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2018年市場行情不好,股市撅撅不振,P2P頻現爆雷潮,貨基也不夠爭氣,收益一天比一天低。
有人說,2018年你把錢存在銀行里不動,就已經跑贏了90%的人。因為絕大部分卷入到股市浪潮的人,都是虧損的。
大家也逐漸把關注點放回銀行,不是買銀行理財、大額存單,就是新出現的所謂“智能存款”。
但是,銀行理財的收益一直持續走低,智能存款甚是難搶(關于智能存款,大家可以回顧我們的之前的文章《5%銀行活期存款,要變雞肋?》)。
即便如此,大家“求安心”的想法攔也攔不住,所以2018年的銀行業績普遍都非常好。
而且不僅普通客戶搶著要把錢存銀行里,央行也給他們錢。
央行2018年就4次降準,還一次比一次多,總計釋放資金21500億元,使得銀行間資金很充沛。
優質資產有限,銀行也不缺錢用,這樣看來,銀行理財的收益率估計沒那么快回升。
那還有沒有辦法能買到安全的銀行理財,但是收益能稍高一些的呢?
01
哪里可以買超5%的銀行理財?
直接給出答案,這就是銀行理財轉讓,也稱為“二手”銀行理財。
我們知道,銀行理財產品多數是封閉式的,只能持有到期,不能提前贖回,流動性很差。
所以如果我們買了中長期的銀行理財,但急需用錢了,要怎么辦呢?
之前比較常見的辦法是通過銀行理財辦理質押貸款,后來,銀行推出了“理財產品轉讓”,轉讓的意思就是尋找別人“接盤”。
比如你買了銀行理財,但是急需用錢,可以選擇把自己的銀行理財放在平臺進行轉讓,提前收回本金還有一部分利息,接手的那個人,就是買到了你的“二手“銀行理財產品。
這其實和P2P里的債轉非常類似。
放出轉讓產品的人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臨近年關,或者其他突發事件,需要現錢急用的人。
另一種是不想自己的資金閑置,但又想要高收益的人。比如我有一筆錢,想買1年期銀行理財產品獲取相應的收益,但其實資金并不能在銀行放這么久,大概半年后就要提出來買房。
于是,半年后我就把這個掛出來轉讓,有人接手后,我就以半年的時間,搏到了1年期的更高收益。
舉個例子,你買了一款銀行理財產品,365天預期年化收益率5.02%。在市場利率穩定的情況下,持有產品半年后,如果你以原來5.02%的預期收益率轉讓,那么僅持有半年,你就享受到了1年期產品的年化收益率。而原本市場上,半年182天型預期年化收益率是4.93%。
對于接手的那個人,也是持有半年,享受到1年期產品的年化收益。
當然,如果你很急要拿到現錢,想更快找到接手的人,也可以在設置轉讓定價的時候,舍棄部分收益,甚至是只拿回本金,讓你的“下家”拿到更高的預期年化收益率。
其實早在2015年,就已經有銀行理財轉讓的業務了,不過主要集中于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比如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浙商銀行、招商銀行、江蘇銀行、杭州銀行、寧波銀行等等。
到了去年的12月,國有銀行之一的建設銀行,也推出了銀行理財轉讓的業務。
一般來說,在相關銀行APP的“轉讓專區”就可以查看。
在轉讓區里面,產品標的購買金額的變化區間比較大,既有數千元的產品,也有百萬元量級的產品。從期限方面來看,有剩余不足一個月的產品,也有剛剛成立月余、還需封閉半年以上的產品。
小巴常用的是招商銀行,就以此舉例介紹下:
在招商銀行APP上的首頁,輸入“轉讓服務”搜索,點擊進入。或者點擊下方的“理財”,進入理財頁面,下拉就能看到“理財服務”下的“轉讓服務”。
在【轉讓服務】這個分類下,可以看到很多待轉的銀行理財。
就拿圖中第一個產品,聚益生金90天B款來說,它的原產品期限為90天,1月13號小巴截圖的時候,待轉產品剩余期限為18天。原先的預期年化收益是4.50%,轉讓的測算年化收益高達5.02%。
?
從當前估值和轉讓價格看到,這個轉讓的賣家是急用錢,放棄了一部分收益,折價出售,所以下家才能以那么高的年化收益率接手,這只需18天的投資。
不過,要找到這樣超過5%年化收益,期限還短的轉讓產品,你得經常去刷刷app的頁面。按照小巴的觀察,這樣的產品出現之后很快就會被搶光,大多時候,大多數的轉讓產品,年化收益率都在5%以下。
值得一提的還有,這款產品買入后當天就可以計息,而且招商銀行現在在搞活動,不收受讓人的手續費。當然,不同銀行的手續費規則是不一樣的,大家在買之前,可以自己針對性去了解。
其實從這一個具體的產品,我們就能感受到購買轉讓銀行理財的優勢:
期限短,收益卻可能比原先更高,還能當日計息,而且有些銀行還不收手續費。
不過,還是需要提醒下大家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02
想購買要注意什么問題?
01 注意產品本身風險性
轉讓區中的理財產品種類不一,有大額存單、有保本浮動收益銀行理財,也會有不保本浮動收益理財。下手前先看一下產品的性質和風險等級,看看和自己的期望、風險承受能力是否匹配。
銀行轉讓理財一般有期限,比如有的會要求掛出48小時內轉讓有效,過了48小時產品就會下架,視為轉讓失敗。不過因為現在臨近春節,銀行轉讓產品銷售緊俏。有消息說,目前在進行轉讓的幾家股份制銀行,客戶量大,轉讓成功率可達100%。
02 不要單看收益率,還要看自己的資金流動性
一般來講,理財產品期限越長,收益率越高,可能有些人就會為了能獲得更高的收益率,把短期可能用到的錢拿來買剩余期限還很長的轉讓產品。如果是這樣,你就得和銀行確認一下,將來能不能再次轉讓?
如果不能,那么等你這筆錢要用的時候,可能就會拿不出來了,所以我們在考慮接手一個轉讓產品之前,一定要注意剩余期限,和自己的錢的流動性需求,不盲目投資。
不同的銀行理財產品轉讓,都設置了購買金額的限制,也是為了防止這種套利行為。具體的限額,在產品詳情頁面就可以看到。
你有買過銀行轉讓理財,
或者轉手過自己的銀行理財產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