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電影《流浪地球》官宣:《流浪地球》票房正式破20億元。
想必,隔著屏幕我們都是歡呼雀躍。
目前,電影《流浪地球》在豆瓣的評分為7.9分,好于86%的科幻片,好于88%的災難片。
今年春節檔,《流浪地球》成了最奪目的影片。
俗話說,好飯不怕晚。
如果你還沒有來得及看電影《流浪地球》,別著急,還可以找時間去看。
誠然,明天會是大年初七,上班第一天,需要稍微收一下心了。
電影《流浪地球》給了我們許多的思考。
有人說,電影《流浪地球》是有淚點的,當然有姑娘會說,保護地球確實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好影視劇,必定是有好作品。
那么,《流浪地球》電影只是用了劉慈欣原著的外殼嗎?
當然不是。
大劉的作品,也都是中國科幻的影子。
令人不解的是,電影的素材不是“熱飯”。
不信你仔細回憶,像是地球生死存亡,需要去找一個好的去處,這些元素很陌生嗎?
不啊,《2012》是不是也講述過?
故事不老套,還要動人心,不容易。
跳出我們的傳統文化,要拍攝出我們中國人自己的科幻電影,不是三兩句說得清楚的。
劉慈欣在電影《流浪地球》里,向我們展現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背景下,背著祖宅去流浪,詮釋了安土重遷的農業文明。
這是一份崇高的敬意。
正如劉慈欣所說,不要被某些框架限制死,科幻電影一定要多元化,要有多種風格。不能照著某一個風格、照著模式去拍,那是沒有前途的。
由此可見,電影《流浪地球》票房正式破20億的背后,是整個團隊的匠心獨運兢兢業業。
是的,我們都沒有白看,淚也沒有白流。
(注:圖片來自網絡,謝謝)