鬧東京,扯詔罵欽差,夢鬧天池,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場。
渾厚、毫不矯情、毫不造作,疾惡如仇,忠于梁山事業,萬死不辭,奮戰到底,具有舍生忘死、沖鋒陷陣的戰斗精神;但莽撞、急躁、盲動、不講究策略。
楊志
賣刀、斗武殺牛二,押送金銀擔,雙奪寶珠寺。
武藝高強、醉心仕途,精明機警;但不會帶兵,性格孤立;不與他人協同,不會處理人際關系。
花榮
大鬧清風寨,梁山射雁,神箭振軍威。
箭法高超、武藝出眾、英勇無畏,有大將風度;義薄云天、敢作敢為、淡泊名利;為人謙虛謹慎,處事冷靜、大方得體。
高俅
縱子害林沖,兵敗梁山泊,陷害眾英雄。
善于諂媚鉆營、心胸狹隘,結黨營私、公報私仇,殘忍狠毒、不守信義、反復無常,是一個出身流氓的政治暴發戶。
晁蓋
認義東溪村,智取生辰綱,火燒自家宅院,壓位梁山泊,曾頭市中箭。
仗義疏財,善于團結手下弟兄;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使得他不具有領導梁山起義的遠見卓識,是過渡時期的領導人。
盧俊義
中計上梁山,活捉史文恭,大戰玉田縣,兵陷青石峪,分兵宣州道,分兵歙州道,大戰昱嶺關。
武藝高強,能征善戰,愛惜身家性命;有些迂腐,缺乏政治遠見。
燕青
放冷箭救主,智撲擎天柱,月夜遇道君,雙林渡射雁。
對主人忠心耿耿,多才多藝,機智勇敢,很有遠見。
石秀
智殺裴如海,探路祝家莊,跳樓救盧俊義。
正直無邪,疾惡如仇,有勇有謀,機智沉著,膽識超人,敢于拼命。
時遷
火燒翠云樓。
機警、謹慎,能言善辯,擅長飛檐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