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聘者小王,計算機本科畢業,專業知識很是過硬,總想找到一家好的、有發展前途的企業,面試了幾家,到了最后,反倒是他把這幾家公司淘汰了。就這樣,他一連晃了幾個月,工作一直沒有著落,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就趕上了金融危機對就業的沖擊波。他投了簡歷,但甚至連面試通知都收不到,這才慌了神,通過各種渠道投出了200多份簡歷,只有3家公司給予了他面試機會。他感慨道:“算了一下,發出簡歷和得到反饋的比率連2%都不到,現在找工作真的是太難了!”
對于應聘者突然被“放鴿子”和求職難的情況,大部分人認為是由目前的就業行情不好而造成的。許多求職者所在的公司業務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大多數都取消了招人計劃,甚至還有很多公司對外宣稱,以減產、降薪、裁員等方式來化解金融海嘯帶來的經營風險。在當前的金融危機之下,失業人數日益增多,請求加薪或轉型、跳槽的打算是否還能實現呢?可曾想過應該如何保住自己當下的工作機會、如何讓自己的職業生涯獲得更好的發展呢?即便失業,你想了解怎樣可以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新工作嗎?
其實,無論在何種情況下,把握機會都是重點要學習的功課。在特殊情況下,危險處處都有,更要懂得怎么樣抓住機遇,讓自己更加脫穎而出、奇貨可居。
要抓住機遇,就要多在平時的方方面面細心留意,每一方面都要做好。首先,要找準自己的興趣所在。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在步入職場之前,不妨先仔細審視自己的興趣和優勢所在,然后設定具體的實施計劃,不打無準備之仗。如此,做起事來就宛如腳下生風,結果也往往能另上司滿意。
其次,要展現自己的潛能,永遠使你的工作業績保持“一流”水平,關鍵時刻替公司“兩肋插刀”,讓周圍的人和上司認識到你的潛能,而且確認你在某些方面是不可比擬、無可替代的,也讓老板對你放心。
再次,要把自己推到幕前,學會在各種場合中讓各級上司了解你,尤其多在頂頭上司面前“曝光”,讓大家都記住你。還要適時、恰當地把自己的業績擺到“桌面”上,勾畫未來的發展藍圖,順便把上司想說而沒說的話講出來。也要在公眾和頂頭上司面前多做一些有影響的事,這是讓事業突飛猛進的一個重要策略,因為他能使老總對你的形象和工作業績心中有數。
接下來,你應學習從細節做起。沒有一個上司喜歡下屬正好踩著鈴聲踏進辦公室,手里還抓著沒來得及吃的早點,也沒有一個上司會喜歡下屬把文案頁碼前后顛倒。所以應該時刻檢點自己,從點滴做起,為自己樹立穩重、嚴謹的形象。
作為下屬,更要當斷立斷,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得遵循“早請示、晚匯報”的原則,對一些小問題不妨自作主張,但記著一定要把結果匯報給上司。如果事無巨細,都向領導請示,領導就會認為你缺乏獨立辦事能力,久而久之便會對你失去信心,提升機會將與你擦肩而過。
掌握好你與新職位的距離,也是很重要的。對上司來說,下屬踮起腳尖夠到的高度是最合適的高度。所以,申請提升的最佳時機是在你的條件距離新職位的要求低20%未達標的時候,未來的職位對你來說有足夠的新鮮感和吸引力,你能較長時間地保持沖進和興趣、高漲的工作熱情,是上司夢寐以求的。
證明自己的附加價值,要有升職本錢,就必須證明自己對公司是有價值的。其中最有力的證明,就是為公司賺錢或省錢的能力,你應該把那些替公司省了一筆錢的策劃、建議或有利于解決難題的信函、傳真,總之是你參與的都留一份存檔,當然,這份“榮譽文件夾”里面還包括你受過的一些嘉獎及被贊譽的文字資料。這些都能證明你的工作能力,而且都是真憑實據。
想要抓住機遇,還要勇于面對改變,操練你的應變能力,做到一專多能,勇于吸收新鮮經驗。在哪個崗位上都能發光,就說明有應變的能力,這也是被提升的重要資本。
其次,還應抓住創見,捕捉隨時從身邊溜走的靈感。因為你吃早餐時偶然的一個瑣碎奇想,可能就是一個“創見”。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抓住了“創見”,并把它變成了現實。
最后,還得要有親和力加團隊精神,能和同事及上司坦誠、直接地溝通、融洽地合作。在團隊中,如果你能盡量與合作者合作得更愉快,你就可能會有更好的發展機會。
把握時機,就是要在機遇來到自己面前時懂得分辨,并能立即出手,不讓它溜走。只有把握了時機,才能讓自己在生活中能更接近自己的目標,從而讓自己的價值逐漸升高。所謂“奇貨可居”,就是一個人的硬件、軟件都很好,是“搶手貨”,要達到理想的狀態,就不能懶散惰怠,要隨時隨地提高警惕,把機會緊緊握在手里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