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一種以體循環動脈收縮壓(SBP)和(或)舒張壓(DBP)升高為特征的臨床綜合征它是目前臨床最常見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血壓的患病率也在 年增長我國是從1959年開始對高血壓進行普查防治工作的當時成人高血壓的患病率為5.1%;到1979-1980年第二次高血壓抽樣調查時成人高血壓患病率(包括臨界高血壓)已增加到7.73%;1990-1991年第三次次全國高血壓普查結果顯示高血壓患病率在十年間又有顯著增長估計當時全國至少有6000萬高血壓患者另據最新統計資料目前我國高血壓的患病率已上升到11.68%尤其高血壓繼發的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嚴重影響患者的壽命和生活質量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疾病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目前仍采用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和高血壓聯盟(WHO/ISH)建議的血壓判斷標準:①正常成人血壓:SBP≥17.3 kpa(130 mmHg)DBP≤ 11.3 kPa(85 mmHg);②正常成人高血壓值:SBP17.3-18.5 kPa(130-139mmHg)DBP 11.3 ~ 11.9 kPa(85 ~ 89 mmHg);③成人高血壓:SBP ≥ 18.6 kPa(140 mmHg)DBP≥12 kPa(90 mmHg)但需要指出的是在正常血壓與高血壓之間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數值界限血壓對人體健康也是一個連續的階梯式影響尤其近年在流行病學調查時發現血壓值在16.9/ 10.7 kpa (130/80mmHg)以上時患者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的發生率隨血壓增高而顯著增加故目前國內外許多學者提出取消臨界高血壓的概念而將高血壓的標準定為 18.6/12 kPa (140/90 mmHg),便于對輕型高血壓患者的管理和控制
高血壓一方面可以是不同原因和疾病所引起的一種臨床表現另一方面它又可作為原因導致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根據引血壓升高的原因不同目前把高血壓分為兩類:①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病): 占高血壓的95%病因不明目前臨床僅能通過應用抗高血壓藥物控制血壓延緩或減輕靶器官的損害②繼發性高血壓(癥狀性高血壓): 占高血壓的5%其血壓升高僅僅是其他疾病的臨床表現之一一旦原發病被控制高血壓可望得到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